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兩性關係 婚姻經營 想要孩子從母姓,引發家庭革命?

想要孩子從母姓,引發家庭革命?

出處/ 2007年11月號/第25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4264
收藏 瀏覽數 : 14264
想要孩子從母姓,引發家庭革命?

今年民法親屬篇做了重大變革,新生兒可跟父姓,也能跟母姓。據報導,結婚33年的王姓夫妻,丈夫因次子從妻姓自覺沒面子,常與太太爭吵,甚至不給生活費,最後兩人還因此訴請離婚......長久以來,子女姓氏一直遵循父系社會「從父姓」的傳統,若想孩子從母姓,該怎麼溝通,才不會引發家庭革命?

民法親屬篇今年5月修正,子女未來可從父姓或母姓,只要父母雙方均同意,並以書面約定,即可到戶政機關辦理。42歲的開萱敏看到這則新聞興奮不已,婚後她育有兩男一女,自己是獨生女,又擁有特殊姓氏,想將老二男生改成「開」姓,以傳承開家香火。可是,她擔憂夫家的長輩及老公會同意自己的想法嗎?

其實,開萱敏的父親原本應姓陳。由於爺爺外遇離家出走,在以前的年代,姓名條例尚未修法准許「夫妻離異後,若單親媽媽取得監護權,子可從母姓」,當年奶奶與爺爺離婚後,為了讓兒子繼承母系「開」姓的香火,只好將孩子過繼給哥哥(開萱敏的舅舅)當養子,取得名義上的開姓。

現在輪到萱敏煩惱了。婚前,她曾試探過老公的意願,有二位兄長的他卻沒明確回應,而生意人出身的公婆更讓她不知如何啟口,畢竟生意人講究人丁興旺、子孫滿堂。萱敏若希望享受到修法後的幸福,成功讓子從母姓,該怎麼辦才好?

 

改姓鬧法庭
敗訴率近99%

民法親屬篇作出了變革,表面上是司法跨出開明社會的民主步伐,台灣邁向尊重兩性平權的社會;然而,恪守千年社會禮俗的「子從父姓」文化意識,能在修法後大幅轉變嗎?很明顯,答案是「不可能」。

修訂版本正式施行以來,不少家庭為了子女從父姓或母姓,鬧出家庭風波,連帶扯出許多溝通衝突。碰到如此難解的問題,若真的溝通不了,除非有一方願意放棄或退讓,否則只有「對薄公堂」。而一旦走向法庭,也往往意謂「妳要有離開這個家庭的預備」。

可是,走向法庭真能如願以償嗎?婦女新知基金會曾研究「子女改姓」的法庭判決,答案很不樂觀。從法律實務分析,近99%的法官不會裁定改姓。因在法官自由心證的認知下,多認為改姓對一個人影響不大,較無法站在同理心,體認當事人改姓需求的心理層面。

 

6大溝通要點
平息家庭戰火

既然「對薄公堂」的勝訴機率不大,想子從母姓,又不想失去家庭,怎麼做能免去一場家庭革命?本身學法律的婦女新知基金會副秘書長黃嘉韻從實際輔導的案例經驗中,提出以下7項溝通原則:

1.婚前先協定好

避免婚後為了小孩的姓氏而鬧得不愉快,建議由雙方長輩出面簽立婚前契約,或在孩子出生前簽立契約,約定第幾個小孩希望從母姓。要注意的是,契約雖有效力,卻也能反悔。

提醒妳,書面弄好後,記得去法院公證,取得法律執行力,若對方簽約後不履行,可透過法律程序強制執行。否則若有一方反悔,想要求對方按照契約執行,是沒有約束力的。

2.深思為什麼想改姓

無論從父姓或母姓,追根究柢,莫不是想維繫血脈、傳宗接代。常見「子改母姓」的需求,多有兩種原因:一是母系這方只生女兒或獨生女,有強烈意願改姓,二是夫妻離婚後,有監護權的母親想要子從母姓。否則一般家庭對於改姓不會有強烈需求。

不妨試問自己:姓氏對妳的意義真的那麼重要嗎?姓氏是否只是代號?姓氏又象徵什麼?弄清楚這些基本問題,也是清楚自己的立場,迎接未來不可預期的挑戰。

3.別把老公當敵人

姓氏是夫妻雙方的事,須先瞭解彼此的想法。老公現在的想法,不代表永遠不會改變,也不是要馬上做出決定,先瞭解他的看法,才知道該採取哪些對策。

網路世代的年輕夫妻只要取得共識,通常不太介意從母姓或父姓,反而是雙方的父母親(祖父母輩)往往是關鍵。建議先觀察丈夫在家庭裡的自主性或重要性,若他是家庭意見的領導者,或較強勢的一方,通常爭取到改姓的成功率較高。

