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關係",共有135筆資料

10道愛的調味料,烘焙美味關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對於職業婦女而言,為了稱職扮演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的角色,常有苦說不出。看看這3位各在職場上擁有一片天的三明治女人,如何運用智慧,化去和家人之間的苦味,讓彼此關係更甜美。
2018-06-06

焦慮少年,長大易憂鬱

根據一項紐西蘭的研究顯示,罹患焦慮疾病的青少年成年後較容易產生心理及藥酒癮問題。研究者觀察964位14~21歲被診斷為有廣泛性焦慮症、分離焦慮症、社交畏懼症及恐慌症的青少年,結果發現他們在成年期初期較容易罹患藥物濫用症、憂鬱症或焦慮症,且青少年期出現焦慮症的類型愈多,成年期初期出現憂鬱症的可能性及嚴重性愈高。
2018-05-30

媽媽,妳最疼誰?

你家孩子常為看電視而爭吵嗎?或為糖果、玩具分不均而吵架嗎?你是否常扮演「包青天」,卻換來孩子認為「不公平」,甚至覺得偏心?此時,父母該用什麼方法化解紛爭,達到孩子心中的「公平」? 佳琳的老大早產,出生時不到2000公克,隔年,她足月生下老二,體重達4000公克。由於她費盡力氣才把老大養活,即使老大已24、25歲,她仍覺得老大體質比較「弱」,相對的,老二能吃能睡身體壯,讓她常不自覺的「要老二讓老大」,連老大捅漏子也常要老二收拾。結果老二對母親一直存有心結,大學畢業後選擇離家獨居,1~2個月才回家探望父母一次。
2018-05-30

孤獨感,會加速老人心智衰退

擁有較佳人際關係的人退化較緩慢。新的研究顯示,孤單和憂鬱與老年人心智衰退有關。研究資料來自8300多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美國人,這些人在1998年至2010年之間,每2年就接受1次評估。
2018-05-16

如何對情人說分手?

電影「同床異夢」描述一對怨偶已決定分手,但雙方都不願搬出共同購買的公寓,而展開一場慘不忍睹的兩性大戰,現實生活,也不免遇到不能和平分手的場面,如何遠離對你虎視眈眈的情人,巧妙Say bye-bye?
2018-05-16

走不出失戀、分手的低潮,學校諮商輔導中心能協助什麼?又該怎麼陪伴他走出憂鬱?

今年大二的允菲自從分手後,一直走不出被劈腿的陰影,尤其聽聞前男友和系上學姊在一起後,便日日以淚洗面、難以入眠。姊妹淘巧雯看了擔心不已,主動向學校諮輔中心的輔導老師尋求協助,後來,允菲在巧雯的陪伴下,每週固定到諮輔中心報到,終於逐漸走出失戀陰霾……
2018-05-02

優質的醫病關係,雙贏 !

和諧的醫病關係,不但讓醫生與病家雙贏,彼此互信互賴,觀照整體醫界,更能有效避免醫療糾紛。在台灣,良性互動的醫病關係,通常璀璨發亮於醫生與慢性病患之間,或是在慢性病病友團體裡。其原因,主要是醫病雙方具有共同的目標─長期為健康拔河的爭戰,所以容易以同理心感同身受,病人信賴醫師,醫者視病猶親。
2018-04-25

人際關係,我很在意!

青少年很在乎得到同儕間的認同感,如果遭到排擠,協助他去除不受歡迎的負面特質,讓他盡情享受人際關係的樂趣。
2018-04-18

常滑手機讓伴侶感覺被冷落,影響親密關係

人們通常認為短暫使用手機,對於伴侶間每天的互動不會有嚴重的影響。然而,研究發現,在與伴侶相處的時刻,愈常使用手機者,另一半對關係愈不滿意。而被破壞的親密關係,也增高憂鬱症風險。
2018-03-13

與父親爭執後找出癥結,有益父子關係

舊金山州立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青少年和父親或繼父爭執後,若青少年找到一個理由解釋父親的行為,或是進一步了解爭執事件的對錯,青少年對於自己和父親的感覺會比較良好,對父子關係有益。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