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國小教養 家長不再頭痛!專家傳授改善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方法

家長不再頭痛!專家傳授改善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方法

出處/ 2016年4月號/第34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7447
收藏 瀏覽數 : 17447
家長不再頭痛!專家傳授改善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方法

孩子寫功課總是拖拖拉拉,讓忙碌的你常一個頭兩個大?專家傳授透過2表單+7步驟,一步步幫孩子趕走作業拖拉蟲!


四年級的志豪每晚寫功課時就像上演一場大戰,往往要拖到半夜11、12點才結束。尤其寫數學時,不到20分鐘就開始打哈欠,不論媽媽怎麼提醒、重複說明,他看起來就是心不在焉,頭只是越垂越低……直到媽媽受不了拿出棍子,怒氣沖沖的帶著他寫,他才含淚緩慢的寫完看似不太理解的作業。然後,隔天繼續上演同樣的情節……

「時間管理」對成人來說不算太難的議題,但對於剛開始學習承擔學業責任的國小孩子來說,卻是重要功課!如果上國小前,父母沒有明確讓孩子知道上小學後要學什麼、需承擔哪些責任,也沒有教導做功課的技巧和時間管理概念;以後隨著課業加重,孩子就可能養成想逃避學業、逃避壓力的心態,漸漸變成一個「慢小孩」,然後日日上演親子大戰。

其實,「時間管理」的內容廣泛,從學校作業、日常作息到休閒活動,與其說「管理時間」,不如說「管理自我」。以下專家們提供了相近但不完全雷同的方法,讓身在迷霧中的家長參考。

方法1
善用表單「視覺引導」
幫助孩子完成功課

有35年教學經驗的明湖國小老師劉明麗,同時在臺北市特教輔導團服務,她說,不論對哪種孩子,教學都是「越簡單的方法越好」,只要找到一個可互信的基點,從「第一個成功的經驗」開始培養默契,就能逐漸教好孩子。

劉明麗老師提供兩款供家長及孩子填寫的「做功課檢核表」,對孩子來說,表格化是種「視覺引導」,讓孩子自己檢視完成度,功效遠大於父母在旁碎念的「聽覺引導」。

曾任國中小駐區心理師的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楊文麗,長期帶領兒童階段的親子成長團體,她推薦「由孩子自我設定目標,再按表操課」。在孩子幼稚園時,楊文麗老師利用晚上一小段時間開始訓練孩子表單管理,提示孩子當晚要做的大方向,和孩子討論,讓他們決定順序、完成時間,列成「時間表」,然後再自我檢核結果。

另外還有「生活清單」,譬如希望孩子做到「自己摺棉被」、「為他人服務」或「物歸原處」等習慣,以此為目標,設定當週或當月檢核一次,以實際表現給予孩子肯定或合理的獎勵。例如:孩子完成表單目標後,週末可看喜歡的影片。隨著年紀增長,孩子也逐漸可獨立規劃更長的時間,例如半天、一天、一週等完成事項。(►延伸閱讀:破解5僵局,陪孩子開心做功課

善用表單,幫孩子專心完成功課

對象:適用任何年級、不懂時間管理的孩子。

一、 專心做功課檢核表

◎做哪些功課不專心? □所有的功課 □某幾樣功課:   
 
◎什麼時間不專心? □只要是寫功課的時間就不專心□特定的時間: 
   
◎您覺得孩子為什麼寫功課不專心?□分心□故意拖延□不會寫□不想寫□家長不會教□其他:
    
◎影響做功課的因素?
 
環境因素:□吵雜□一邊看電視□一邊玩□一邊聽音樂□其他:    
 
生理因素:□生病□過敏□注意力不足症□過動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有學習障礙□其他:    
 
心理因素:□依賴□沒動機□討厭□害怕□習慣□其他:    
 
能力因素:□不會寫□缺乏時間管理能力□缺乏作業計劃能力□其他:    
 
教養因素:□家長沒時間指導孩子寫功課□教法不當□其他: 
   
 
二、 幫助孩子專心寫作業的方法
 
環境因素:□保持安靜□桌面淨空□關掉電視□拿走玩具□關掉音樂□其他:      
 
生理因素:□去醫院檢查□按時服藥□保持環境整潔□保持溫度涼爽□其他:    
 
心理因素:□說鼓勵的話□看孩子的優點□提供獎勵□提供選擇□調整期待□做約定□陪伴□其他:    
 
能力因素:□作業減量□簡化作業□分段寫,休息一下□增加操作練習次數□注意力訓練□其他:    
 
教養因素:□抽空陪孩子做功課□詢問老師教法□觀摩老師教學□多提示□指導速度要慢□遊戲化□比賽化□使用計時器□使用時間表□其他:    
 
三、 排序需要改善的事項
說明:從最容易改善的項目做起,親子較易有成就感。累積成功的經驗,以便挑戰難度較高的項目。
1.
2.
3.
 
