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共有1637筆資料

孤獨是日趨嚴重的健康流行病,當心蠶食健康

你覺得孤獨只是種感受,只要學會共處,就沒什麼大不了?事實上,長期感到孤獨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孤獨會提高壓力荷爾蒙,造成身體發炎症狀,增加罹患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症的機率。另外,孤獨也與憂鬱、焦慮、甚至自殺有高度關聯。近兩年防範新冠病毒蔓延所採取的隔離與封城措施,也使得孤獨問題變得更嚴重,讓許多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加惡化……
2022-01-04

一家之主罹患憂鬱症,怎麼卸下照顧重擔、接納自己生病的模樣?

身為企業負責人的雄哥面臨母親失智、公司訂單變少可能需結束營運等中壯年危機,內心焦慮無人可訴,竟和妻子一樣罹患憂鬱症。身為家中主要照顧者,想到家人、員工都需要他照顧,不禁感到無力與不安,到底該怎麼辦?
2021-12-30

護心怎麼吃?營養師推薦低醣早中晚餐食譜

想要護心,根據研究低醣飲食比低脂飲食有效,可降低胰島素阻抗,減輕身體代謝負擔,但是低醣飲食怎麼料理,難倒習慣吃澱粉的人,不妨參考榮新診所李婉萍營養師設計的一日三餐低醣護心料理,就能輕鬆控制血糖,守護心臟健康。
2021-12-27

5~17歲孩子每天應運動1小時!親子如何選運動放電、增身心健康及抗壓力?

童年是建立運動習慣與體格發展的重要階段,研究發現運動不僅能幫孩子長高、有更好的體能,也有助減輕青少年的焦慮和憂鬱症狀。假使青少年時期缺乏運動,成年後的心理健康亦受影響。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學校每週僅兩節體育課,運動量易不足,身為父母,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2021-12-24

孝順爸媽竟被嫌棄?原來事事代勞反而讓長者失去價值感

研究顯示,「無用感」是老年憂鬱的成因之一。依據老年學家特蕾莎等人在《老年學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發現,感覺「有用」比「無用」的老人,平均多活了七年,並且較少產生憂鬱、失能問題,可見將長輩照料得無微不至,讓他每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已是過時的孝順方式了...
2021-12-03

加入「靠北XX」並轉傳是對他人網路霸凌?董氏基金會、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拍短片教青少年辨識「網霸」,從旁觀者轉為發聲者

全球有70.6%年齡15~24歲的年輕人曾遭受網路暴力、霸凌和騷擾。另兒福聯盟2021年調查發現,遭受網路霸凌者,超過6成被某些人莫名攻擊或指責。為幫助青少年預防網路霸凌傷害,董氏基金會攜手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作推出三部短片及教案,教青少年辨識網路霸凌,避免淪為下一個加害者、受害者或是旁觀者。
2021-12-03

避免《我是遺物整理師》不告而別的遺憾 「生前告別式」說出心裡話.放下牽掛

熱門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提醒「不告而別」是關係裡最大的遺憾。生命總會走到終點,告別何必等到往生後?生前告別式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告別的方式,讓生者把握時光,對掛念的親友說出心裡話,好好地道別...
2021-12-01

天候不佳難運動?樂齡族適合用「健身房」幫自己達標運動量嗎?

高齡化是許多已開發國家面臨的危機,高齡長者每天要保持怎樣的身體活動量才算足夠?適不適合上健身房運動呢?
2021-11-24

樂齡族遠離憂鬱失智,透過「三力、三空、三動」超前部屬、照顧身心!

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邀請國民阿嬤譚艾珍與飛躍羚羊紀政、時尚老人林經甫、整形教母林靜芸、小李飛刀衛子雲、不老頑童王小棣、退休老總江育誠、生活實踐家丁菱娟,以及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拍攝「樂齡夢x享實踐」系列短片,及「獨享的快樂」音樂短片,並發表《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書籍,呼籲民眾超前部屬,為中高齡生活做好準備,學習身心照護,樂享獨處而自在。
2021-11-16

孤獨感影響健康!認為自己對別人不重要,愈覺得孤獨

面對各大商家與電商平台主打的光棍節(11月11日)促銷活動,總是鼓勵消費者好好對待自己,勇於消費犒賞自己享受單身生活,雖然瘋狂消費並不一定能藉此減緩孤獨和寂寞,但根據2020年12月發表於《心理學前沿》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內心的孤獨感的確與我們的健康或幸福感息息相關,不僅如此,當感覺自己對他人微不足道或不重要時,會感到更加孤單。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