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51筆資料

為何學校缺乏學生的情緒教育?專家點出問題出在校園心理健康人員不足!

學生自殺案件時有所聞,2017年9月,一名入學僅五天的北一女新生,選擇從住家頂樓一躍而下,結束生命。新聞上也曾報導就讀國小的學童,因為和父母發生爭執而衝動自殺,難道台灣的情緒教育出問題了嗎?學校心理健康課程是否太少?對此,中華心理衛生協會深入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受試者認為,校園普遍缺乏心理健康課程,可能和校園缺乏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有關!
2018-03-03

校園感情暴力、傷害及霸淩等接二連三發生,怎麼辦?專家:與其善後,不如重視預防教育!

近來台灣校園發生多起事件,都與學生心理健康與否有高度的關連,包括學生感情暴力、傷害、自殺及霸凌等。每次事件總會造成社會大眾關注的新聞,事後各單位也不停地處理及補救,但類似的校園心理健康問題層出不窮,常在不久後又有憾事發生。
2018-03-03

台灣首次大型「心理健康促進聯合研討會」!68個團體,齊心為「校園心理健康」發聲!

2018年3月3日,台灣首次集結68個心理衛生團體在台北實踐大學,進行「2018年心理健康促進: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大型研討會。這研討會緣自於2017年,由董氏基金會、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單位,聯合發起「國家心理健康促進建言」。
2018-03-03

從心理健康打造幸福職場!

時間過得很快,農曆新年即將來到,各企業緊鑼密鼓準備春酒或尾牙,以犒賞員工去年度的努力,員工迫不及待規劃年終的用途,這樣真的就是幸福的職場嗎?員工及企業主其實還缺少心理健康學分,要如何一同取得呢?
2018-02-11

夏季生產的孕婦,容易罹患產後憂鬱症?

生產季節也會影響產婦心情?根據一篇2017年10月發表於《美國麻醉醫學會年會》的研究指出,在春季或冬季生產的女性,其罹患產後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2018-02-08

生病了,不承認行不行?

甲先生任職公家機關,個性木訥、不善交際,許多煩惱往肚裡吞。有天,他突然感到莫名恐懼,覺得同事特別注意他,要打小報告陷害他。甚至不敢出門,深怕有車要撞他。在家也常聽到無中生有的聲音,內容多是鄰居對他的指責。這種情況持續半年,甲先生才去精神科就醫。
2018-01-20

運動15分,心理快樂100分

想要家中長輩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不妨每天陪長輩運動15分鐘吧!每天運動15分鐘,除了可以強健身體、維持活動力外,更能增加愉悅感及自信心,讓長輩身心都健康!每天抽個空,陪爸媽或爺爺奶奶散步一下吧!
2018-01-12

治癒老年孤獨特效藥:出門與社交

「我每天的生活都一樣,早上到公園坐一上午,下午到老人服務中心繼續坐,晚上才會回家,每天都是一個人,沒有朋友與家人,我覺得生活很不快樂」這是我們至老人服務中心舉辦分享座談會時,一位長輩在活動結束後,坐在角落神色黯然告訴工作同仁的內心話。
2018-01-12

彩繪心中一抹藍

對很多人來說,大學的生活如同披上光鮮亮麗的外衣,但在那外衣底下,不少學子懷抱濃得化不開的藍色憂鬱。面對新世代大學生的憂鬱症,治療方法當然也不能LKK,看醫師與心理諮商師如何幫助他們走出胡同,繼續彩繪人生。莊德凱是名五專學生,升上專四後,開始對未來的生涯該怎麼走感到徬徨。功課並不是頂好的他,背負家裡的殷殷期待,家人希望德凱繼續升學,但他覺得自己無法考上學校,另一方面又想以讀書逃避工作,因此吃不好、睡不著。更糟的是,他開始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常常自責,功課也一落千丈。德凱究竟怎麼了?
2017-12-28

藍色風暴來襲,學校能做什麼?

和青少年相較,大學生的生活重心不全在學校,但很多人不知道校園提供的資源其實很豐富。當身心遭憂鬱吞噬,學校往往是第一線的救援者,他們提供了哪些管道?如何將學生救出風暴?位在半山腰上,有寧靜的空間與寬闊的視野,學生或坐或躺,自在地聊天,傍晚時分還可坐在陽台眺望市區,暫時將煩憂拋諸腦後。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