姓氏問題也易引發婆媳問題,使家庭氣氛緊繃、不悅,日子久了,勢必累積多方衝突。此時,不妨慎思妳在家庭裡的力量有多少,犯不著為了改姓的事,與丈夫或親友反目成仇,讓後代血親不知要站哪一方。

切記,不要把老公看成敵人喊打。女人一碰到婆家問題,容易失去理智,常用氣憤、怨懟的態度,將氣出在老公身上,強迫老公百分之百按照自己的意見,反讓老公無法靜下心去站在妳的角度,理解妳想「子從母姓」的願望。

改姓屬於法律行為,法律規定的條件是夫妻雙方都要同意,且以書面約定。所以,應先拉攏老公的心,讓他站在妳這邊,才有力量找出方法幫助妳,與父母親溝通。

4.拉攏家族關鍵人物

瞭解家中長輩的想法和態度,切忌冒冒失失地把心願講出來。這是場需要智慧和耐力的戰爭,既然如此,何不打場「漂亮的和平戰爭」?

何時是探詢長輩態度的最佳時機?建議善用報章雜誌上的新聞事件,可趁新聞熱度,試探性地釋放一點空氣,以觀察長輩的態度,倘若反彈強烈,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拿捏,策略是可進可退的,慢慢達陣。

首要之務,找到妳的支持者,愈多愈好。可尋求家族關鍵人物的支持,也不宜選錯商討意見的對象,這類長者須是觀念開明的老人,讓他或她體諒、理解妳的立場,如此籌碼多了,力量才會強,才能減少向家中二老說理的阻力。

5.尊重子女要什麼

法律賦予成年前、成年後,各有一次的改姓機會,條件是雙方父母親都要同意,並以書面約定之。改姓這件事情,也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應當與孩子溝通。若已成年,由其自主決定;未成年孩子請瞭解其意願和感受,若孩子願意從母姓,由小孩自己與祖父母或父親溝通,也許效果會較好,亦或等到成年後再辦理。

一般認知,子從母姓的「子」多認定是兒子,其實女兒也能從母姓,由女兒這一代再去想辦法「子從母姓」,畢竟這種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衝突不代表不好,只是若處於絕對的弱勢,又第一次堅持改姓的話,阻力一定最大,就需要耐久力。

6.兄弟姐妹不同姓
法律權益不影響

子改母姓後的法律權益,如扶養、教養、遺產、債務等義務,並不會因姓氏改變而有損失,即使夫妻雙方離婚後也不會改變。

除非是收養關係造成法律上的父親改變,也就是說,小孩變成養父的小孩,與原生父親的關係在法律上已切斷,這時,需負起扶養、教養等義務的是養父,孩子則繼承養父的遺產、債務等。

所以,妳必須先從生活去驗證,若小孩從母姓,對生活、整個家族是沒有多大影響。告訴妳的家族,這是對妳來說很重要的願望,而這個孩子即使改姓後,也永遠是家族的孩子,孝順的態度絕對不會改變。

子從母姓
需要時間沈澱

面對傳統觀念很重的家庭,想提出任何理由或一套理論來說服,坦白說,效果微乎其微。想突破意識形態的高牆,個人或家族的力量均不足夠,因為這是千年以來的存在事實,屬於社會文化結構層面的問題。所以,須耗費很長的時間,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情感上,長輩的阻力通常最大。應當理解到這個層次,若要親屬調整心態,他們也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妳所面對的,不是家中二老的壓力,而是整個社會文化的壓力,既然如此,換個角度思考,未必要馬上改姓成功,不如將眼光放遠一點。

社會風氣一直在改變,就像社會對同性戀接受度的問題,以前只要談起同性戀,祖宗八代莫不蒙羞;如今,觀念漸漸開放,甚至有同志的父母親站出來分享經驗,尊重孩子的性向。

姓氏從屬是幾千年人類社會的規範問題,非一朝一夕能改變。有的人選擇「等待」,由時間改變一切,畢竟上一個世代會漸漸凋零,時間到了,阻力就少了,甚至等到孩子成年後再改姓也不遲。

改姓和改名程序一樣嗎?

改姓等同整個名字都改,程序和改名一樣,需至「戶籍地戶政事務所」辦理改姓登記。未成年人可由法定代理人申請。

改名或改姓後,相關證件亦需更改,如駕照、健保卡、畢業證書、護照、信用卡、房子權狀等,建議視之後需要改變的證件數多寡,「在戶政事務所,一拿到新身分證,就同時申請幾份更名後的戶籍謄本(和自行影印的不同,會加印)」,以免之後還要多跑一趟來申請。

若要改姓,請攜帶:
1.父母約定書。
2.申請人國民身分證正本。

關鍵字: 從母姓從父姓親子教養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