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元氣生活

> 無菸世界

菸害防制2018年回顧,2019年義無反顧向前行

2018年是感傷但有盼望的一年,終身義工孫越叔叔在5月1日返回天家當天使,雖然感傷與不捨,但董氏基金會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如同「孫叔叔感恩會」上,哈林庾澄慶所說的「因為孫叔,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及蕭敬騰說的「接下來的日子讓我們繼續為您完成」……我們將更加努力不懈,承續孫叔的公益精神,繼續推動菸害防制,尤其是孫叔生前最支持的「戒菸就贏比賽」及推動菸害防制修法的決心,都是我們義無反顧向前的目標。
2019-03-05

電子煙爆炸竟奪人命!

美國德州一名24歲型男布朗,在自己車內使用剛買到的電子煙時,突然發生爆炸,布朗臉部被炸傷,同時一塊炸裂的電子煙機身碎片直接射進他的頸部、切斷主動脈,布朗掙扎地爬出車外求助,由善心路人將他送往醫院急救,但兩天後仍宣告不治,醫學檢驗死因是「電子煙造成的穿透性創傷」。
2019-03-05

勿讓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品,成為新癮害

傳統紙菸盛行百年後,至今每年已造成全球700萬人死於菸害,菸草公司為了開拓市場,2011年起投入生產「電子煙」,2015年起更陸續推出「加熱式菸品」,菸商以其強大財力、通路與政商關係,加上過去百年行銷推廣傳統紙菸的實戰能力,使這股「新興菸品」勢力快速崛起氾濫。
2019-02-19

規律攝取魚油有助降低菸癮

刊登於《精神藥理學期刊》的報告指出,長期吸菸會導致大腦中的Omega-3脂肪酸濃度低落,除會損壞神經細胞的結構,干擾腦部主掌愉悅、滿足等區域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正常運作,相關的回饋與決策機轉也會受到影響,讓吸菸者難以擺脫菸癮糾纏。透過補充深海魚油,這種情形能獲得改善。
2019-02-18

國際菸害防制學者齊聚臺北,共倡「菸害終局」

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溫啟邦教授及臺北醫學大學合辦「2018臺灣菸害防制國際研討會」,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疾病負擔(GBD)研究員Marissa Reitsma率先分析「臺灣的菸害疾病負擔情況」。以2017年來看,吸菸高居致死行為風險因子的第一位,若要降低臺灣的疾病致死率,菸害防制是最有效益的方法。另外,二手菸暴露也是造成疾病負擔的主要因素,無菸環境的改善可以幫助減輕疾病負擔。
2019-02-10

政府竟想製造低價菸?別拿人民健康開玩笑

據媒體報導,執政黨檢討敗選原因之一竟直指「菸稅調漲,衝擊基層選民,將推出低價的國產新菸品」,民間團體錯愕,痛斥政府既無維護公共衛生的基本常識,也無照顧人民健康的道德意識,我們的副總統、行政院長、嘉義市市長都是醫界、公衛界的專家,居然可以把台灣淪為國際公衛笑話視為平常?如果政府連「國民健康」都棄守,還有什麼能守護?
2018-12-03

拒菸超人前進校園,全國班級PO創意照展現拒菸決心

跨國菸草公司為了開拓市場,2011年起投入生產「電子煙」,2015年起更陸續推出「加熱式菸品」等新興菸品。新興菸品結合科技、電子商務,對青少年產生強烈吸引力,藉由網路急速傳播,已在全球氾濫。為此,衛福部、教育部及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出「拒菸超人」活動,同時發起「拒菸超人在我班」PO班級創意照活動,號召全班一起擺pose、拍下專屬於班級的表態拒菸照。2018年12月20日前將拒菸合照上傳臉書「拒菸超人」,就有機會爭取郵局禮券貳千元獎學金,有15個班級名額。
2018-12-01

臺灣菸害防制法11年未修訂,港澳控菸成效後來居上

為了加速挽救每年因菸害而死亡的逾百萬中國人,在國際組織資助下,11月上旬大陸接連舉辦三場目標性菸害防制會議,交流「大幅菸品容器警示圖文及素面包裝政策」的控菸成效,以下為會議重點。
2018-12-01

電子煙放褲袋竟自燃,英男下體燒傷

據英國《metro》報導,住利物浦的37歲男子威爾遜(Darren Wilson)自稱6個月前用電子煙戒菸,之後就一直使用電子煙。沒想到放在褲袋中的電子煙竟然無預警燃燒,他緊急想把電子煙拿出來,但很快的褲子被燒穿,屁股跟左腿也因此燒傷。目前,威爾遜需要從背部移植皮膚,來修復他受損的胯部和左腿。美國衛生部也發布,2015年至2017年間電子煙爆炸及灼傷的報警事件,全美共達2035件。
2018-11-30

要求政府退還1300萬元菸草稅,日本菸商臺南設廠騙很大!

日本菸商臺南成功闖關設廠,並於2016年7月取得營運製造許可。當初日本菸商為了在臺南設廠表示菸品將全部外銷,但結果是內銷毒害國人!更不可思議的是,每年在臺超過700億元營業額的日本菸商還竄改菸盒上的有效日期,詐騙國人,甚至把臺灣政府當提款機,迫使財政部退還其聲稱2016年試營運期間繳交的1300萬元菸草稅!
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