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孩子",共有385筆資料

孩子想外宿,父母該如何應對?

一聽到孩子要外宿,您「過分關心」的態度是否會引發孩子的反感?試著平心靜氣地和孩子站同一邊,相信他會樂意與你分享心中點點滴滴。「媽,這個星期六晚上,我要住同學家!」比比放學一進門,就「昭告」他放假日的行程。對於這種只「告知」,而非「徵求同意」的模式,媽咪已習以為常。經驗告訴我:先別反對,否則必有風暴!
2018-04-18

「麥胖報告」誰關心?小心孩子的肥胖危機

「世界太胖,一觸即發,抽脂斷食,束手無策;孩子末日,倒數計時,唯有他─力挽狂瀾。」這是近來一部紀錄片「麥胖報告」的廣告詞,讀來覺得十分寒徹骨。影片中,導演大膽的以身試「吃」麥當勞速食漢堡一個月,然後比較其前後體重及各種健康指標,目地在證實麥當勞速食對人體的殺傷力。誰該負起肥胖的責任,看過此片後,佩服導演的魄力與犧牲之餘,非常納悶他的動機,加上此片採用紀錄片的手法,其中有諸多類似「新聞」的訪談內容,若以娛樂的角度來看,絕對不吸引人。
2018-04-11

學童肥胖輕忽不得

肥胖已成為現代學童最大的健康隱憂, 許多和肥胖有關的慢性病,從小就開始累積, 忙碌的父母別忘了抽空多關心一下孩子的飲食習慣! 近年來由於社會生活漸漸富裕,國人飲食不僅豐盛且漸趨西化,動物性食物增加,熱量攝取亦增加。國內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從1965年~1992年每人每天能量供給量約增加26%、蛋白質供給量約增加49%、脂肪供給量約增加205%,而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卻下降約24%。這種「吃得多」的飲食行為與「動得少」的生活型態,使兒童肥胖的情形日漸普遍。
2018-04-11

情緒教養的關鍵在哪?適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及重視互動的品質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難為!美國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將父母的教養方式依要求(嚴格與否)與接納(有無回應孩子的需求)程度分為四類型:①「專制型」高要求,低接納②「民主威信型」高要求,高接納③「忽視型」低要求,低接納④「放縱型」低要求、高接納。如果你是家長,你是對孩子的養養是屬於哪種方式?不過對孩子教養還一個重要關鍵,有研究指出:父母有無適當回應孩子的需求,對其心理健康影響更大!
2018-04-03

小孩鬧情緒怎麼辦?4步驟避免孩子玻璃心!

當孩子鬧脾氣,大吼大叫、情緒失控時,很多父母常不知該如何處理。專家提醒,解決問題前,要先解決情緒。本文提供4個處理情緒的步驟,幫助父母調節孩子的負面情緒!
2018-03-31

用隔離椅讓暴怒孩子冷靜,反而讓幼小心靈更無助?

當小孩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情緒失控而大吵或打人時,讓小孩單獨坐在「隔離區」冷靜,是否只壓制了問題行為,而忽略了情緒教育最基礎的同理跟連結?到底要怎麼幫助暴走的小孩度過情緒風暴期……
2018-03-31

被子女情緒勒索了嗎?破解孩子常用的發脾氣勒索模式

近年發生名校生不滿分手而潑酸、資優宅王殺女友的血腥社會事件,讓不少家長心生警惕,進而思索:該怎麼讓孩子從小學會處理失落、不甘心、憤怒等情緒,長大後才不會因無法調適負面情緒,而失控自殘或傷人,甚至成為恐怖情人?到底小孩會用那些方式勒索父母?而當孩子情緒勒索時,父母又該如何反應?
2018-03-31

孩子不開心就打人,怎麼教?

你家孩子經常哭鬧大吼嗎?生氣起來還會攻擊別人、破壞東西?如果你總是和孩子說:「不要哭!不要生氣!」可能又會矯枉過正,教出「壓抑情緒」的小孩,該如何讓孩子學會緩和負面情緒?一起帶孩子學習正確掌控情緒的做法吧!
2018-03-31

教孩子調適情緒,父母必學親子聊天術

你家孩子IQ很高,但很容易生氣,EQ有待提升嗎?本文教你如何每天花10~15分鐘,打開孩子的心房,在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也讓孩子學會處理負面情緒,分享快樂!
2018-03-31

帶孩子出遊,要先了解的急救常識

每逢假日,許多父母都會利用這段時間帶孩子出遊,健行、騎腳踏車、游泳等都是很好的戶外運動,但這也表示骨折、割傷、頭部受傷、曬傷、蟲咬等問題會伴隨而來。專家建議在出遊前,必須要先了解一些簡單的急救常識。
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