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臟病",共有93筆資料

兒童常見的心臟疾病

兒童常見的心臟疾病大概有下列幾種:(1)先天性心臟病(2)風濕性心臟病(3)心肌症(4)心律不整(5)其他相關疾病合併心臟病變等(如川崎氏症),其中仍以先天性心臟病最為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不論在已發展或發展中的國家皆很相近,占活產的新生兒約千分之八。因此若以我國的出生率,每年約有2,400位新出生的小寶寶可能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這數目乍看之下實在驚人,還好需要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兒只佔一半左右。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大部分原因不明,只有少數病兒與染色體異常或胎內感染有關。先天性心臟病種類很多,病情差異性也很大,較常見的是分隔心臟左右兩側的中隔有缺損(例如心室中隔缺損、心房中隔缺損),或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有不正常的血管相連(開放性動脈導管)。
2018-10-02

心臟病的致命危機

心臟是人體最堅強也最脆弱的器官,每天要持續跳動10萬次,最怕保養不當發生故障,導致心悸、昏厥、甚至猝死!心臟是人類的忠僕,他全年無休,一天24小時不停地辛勤工作,使人能健康地活著。請看看下列的數據:每人每天心臟跳動約10萬次,每年跳動3650萬次,如果以一個人活70年為例,心臟約跳動了25億次。此外,心臟每分鐘約輸送5公升的血量,每年約輸送262萬公升的血量!為了維持如此高負荷的運轉,老天賜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高效率的心臟,並為我們設計了一個精密、完美的心臟系統。心臟有良好的後勤補給體系(如冠狀動脈、堅強有力的心肌)、傳導體系及完美的結構(如各種瓣膜、四個腔室、良好隔間…等)。
2018-08-06

明明已經戒菸了,為何還是得肺癌?

明明已經戒菸了,為何還是得肺癌?臺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吳憲林指出,吸菸與二手菸是肺癌最重要的原因,吸菸20~30年後會導致肺癌,戒菸後約需十年,能明顯降低肺癌機率。此外,肺癌機率降低的時間與吸入方式或癌症種類有關。
2018-07-11

威脅你我的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同時也是最容易威脅國人健康的心臟病。究竟造成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台灣近40年來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遞嬗,醫藥技術的發達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西化,台灣地區居民的平均壽命已媲美歐美先進國家。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的總死亡率近40年來明顯下降,然而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死亡率卻明顯增加。腦血管及心臟疾病近30年來一直名列十大死因前茅,更是老人最主要的病因與死因。台灣自1993年9月成為聯合國所謂的老人國之一,老化的人口結構,勢必使動脈硬化性疾病成為未來疾病與公共衛生工作的主流。
2018-07-10

有慢性病的銀髮族,可以做哪些運動?

能持續運動是很好的習慣,尤其對熟齡族、慢性病患等特殊族群,運動更有助於健康,然而,這些人靈活度不比一般人,運動時須特別小心,要視自身的體能狀況而定。另外,運動的強度也因生理情況和外在環境而異,最好透過專業的檢測、或逐量增加以瞭解體能極限。
2018-06-25

美國研究:憂鬱症患者心房顫動風險多3成

一項發表於《流行病學與預防/生活方式和心臟代謝健康科學研討會》的研究顯示,憂鬱症可能是造成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可造成血塊和中風)的危險因子。
2018-06-06

憂鬱症會干擾心臟病的評估

憂鬱症和許多身體疾病會互相牽動影響,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藉由心電圖判斷出有心臟疾病的比率僅占30%,比沒有憂鬱症的人(48%)來得低。而27%的憂鬱症病人在運動中出現胸痛現象,其比例明顯高於比一般人(19%)。此外,治療氣喘能改善青少年的情緒,但若病情控制不好,則會引發憂慮或感覺憤怒生氣。
2018-05-16

澳洲研究:雙性戀者更易焦慮、憂鬱!

雙性戀者比常人更易焦慮、憂鬱,5月號英國精神醫學月刊報導,澳洲一項實驗發現,確認自己為雙性戀的年輕人或中年人比常人容易焦慮、憂鬱及有負向的想法,更容易發生心理疾病。此研究從 1999.2001年,訪談了 4824位年齡介於 20.24歲及 40.44歲的人。研究者指出,沒有明確的異性戀或同性戀傾向是嚴重的壓力源,加上與傳統性觀念相左所背負的壓力,使雙性戀者比常人更易焦慮、憂鬱。
2018-05-09

當心3大眩暈,潛藏致命風險

金曲歌后江蕙曾公開表示自己長期受眩暈症所苦,且因為嚴重影響生活,甚至不得不封麥。其實,「眩暈症」可分為內耳或腦幹問題引起,若是內耳問題,通常較易治癒:若是腦幹問題或其他疾病引起,就可能引起致命風險,一定要及早治療……
2018-05-02

心臟病患的壓力和憂鬱

一份發表於《循環》期刊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憂鬱症狀和壓力相關性很高。
201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