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情緒",共有267筆資料

開學挑戰:幼兒耐挫力低常生氣!當心是發展緩慢引發情緒問題

許多2020年新冠疫情後出生、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在語言、認知、社交、肢體發展上較慢,不僅口語表達落後、注意力分散,且耐挫力低,不順心時易情緒崩潰…面對慢半拍且相處能力弱的孩子,怎麼釐清是情緒問題,還是動作發展遲緩而需早療改善?
2025-09-09

吃東西紓壓卻滿滿罪惡感!如何在解壓與減肥間取得平衡?

上班遇瓶頸,晚上就想來份炸雞排配啤酒?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藉由吃美食紓壓,卻又不時在飯後產生罪惡感,對此,心理師提醒「靠美食紓壓不是罪」,面對情緒性進食,「調整進食順序」比起一味壓抑食慾更重要!
2025-07-29

如何給足情緒價值,讓職場同事、伴侶更喜歡你

情緒價值已超過CP值!「情緒價值」指的是一個人在關係互動中,透過真誠的態度,為他人帶來的情感滿足與心理支持。如何在注重人際信賴的職場與家庭,增進關係質量與溝通效率?心理師透過案例示範來解析。
2025-07-17

每100名青少年有近5位曾被網路霸凌,董氏基金會呼籲守住情緒邊界,成為彼此救援

青少年易因網路負評、網路霸凌引發心理困擾,第五年倡議「停止網路霸凌日」的董氏基金會發表最新調查,和全臺12所學校合作,並與退役球星郭泓志共同鼓勵青少年在網路世界中守護自我、穩定情緒,成為彼此的支援力量。
2025-06-11

聆聽多元性音樂,為心情找不同出口

《今日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音樂會影響個人的身體感官感受。不同的音樂和旋律刺激情感和思考,可舒緩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透過3個方法探索不同的音樂,善用音樂為心情找出口。
2025-02-12

2024火球祭直擊:讓aDAN薛詒丹、潮州土狗、秋山ChillSome帶你一窺音樂療癒的魔力

音樂能加強愉悅的感受、振奮心情,也能安撫或宣洩情緒,趕走焦慮和悲傷,致力於憂鬱症防治與心理健康促進的董氏基金會觀察到近年有多樣貌的音樂祭活動。到底音樂祭有何迷人之處、對於情緒有哪些正面影響?以下走訪「2024火球祭」活動,並採訪質感女聲—aDAN薛詒丹、饒舌歌手—潮州土狗、重金屬獨立樂團—秋山ChillSome,引領我們認識音樂的影響力。
2024-12-09

rTMS(重複經顱磁刺激)為何能治療難治型憂鬱症?

難治型憂鬱症占總憂鬱症人口的1/3,患者有明顯的大腦功能性減弱,需直接刺激大腦的皮質來治療。衛福部已核可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吃抗鬱藥物後反應不佳的憂鬱症。使用上要注意什麼?
2024-11-25

借鏡國外經驗,共創神經多樣性與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支持系統

衛福部統計,15~24歲的自殺率在2023年達到每十萬人10.9人,為了呼籲政府正視青少年情緒障礙議題,導入專業照護,今(14)日立委林月琴及范雲偕同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召開記者會,並邀請美國猶他州Telos機構的三位專家、國教行動聯盟及董氏基金會,分享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可能面臨的情緒障礙問題與專業照護建議,呼籲政府積極提升青少年情緒障礙照護資源。
2024-10-14

「投資」時間和孩子互動,減少對電子褓姆的依賴

很多父母在公共場合為避免孩子在用餐、等待時吵鬧,遞上平板電腦或手機。「電子褓姆」看似能短暫安撫孩子,卻可能為孩子的長期情緒發展埋下隱憂。研究發現,情緒激動時常使用數位設備的孩子,後續情緒控制明顯較差。
2024-10-07

有「述情障礙」顯得冷漠?如何覺察情緒、改善人際互動

你常難以把情緒說清楚,令人感覺冷漠嗎?研究發現,每10人就有1人對表達情緒不熟悉,有「述情障礙」。諮商心理師表示,述情障礙是大腦中三個區域──爬蟲腦、情緒腦、認知腦的連結「斷線」了,可透過正念冥想,幫助自己覺察與表達情緒、改善人際關係。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