感謝臺北市明湖國小潛能中心教師劉明麗提供
 
 
  表二:學生填寫「我會專心寫功課檢核表」
 
 
做到了,自己打勾
月  日
星期一
月  日
星期二
月  日
星期三
月  日
星期四
月  日
星期五
拿出聯絡簿選一樣功課。          
準備一枝筆和橡皮擦。          
寫下開始時間 。          
安靜寫作業。          
考卷學習單先寫名字。          
字要整齊寫在格子裡。          
錯的地方要擦乾淨。          
有問題,會舉手問老師/家長。          
寫好作業拿給老師/家長看。          
寫下完成時間。          
東西收進書包去。          
我好棒都完成了。          

感謝臺北市明湖國小潛能中心教師劉明麗提供

►延伸閱讀:從阿嬤家接回孩子後,怎麼調整小孩被寵壞的習慣


方法2
不要只是緊迫盯人
家長要給予高品質陪伴

高品質的陪伴不論在寫功課或生活作息上都很重要,舉凡孩子寫作業拖拉、賴皮、哭鬧等問題,唯有家長耐心、用心找到「行為背後的需求」,才能找到切入點,與孩子真正進入有效的互動,而不是像本文初的志豪與媽媽一樣,進行負面、無效的惡性循環。

劉明麗老師提醒家長「行為會說話」,陪伴時觀察孩子異常行為背後的動機,像困難點在哪裡?孩子是否想逃避什麼?像前面的案例,也許志豪不是故意拖拉,而是不理解數學,建議媽媽回頭檢視孩子在哪個環節難以理解,也許是國文程度太差,看不懂題意,或是不熟九九乘法,以致難以完成除法,先找出問題,再和老師討論怎麼協助孩子。

此外,家長可檢視自己是不是「問題製造者」,再重新思考、重設(表單上的)目標。有些問題是家長製造出來的,例如:孩子寫完功課,父母又給更多評量,小孩感覺作業永遠寫不完,所以開始拖拉,藉此逃避寫評量;或是家長要求低年級孩子,字要寫得又快又漂亮,不然就擦掉重寫,但孩子現階段能力無法做到,感覺很挫折。

劉明麗老師提醒,「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做到最好」,應循序漸進,先接納孩子現在的情況,設定階段性目標,例如:考及格→考70分→考80分→考90分。有些孩子這4階段可一次到位,但有些孩子需要時間慢慢進步,家長要依孩子的能力來設定「合理目標」,並給予時間讓他熟能生巧,太急於求成,只是徒增彼此挫折感。

有些家長擔心一直陪伴小孩做功課,陪久了會讓小孩依賴,其實,高品質、有效率的陪伴是階段性任務,重點是「要從陪伴中找到問題並解決,甚至營造出親子同心面對挑戰的趣味性」。當問題解決了,孩子自然不需要家長繼續陪伴,能自行完成功課。

如果以上重點都做到了,卻發現孩子有特殊情況,像是「昨天會寫的,今天都不會了」,劉明麗老師提醒,應尋求導師、輔導室或醫院的協助來找出原因。


作業常寫到半夜?
7步驟與孩子一起解決

以下是劉明麗老師建議家長,聚焦處理課業問題的步驟:

1設定階段性目標,看3分鐘能寫多少
假如想提升寫字速度,可先約定計時3分鐘當作一種「挑戰遊戲」,看孩子能寫多少,然後再設定目標,看多久可完成全部作業。

2找出3個以上可達成目標的技巧
解數學題時,很多孩子的通病是「看不懂」、「看錯」,此時家長可要求「唸出來」、「圈起來」、「動手做」、「畫圖」等方法來幫助解題。

3約定獎勵或承擔處罰,引導孩子趨利避害
約定獎勵要投其所好。承擔後果則是約定做不好時,喜愛的享受會被取消或被處罰。引導孩子在趨利避害之間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4避免不耐煩碎念,給予足夠的提醒
家長給予提醒時,盡量避免不耐煩的口氣和碎念;事先和孩子約定好提醒的方式,試著和孩子討論他喜歡的提醒方式和次數。

5家長和孩子要分工合作建議家長協助的重點是:孩子能力以外的事項,譬如:引導孩子進行策略性思考,當家長試著用「提問」的方式代替「直接告訴答案」,家長會發現在分工合作上,自己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也更受孩子歡迎。

以今年臺北市學童寒假的自主學習作業來說,假如孩子想要學會「騎腳踏車」,為了完成作業,親子可一同討論事前必須做哪些準備、如何設定階段性目標,或是陪伴孩子和同儕一起進行規劃。

6在大目標下列出每天可達成的小目標

執行要分階段進行,將每個目標細步化,讓每天都有明確的檢視標準。以學騎腳踏車為例,每天規劃練習騎30分鐘,比設定一星期內要學會騎腳踏車,更容易檢視執行狀態或成果。

7每天修正做法,視情況調整表單目標
假設孩子說好1個月內會完成科展作品,等到期再去檢視,當發覺孩子忘記承諾或進度嚴重落後,想幫他,時間卻來不及了。因此,透過每天或小階段的檢視,即時修正作法,才能避免錯過時程,能即時補救。

►延伸閱讀:

動怒後,怎麼跟孩子和好?

你的孩子成了婆婆的孩子?怎麼溝通不傷和氣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