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健保",共有42筆資料

看牙好可怕?克服恐懼,定期口腔檢查才能確保牙齒健康!

看牙等於疼痛?錯!定期看牙與突飛猛進的牙科技術,不僅讓無痛看牙非夢事,更能避免牙疾坐大,是對健康最實惠的投資。現代人愈來愈重視牙齒健康,看牙甚至已晉升流行時尚的行為,不但標榜改變外貌,更提升自信。但如果平時就做好口腔健康照護,每天正確刷牙、定期看牙,不用花大錢矯正,也可擁有人人稱羨的貝齒!
2017-07-04

全民健保會不會倒?葉金川分析健保3650天後的當務之急

全民健保自1995年3月1日開辦以來,已陪我們走過3650天,「破產」的警訊與醫療品質的爭議,讓它的下一步不知該何去何從?如果健保倒了,我們的醫療品質會更好嗎?3650天,足以讓一個嬰幼兒成熟長大為少年;3650天,足以讓一棵樹苗茂密成蔭;3650天,足以讓人們兩鬢變白;而3650天的全民健保,面臨怎樣的困境?為此,我們專訪了親手接生全民健保的第一任健保局總經理、現任台北市政府副市長葉金川,談談他對現行全民健保的看法與觀點,期待政府當局、醫界或民眾,對全民健保這些日子以來甚囂塵上的「破產」警訊與爭議,可以冷靜地回歸到專業的考量。
2017-07-03

邱小妹人球案轟動一時,該如何與醫院打交道、避免成為人球?

面對白色巨塔複雜的醫療環境,就要清楚掌握就醫的每一個環節;懂得學會一些技巧和醫院打交道,才能減少就醫時的不便與遺憾。今年年初,邱小妹事件引爆媒體熱度,整起事件揭露出醫療轉診制度、醫師輪班制度、緊急醫療體系等問題,醫界得到了嚴重的教訓,社會大眾則大開眼界,除了訝異醫療體系的複雜、沉痾,許多人也開始擔心「下個人球會不會是我?」、「醫療體系複雜,該如何自保?」醫院除了加緊檢討、積極策動制度面的改善外,民眾其實可以學會一些與醫院打交道的技巧和籌碼,減少就醫時的不便與遺憾。
2017-07-03

標靶、免疫療法治肺癌,誰最適合

針對肺癌晚期、無法靠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醫師會建議使用標靶藥物。不過當癌細胞產生抗藥性,還有什麼治療可選擇?免疫療法有效嗎?「基因檢測」是近年來很熱門的話題,不少廠商都宣稱可透過檢測來了解罹癌的機率。用在肺癌治療裡,就是因為肺腺癌的幾種「驅動因子」基因變異,已經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治療,提升了存活率。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高劍虹解釋,所謂「驅動性」指的是這類型的基因變異會導致癌細胞加速生長,也就是對癌化有「驅動性」的變異型態。
2017-04-29

節稅攻略!健保費怎麼申報才對?

5月報稅季即將來臨,又到了荷包大失血的時候了!還不知道該怎麼報健保費和補充保費嗎?中央健康保險署提醒,民眾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若選擇採用列舉扣除額結算方式,105年度健保費和補充保險費都可以全額列舉扣除,不受2萬4,000元保險費扣除額上限的限制。不過,到底該如何查詢?又該怎麼計算才不會多繳呢?
2017-04-07

電子轉診看病更省錢,該如何申請?

國人看病常因大廟迷思,無論大小病都直衝大醫院,導致醫學中心如臺大、榮總等人滿為患,小醫院和診所卻乏人問津,面臨關閉危機,分級醫療難以真正落實。為此,健保署於3月1日推出「電子轉診平台」,期望能改善現有的轉診制度及系統,讓民眾轉診時可以有更好的服務,只是民眾使用時,有什要要注意的呢?
2017-04-01

敬夢想!葉金川《最美好的時光》有不一樣的老後人生!

如果有一天,必須對人生說再見?你會怎麼安排最後的人生事?
2017-03-09

大腸直腸癌不要拖,專家解答治療疑惑

根據統計,大腸直腸癌早期治療,預後情況良好,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超過95%,就算是末期,存活率也有5~10%。目前醫學上有無治療大腸癌和直腸癌的新方法?就讓專家告訴你早中晚期癌症,效果最好的治療對策……「大腸癌、直腸癌一定要化療嗎?」、「有沒有新的治療方式」、「腸癌的治癒率高嗎?」一聽到自己或家屬罹患大腸直腸癌,許多民眾關心的都是該怎麼治療,如何能少受一點苦。醫療的進步為腸癌治療帶來了許多新契機,療效也大為提升。
2017-03-02

標靶、手術、化療、放療,哪種乳癌治療能幫我活下去?

擊退乳癌,哪種治療效果最好,是手術、還是放療、化療、標靶治療……接受這些治療又該注意什麼?
2017-02-23

健保消瘦,醫療後援夠勁嗎?

根據中華民國壽險公會統計,國民投保率已高達166%,平均每人擁有1.66張保單。儘管投保率愈來愈高,壽險保障卻愈來愈低;當新興傳染病來襲,醫療險正熱之時,不妨趁機考慮該不該買,或檢視自己的醫療險保障夠不夠完善?
200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