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熟齡照護

> 樂齡生活

獨居不等於孤單,這樣做活得更精采!

臺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不少獨居長者缺乏親人照料,生活孤單無味。根據衛福部2016年統計,臺灣已進入獨居時代,4萬6千名獨居老人的身心照護問題,將成為社會隱憂。現在政府推動的長照計劃,緣起就是接連發生數起獨居老人來不及搭救的悲劇,假如不想成為子女負擔,就該提早為老後的獨居生活做好準備!
2018-08-31

如何申請免費的獨居老人緊急救援服務?

獨居老人最怕意外發生時,沒有人能及時伸出援手,其實政府有提供免費的「獨居長者緊急救援系統服務」,而且行之有年。究竟「緊急救援服務」可以提供獨居長者哪些協助?面對人生最後一哩路,想要善終、不想接受侵入性治療,又擔心家人礙於外界眼光無法放手時,該怎麼確保自己的醫療自主權,有尊嚴的善終?
2018-08-31

當醫師得到糖尿病,學會共存才能享受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對抗糖尿病?身為內科醫師、糖尿病人的許金川說,我會吃吃藥、也爬爬山;至於難以抗拒的甜食?先滿足口腹之慾再說! 許醫師深深了解「美食當前,卻必須禁欲」的苦楚,有時難免「任性而為」,但他也強調,不同的選擇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切後果要「自負」。當糖尿病找上懸壺濟世的醫師時,你好奇醫師會怎麼處理嗎?台大知名內科醫師、同時也是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的許金川教授,兩年前發現得到糖尿病之後,也是依循糖尿病治療的黃金守則——藉著服藥、飲食及運動,三管齊下,來控制病情。不過,因著醫師的醫學專業,他可以比一般病人來得「賴皮」一點。
2018-05-16

如魚太極學院創始宗師陳取寬》 渾圓太極如實人生

清晨3點50分,當眾人沉醉於睡夢中的時候,「如魚太極學院」的創始人陳取寬,即起床與弟子們打拳習武。年近耳順之齡的他,每天睡不到4小時,卻一整天精神抖擻,驕傲地以自身為證,表示學太極拳的人身體絕對一級棒!除了精通拳法,招式背後的道理與思想上的高深內涵,陳取寬也細心參透,太極給他源源不絕的活力,也提供他放慢腳步、放下和欣賞生命的機會,動出如實的人生。
2018-04-18

防老人跌倒,每週做兩次「毛巾操」,改善肌少症!

預防肌少症,不用買昂貴的保健品,只要一條毛巾,在家就能輕鬆達到伸展肌肉、增強肌力的效果!國內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台灣50歲以上的老人家,每3人就有2人是骨鬆、骨折、肌少症的高風險群,遠遠超越其他亞洲國家。尤其台灣肌少症的罹患率更比日本高出8倍!不過,只要每週做2次毛巾操,就能有效改善。
2017-12-08

「代間連帶理論」看祖孫關係的親密程度

由於社會快速變遷,家庭結構、功能、關係都在轉變,家庭型態因而愈趨多元,祖孫關係也因著父母輩的工作與婚姻,呈現不同型態。最常見的是,父母在外地打拼,將年幼的子女交由祖父母照顧,孫子女長大後再接回父母身邊;而近年,也出現一種父母與祖父母同住或住附近,由祖父母與父母協同照顧子女的做法。這群新世代的祖父母,相較傳統以往的祖父母,可能有更好的教育程度,以及更能接受新觀念,更能分擔教養的責任。
2017-11-22

銀髮族玩3C、社群,學新知擴大網路世界!

高齡者在面對新科技的時候,首先要有正確的觀念和信心,因為科技是協助我們的東西,簡單、好用、方便最重要,為了怕忘記,可以作一些小筆記,但如果真的忘了,試試GOOGLE問題也是一種方式,再不然問夥伴和年輕人也不丟臉!當然,我們身為年輕人、家人,或志工夥伴等,更要有愛心、耐心和同理心,當面對老人家詢問科技工具的使用方式時,可以停下來多花一些心思給予回饋,雖然只是撥出一點點的關切時間和細心對話,甚至是一些「指點迷津」的動作,都會使老人家感動不已。
2017-11-22

善用居家照護,樂在暮年

邁向老年化社會的台灣,許多家庭面臨長者照護的問題,若能充分了解並運用資源,享有在地老化、幸福的熟齡人生不再遙不可及!
2017-05-09

養不起老?一生必學的理財訣竅

離退休年齡不遠,卻擔心銀行的退休金不夠養老,想投資理財又擔心血本無歸?熟齡族必懂的理財課,教你打理財富的心法,讓退休後的生活更安穩有保障!
2017-05-09

樂齡族,動出活力的年輕密碼

「運動」可提高身體抵抗力,降低罹病的風險,同時產生腦內啡讓人感覺愉悅。但不少人步入社會後,因各種理由未能規律運動,熟齡男女們想重拾運動習慣,要注意哪些細節?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