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學前教養 教養獨生子的6大盲點

教養獨生子的6大盲點

出處/ 2009年4月號/第27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356
收藏 瀏覽數 : 4356
教養獨生子的6大盲點

獨生子女和父母朝夕相處,其互動模式往往直接影響孩子的氣質與性格。當家中寶貝又開始桀驁不馴、無理取鬧時,父母別急著發飆,也許可以冷靜想想自己哪些言行,為孩子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


受整體經濟與大環境不景氣影響,獨子家庭成為趨勢,父母對於唯一的孩子,莫不拚命地栽培、引導,希望創造他們特有的優勢;然而,過多的愛卻可能讓孩子負荷不了。以下採訪綜合了親子專家、獨生子女父母的教育方式,歸結出父母教養時要留意的6大盲點。

 

盲點1
無微不至的關注
反而讓孩子難發展自我

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發現,獨生子女和父母的關係,往往直接影響孩子的氣質與性格。若親子關係屬「親密型」,父母大方、慈愛、謹慎、挑剔、神經質等特質,孩子會加倍明顯;相對的,如果親子關係屬「衝突型」,孩子的「叛逆」情況也會嚴重些。

 

依據黃倫芬的觀察,獨生子女的成長模式分幾種,一種是父母皆忙,孩子由爺爺、奶奶,或保母、管家陪伴;一種是爸爸工作,媽媽全心陪伴,孩子大部分時間都被安排滿檔;最後一種是父母都在工作,但教養上會分工合作,相互支援。

 

每位孩子的性格不同,很難評斷哪一種成長模式較好。以父母皆忙的情形而言,「多給孩子自由和空間」,他反而更能發展出「自我」。

 

補教界的英語名師徐薇,年紀輕輕就結婚生子,如今兒子已上國中。很多人羨慕他的兒子英文聽、說、讀、寫等表達能力明顯超過同齡孩子。談到獨生子的教養,她表示,「我和先生平日都很忙,沒太多時間陪孩子。為了避免他在家上網玩遊戲,我們替他找了很多英語學習的優質網站,所以他的英文實力是靠自己培養出來的,同時個性也十分獨立。」

 

黃倫芬也舉「櫻桃小丸子」卡通裡的角色為例,平常只有管家照顧的花輪,正因父母不在身邊,無法為他安排才藝課或各式活動,他才能發展出如此獨特又獨立的性格和魅力。

 

可是,也有一種極端例子,獨生子女在父母、爺爺奶奶的關注下,完全沒有喘息機會,也不易發展自己的個性。曾有孩子告訴黃倫芬,「我就像『魚缸裡的金魚』,全家人圍著我看,我隨時要努力好好游。」道出獨生子女角色不易扮演的事實。

 

盲點2
過度保護
孩子單純少防心

「獨生子女從來不用爭奪資源,可能個性溫和優雅、肚大能容;但他們也可能學不到卡位奪權、爾虞我詐、舌粲蓮花的小伎倆」,英商渣打銀行在台分行資深公共事務部副理黎明珍常津津樂道,9歲的女兒至今仍天真地相信,「這世上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因為我爸媽都討厭寵物,絕不可能送黃金鼠給我當禮物。」

 

黃倫芬指出,獨生子女的世界容易流於美好,父母要改善「過度保護」,畢竟真實世界並非天天都如此真、善、美,或能無盡的享樂。它摻雜著許多黑暗、競爭、貪婪、欺騙……在天真幸福環境成長的孩子,唯有經過一番過程,才能「覺醒」。

 

盲點3
不捨孩子受挫
導致缺乏面對問題的勇氣

即使缺乏兄弟姊妹互動,可是,在團體活動裡,合作性高、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在和同伴你來我往的互動中,很快就能學會被接納、被歡迎的技巧。不過,外傭照顧,或由缺乏體力的長輩協助照管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會較弱,就需要加強學習社交技巧,才能較順利地融入團體。

 

孩子人際關係受挫時,父母要關心卻不介入孩子的挫折。黃倫芬提醒,若父母出手保護、代為爭取,情況往往變得更糟,也造成孩子更慢才學會融入團體的方法。「其實有時候,獨生子女需要被同伴『教訓』一下。」父母不必過於謹慎或心急,要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去發展人際能力和面對問題的勇氣。

 

盲點4
以為有錢
孩子就走得出去

在台北市東區經營日式火鍋店的呂淑惠,先生從事進口中古車買賣,在公婆的體諒下,決定生完兒子軒軒就不生了。「原不打算生,有軒軒後,慶幸『還好有生』。家裡有孩子,真的比較像個家,也多了很多笑聲。」

 

她坦言自已是「抗壓性最差」的人,還好先生十分有耐性,只要孩子不是太過分,通常會讓孩子發完脾氣,再和他講道理。「獨生子女凡事都和父母一起做,對父母的信賴度高,和爸媽的關係也很親密,每天一起玩2~3小時的遊戲、說故事、玩電腦,父母也能專注處理孩子的問題。」

 

她教養孩子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將來走得出去」。「有錢,不一定走得出去。若不懂得尊重別人,未來一定寸步難行。若缺少器量,未來的格局也會受限。」所以,她要求孩子要孝順、有禮貌、不亂講話、人品端正,不能大小眼,且希望軒軒把堂兄姐當成親生兄姊,一輩子互相支持鼓勵。

 

盲點5
因「孩子還小」
在教養上放水

只有一個孩子,長輩難免較寵,還好呂淑惠的公婆、娘家父母頗認同她的教育原則,不會因「孩子還小」就放水。「對孩子的未來,我們沒有特別期望,順其自然的讓他發掘自己的興趣。」

 

呂淑惠曾在店裡聽過一位小朋友和父母爭辯,「你們的錢是我的,你們不能太浪費,亂買東西會把我的錢全部花光。」沒想到,那對父母竟不以為意,呂淑惠直覺太不可思議,所以她很早就打定主意「不留財產給孩子」。她強調要留給孩子的事「無形的財富」,例如:協助他交朋友、找資源。

 

盲點6
提供獨生子女不虞匱乏的生活
卻忽略他們仍需父母與同儕愛

從事公關的黎明珍也發現,獨生子女雖能獨享父母的愛,像他們常互相給予擁抱、親吻,甚至共浴或一家3口共眠,但孩子仍需要同齡朋友。為此,累積20年公關人脈的黎明珍,傾己所能每隔一段時間便幫女兒辦Party,像溜冰趴、國標舞趴、游泳趴……每次叫好又叫座。這時女兒也會趁機拿出家家酒道具,和小朋友玩個痛快,甚至她的朋友看上某樣玩具,她會大方鼓勵對方「帶回家」。

 

「我們也常約其他獨生子女的家庭一起出國,甚至曾單獨帶別家孩子去迪斯尼樂園玩,或和一起學跳舞的家庭到西班牙去看表演。」她也坦言,未來不會刻意留錢給女兒,但會盡力提供她各種學習和見識的機會。

 

夫妻都在報社工作的王敬慈,分工方式是爸爸負責講床邊故事,及每晚幫女兒用牙線清潔牙齒;媽媽負責督促女兒才藝,並加入學校志工媽媽組織。「獨生子女都會學一兩樣才藝,但我告訴鋼琴老師,不必太要求,只要讓她培養興趣及欣賞能力。」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