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中風",共有130筆資料

天冷避免心臟病發 高血壓.高膽固醇族飲食牢記4招護心防中風

最近氣溫驟降,又來到心臟病、腦中風的好發季節。想要心臟、腦血管健康,可以透過健康飲食預防。血糖過高、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怎麼吃才能護心?外食含鈉量過高,哪些含鉀的蔬果可多吃,以排除過多的鈉離子,降低血管硬化、保護心臟?
2022-12-13

洗澡泡湯沖冷熱水訓練血管?小心「主動脈剝離」而心肌梗塞、中風致命

當氣溫明顯降低,許多人下班後或假日選擇泡澡或泡湯來放鬆紓壓,傳言:「泡完熱水再沖冷水,可訓練血管強度!」醫師澄清,極端溫度會過度刺激周邊血管,造成血壓飆高,嚴重可能引起「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中風」等致命的危急狀況。
2022-10-15

秋蟹吃到飽?愛吃螃蟹,4個要懂得避開的健康地雷!

中秋連假即將到來,不少民眾早已計畫好要去享受大餐,正值秋蟹產季,不管是前往吃到飽餐廳,還是到燒烤店烤肉,總少不了肥美的螃蟹。尤其是在吃到飽餐廳,許多人都會一口氣吃掉好幾隻螃蟹,總覺得這樣才划得來,但小心一下子吃進過多螃蟹,除了膽固醇可能飆高、增加過敏機率以外,剝殼的時候如果被劃傷,還可能感染海洋弧菌。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就提出幾個品嘗蟹類時不得不知的健康地雷,供民眾參考!
2022-10-13

吸入性肺炎過半是吞嚥困難所致,8項警訊自我檢視

你曾被食物或水嗆到嗎?老化會使吞嚥的生理和神經功能產生變化,包含牙齒功能不好、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感覺變差、舌頭力量減少等,這種退化現象日文稱作「老嚥」。吸入性肺炎患者,超過一半有吞嚥困難,當長輩出現8大吞嚥警訊,最好及早處理改善!
2022-08-29

降中風風險!快將30種零膽固醇的未來食物入菜降血脂、抗衰老!

想降血脂、降膽固醇、增進腸道健康、抗衰老嗎?營養師嚴選台灣在地「30種未來食物」,教你如何將這些高營養價值的蔬菜、全穀雜糧、豆類、堅果與種子等植物性食物融入三餐,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
2022-08-03

中風後吞嚥易嗆咳怎麼辦?復健訓練吞嚥進食能力,減輕家人照護壓力

張奶奶腦中風經搶救後清醒,復健過程發現有易嗆咳的吞嚥障礙,接受吞嚥門診治療8個多月後,現已拔除鼻胃管、由口進食。醫師表示,不只中風或腦傷病人,年長者也常有吞嚥障礙問題,可到醫院復健科吞嚥障礙門診接受診治,重拾進食能力,減經家人照護壓力。
2022-07-29

防疫護目鏡、面罩能防新冠肺炎嗎?眼疾患者又要注意什麼

台灣疫情升溫後,除了口罩和酒精,護目鏡或護目面罩也越來越多人佩戴。不過,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來源是呼吸道飛沫,在已戴口罩狀況下,戴護目鏡或護目面罩有多少防疫效用?怎麼挑選及清潔,才能降低防疫死角?此外,眼科醫師提醒眼中風、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和急性青光眼患者不能忽視失明風險,出現2大症狀快就診。
2021-07-21

主動脈瓣膜狹窄手術成功率高還是低?心臟外科醫師曝影響關鍵點

主動脈瓣膜狹窄手術成功率高達九成五,但為何國標女王劉真仍不幸離世?心臟外科醫師表示,看手術成功率, 首先看患者能否挺過手術過程、再來是住院期有無併發症發生...
2021-02-22

不挨餓減醣餐減肥32公斤,還降血壓、膽固醇,不再擔心糖尿病與中風

媒體人張慧心健檢時發現血糖血壓飆高,擔心日後糖尿病、中風或洗腎,看了台北減肥門診後奉行減醣菜單,成功減重、降膽固醇!
2021-01-15

韓式炸雞、酸辣海鮮湯麵也算甜食?避免糖尿病、脂肪肝,認清9大易囤內臟脂肪的地雷食物

研究發現攝取較多糖分,內臟脂肪多;韓式炸雞、泰式酸辣海鮮麵等鹹食也是高糖食物?不想脂肪肝、要認清地雷食物!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