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孩子",共有385筆資料

與孩子的對話,你說對了嗎?

您曾仔細審視與孩子的對話方式嗎?是讚美鼓勵還是恐嚇威脅?允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讓他從錯誤中學習成長。「與孩子對話」系列,多位專家、學者從發展理論與實務經驗,給家有不同年齡孩子的父母一些原則性的提醒,及正負兩面的示範,這樣的構想,源自於在一次邀訪台北市立師院林佩蓉教授談父母不懂得與孩子對話,造成管教失當的情形,在我對照9年來經營「愛家總動員」節目,深入觀察親子互動的經驗中,覺察到親子對話普遍不被重視,卻又深深影響親子關係與教養結果時,我非常感恩於每一次接受訪問的老師,他們正呈現一種好的習慣,正向的示範及優質的傳承。
2017-03-21

想要孩子從母姓,引發家庭革命?

今年民法親屬篇做了重大變革,新生兒可跟父姓,也能跟母姓。據報導,結婚33年的王姓夫妻,丈夫因次子從妻姓自覺沒面子,常與太太爭吵,甚至不給生活費,最後兩人還因此訴請離婚......長久以來,子女姓氏一直遵循父系社會「從父姓」的傳統,若想孩子從母姓,該怎麼溝通,才不會引發家庭革命?民法親屬篇今年5月修正,子女未來可從父姓或母姓,只要父母雙方均同意,並以書面約定,即可到戶政機關辦理。42歲的開萱敏看到這則新聞興奮不已,婚後她育有兩男一女,自己是獨生女,又擁有特殊姓氏,想將老二男生改成「開」姓,以傳承開家香火。可是,她擔憂夫家的長輩及老公會同意自己的想法嗎?
2017-03-21

從小培養良好飲食習慣,讓孩子愛上蔬果

當前社會一再關注真假食物及食品添加物的訊息,卻忽略高油糖鹽也是不安全的飲食風險因素,易讓人吃上癮,就像菸癮、酒癮一樣難戒除,還可能妨礙孩子的智力發展,影響學習力,對健康的危害不亞於黑心添加物。臺灣近年更可見慢性病逐年低齡化,如國小學童因天天吃高油糖飲食而出現痛風、第二型糖尿病等症狀。
2017-03-21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重視他的天賦

蕭媽媽的兒女小洋、小欣,以及劉媽媽的女兒Jenny,都被專家判定為過動合併學習障礙。兩位媽媽並未因此灰心喪志,而是協助孩子跨越學習路上一個又一個的障礙,幫他們更自信的學習。
2017-03-21

怎麼確認孩子有無學習障礙?

新手爸媽如何及早察覺孩子的學習障礙?又該去何處診斷確認?評估的內容有哪些?
2017-03-21

孩子有暴力傾向怎麼辦?

當家長發現或被告知孩子總有動手打人的行為時,要怎麼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又不傷親子關係?透過兩個案例,協助你解決孩子的暴力問題。
2017-03-21

孩子是「小暴龍」爸媽沒法度?

家有脾氣不好的「小暴龍」,是許多父母頭痛的事,到底該如何教,才能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2017-03-21

孩子在聲色場所打工,做父母的怎麼辦?

淑欽意外發現在念高中的女兒在聲色場所打工,擔心工作環境複雜,她該如何與女兒溝通而不產生衝突呢?
2017-03-20

孩子偷錢、翹家怎麼辦?

長輩過度溺愛或矯正不當,恐造成孩子行為偏差, 當孩子出現翹課、打人、偷錢等偏差行為時,如何與孩子溝通、導正行為?孩子的偏差行為,總讓父母感到頭疼,問題背後也許是從小溺愛、矯正不當或是偏激的價值觀。當問題出現時,家長如何針對問題,著手糾正,又不影響親子關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為大家解析。
2017-03-20

5招幫孩子長高

「高人一等」是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吃來路不明的轉骨偏方,反而可能導致孩子性早熟,成長發育期提前結束。決定孩子身高的因素除先天遺傳外,後天也很重要,若想把遺傳發揮到極致,記得長高五環缺一不可!
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