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孩子",共有385筆資料

孩子因停課無法上學?「小孩照顧險」補償家長請假扣薪的經濟負擔!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悉心呵護的寶貝,但不少家長都遇過孩子生病或學校因傳染病停課而無法上學的狀況,此時需要向公司告假或緊急請人照顧。為了解決家長因照顧孩子而請假的需求,有保險業者推出「小孩居家照顧補償保險」(小孩照顧險)商品組合,包含居家照顧補償保險與個人賠償責任保險,解決爸媽請假扣薪或送托的經濟負擔,讓家長輕鬆兼顧職場與家庭生活。
2020-08-19

孩子常盯手機、電腦,不會影響社交能力!但其他負面影響仍要小心

暑假假期,孩子使用網路、科技產品的時間可能更長,除了擔心久坐、運動量減少、影響視力,您是否也會擔心孩子因此而減少人際互動,社交能力變差?根據一篇2020年1月發表於《美國社會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儘管花許多時間在智慧型手機及社群媒體上,當今孩子的社交能力與上一代其實差異不大。(延伸閱讀:不讓手機影響孩子學習,爸媽必懂竅門)
2020-08-17

孩子在家在校反差大?家長必學的8個親子溝通術

你家孩子也是「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嗎?許多小孩在父母面前總是口齒伶俐、愛頂嘴、反骨又叛逆,但一到學校、在陌生師長面前,就乖巧無比,就算挑食也會把不喜歡的食物吃光光!巨大的反差,讓家長不禁納悶:「老師說的真的是我家的孩子嗎?」究竟孩子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面對正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子女,又該如何溝通,才能讓他們在家也能成為乖巧善良的小天使呢?
2020-08-06

電子煙菸已入侵校園,如何避免孩子接觸

國健署2018年調查顯示,臺灣至少有3.8萬名國、高中生使用電子煙,電子煙甚至入侵小學,被孩子們稱為「香味棒棒糖」。這些口味獨特的電子煙或加熱菸,不會有菸臭味,青少年以為沒有尼古丁或不會上癮,失去戒心,師長也不易察覺。事實上,政府抽樣檢測的電子煙油,8成以上含有尼古丁。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比起未使用過的人,之後有2倍以上的風險,會嘗試傳統菸品,未來也更可能染上毒癮和酒癮……
2020-06-15

會考將至,怎麼吃緩解孩子考前緊繃情緒?

有人把大學指考、國中會考稱為人生考試,不過,有時準備充分,到了考場卻因心情或身體上沒調適好,導致臨場發揮不佳而追悔莫及。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給出飲食建議,希望考生能順利拿取好成績。
2020-06-08

因母親悲傷而自責的孩子,更易憂鬱和焦慮

一項發表於《家庭心理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認為母親的悲傷或憂鬱是他們過錯的孩子,更容易感到憂鬱和焦慮。
2020-06-08

孩子在學校遭到霸凌,家長有哪些申訴管道?

爸媽忙於工作,疏於關心孩子,恐怕忽略孩子發出的「SOS」訊息!青少年深夜被同學賞耳光的影片不時在網路流傳,令人心痛。究竟該如何防範校園霸凌?家長、老師是站在第一線的守門員,若能留意孩子身上的細節,即時掌握警訊,或許就能提前預防悲劇發生,共同營造一個無霸凌的校園。
2020-05-29

如何陪伴孩子認識躁鬱症,並且同理他人?

正常人都會有情緒,但不論好壞,總在自己能克制的程度,而且多半有原因,像是中大獎、被開除等。然而,躁鬱症患者會出現情緒高昂的「躁期」,也可能伴隨情緒低落的「鬱期」,兩者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交雜貨合併出現。躁鬱症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平均發病年齡比重度憂鬱症早,僅在30歲左右(重度憂鬱症是40歲)。當親愛的父母或家人深陷情緒困擾,面對親人的脆弱,孩子常處於恐懼、不安之中,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該如何陪伴孩子、引領他們勇敢向前?又該如何幫助自己,並且同理他人?
2020-05-29

當孩子患有自閉症,該如何陪伴孩子、引領他們勇敢向前?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當孩子患有自閉症,該如何陪伴孩子跨越身心限制、勇敢前行?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全台共有15,439名自閉症者,其中台北市、新北市佔全國約44%,可以說是國內各障礙類別中,人口數增加最快的族群。他們努力生活著,卻要跨越好大一步,去適應環境與社會的眼光;他們就像是星星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裡閃閃發光。
2020-04-17

夫妻想法不同調,化解教養衝突這樣做!

下學期就要升上國中三年級的小倩回到家後,氣呼呼地向媽媽抱怨,老師因班上缺交作業又暴怒生氣的情況。媽媽大略聽完狀況後覺得老師這次的行為確實有不妥之處,加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便順著小倩的話回答:「哇!真的蠻誇張的,他怎麼都這樣發脾氣呢……」於是小倩更滔滔不絕地敘述著。直到小倩回房,爸爸這才板起臉孔對媽媽說:「你怎麼可以跟小孩一起批評老師?這樣她以後會更不喜歡去上學了!」當父母雙方對教養孩子的意見產生分歧時,該如何做才能取得平衡點?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