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運動",共有505筆資料

鼓勵孩子從事有氧運動,有助於學業表現

毫無疑問,在成長階段持續運動有益於一輩子的身心健康。有證據顯示:運動對大腦的健康和學業表現非常重要。
2018-03-13

每週運動1小時,可降低憂鬱風險

無論哪種運動,只要每週運動1小時,就能減少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一項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期刊》、來自挪威的調查顯示,不論運動的強度如何,每週運動1小時的人,在10年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從不運動者降低44%。
2018-03-10

了解自己適合的運動,減少二度運動傷害

運動對身體再好,也須先衡量自己的整體狀況後,再從事真正適合自己的運動;避免得不到原先預期的好效果,反而造成了二度傷害。 運動對身體確實有著正面的效果,不單是促進我們的體力和心肺功能,在心理層面的幫助是,能讓我們從運動中得到快樂。而且,對於在輕微的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上,運動療法已列入主流療法之一。即便是現代多數人擔心的肥胖問題,也是必須借重飲食和運動兩者雙管齊下,才有辦法達到減重的效果。
2018-03-09

體脂率高,更要靠運動增肌減脂

你是外表不胖,但體脂肪率高的泡芙族嗎?那你可要注意健康,以免成為三高疾病候選人。想要增肌減脂、提升體適能,運動都是關鍵。如果你之前都沒有運動的習慣,現在開始要奮發健身,應先選擇輕量不激烈的運動,再視體能狀況,循序漸進挑戰中度、重度的運動。
2018-03-09

為上班族量身打造,學會這幾招讓你精神百倍

我們為上班族規劃了3個運動處方箋,不論你是屬於長站型或長坐型的上班族,依照處方,抽空服 用,讓身體的每一處肌肉都健康。 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一周 3次、每次運動約 30至 的研究指出,每天運動 30到 40分鐘,選擇游泳、慢跑、45分鐘,每週 5天,持續運騎腳踏車等大肢體的有氧運動 12週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動,並且持之以恆,對身體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強。
2018-03-09

健康運動,減少傷害

了解了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後開始運動,怎麼反而伴隨了運動傷害?為了促進心肺功能而運動,卻有人猝死於心臟血管併發症? 適度的運動對人體身心可帶來無數益處,這是無庸置疑的,許多醫學專家也不斷地鼓勵我們平日應有持續運動的習慣。但是,不當的運動卻可能引發運動傷害或心臟血管系統的併發症,對健康與日後生活影響深遠,這是我們在享受運動對健康的效益與樂趣時無法輕忽的,運動前更應多多充實有關於健康與運動的正確觀念。
2018-03-09

30分鐘窈窕塑身操,跟游泳圈說bye bye

用餐時盡情地吃,事後運動卻不能拖!設計過的有氧運動,能讓你在三天內熱量還沒變成脂肪前,針對不同的需求,消耗掉你想要代謝的卡路里,在短時間內和贅肉說拜拜!你有沒有想過大吃大喝後熱量跑哪去了?文化大學體育系彭淑美副教授表示熱量要轉變成脂肪大約需要三天的時間,在這段黃金時間內,消耗熱量最有效,一旦超過三天,熱量一點一滴囤積成脂肪,一個禮拜後想要代謝掉可就得加倍努力了。
2018-03-09

「沒時間」和「罪惡感」,影響父母能否規律運動

研究發現:影響父母親規律運動的前兩大因素是「沒有時間」和「罪惡感」。有罪惡感的父母親認為,運動是一種自私的行為。父親的罪惡感與難兼顧家庭、將時間花在自己身上有關,而母親的罪惡感則是和難兼顧家庭、將時間花在自己身上與工作有關。
2018-03-07

別依賴酵素、益生菌!4個好習慣遠離便祕

很多人便祕時喜歡吃酵素、益生菌等營養補充品,殊不知酵素雖可整腸、助消化,卻沒有促進排便的功效,吃了酵素後,感覺排便變順暢,常是添加「刺激性物質」的緣故。專家提醒,服用酵素或益生菌改善便祕,是治標不治本,不宜太依賴,建議找出便祕的原因,並著手改善,才是治本之道!
2018-03-01

戒「沒時間」藉口,3分鐘如意操搶救懶人族!

忙碌的生活是否讓你時常覺得疲累不已, 或是身材日漸走樣成了「麵龜族」? 別再拿沒時間運動當擋箭牌, 試試專家特別設計的「懶人如意操」, 只要花3分鐘,一樣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 運動對很多人來說,是一項必須特別安排時間與地點的任務,除非有運動習慣與嗜好,否則要裝備齊全,搞得汗流浹背、氣喘如牛,實在是一件苦差事。
20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