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情緒",共有267筆資料

求職不順感到憂鬱?專家建議7招突破停滯期

新冠疫情衝擊國內產業,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近7年新高。在求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種事件,如待業持續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狀態,根據一項2012年《管理學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指出:剛開始找工作時,求職者幸福感穩定提升,但當超過10至12週仍未找到工作,就會有明顯沮喪、憂鬱等負面情緒。專家建議7招化解失業期的焦慮、挫折,提升就業競爭力!
2022-03-23

看見自己的孤獨,和它對話,找到讓心不焦慮的力量

我們往往認定「孤獨」是一個不好的負面經驗,想盡快找到方法排除,但是這個假設未必為真,這也許是一個沉澱與看見的機會;就算要排除這個負面情緒,記得「要溫不要猛,要慢不要快」......
2022-02-22

運動有助自閉症.ADHD調適情緒、專注學習 專家示範引導技巧

自閉症、ADHD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在社會適應上較辛苦,易累積情緒壓力,導致適應更困難,但運動可調節大腦中的杏仁核(情緒腦),增加情緒調適能力,減少「挑戰常規」的行為。由於特教生的情緒比一般人更強烈,師長要學會溝通方法,使用特定技巧引導,幫助他們克服障礙,才能享受運動刺激大腦、提升認知力、控制力等好處。
2022-02-14

開學做情緒篩檢,憂鬱青少年能更早被發現及治療

開學日你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嗎?美國研究指出,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約13%,但僅1/3接受治療。防疫之餘,別忘了關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開學期間進行情緒篩檢,有助於及早發現憂鬱青少年並給予協助與治療。
2022-02-11

為何韓劇《Penthouse上流戰爭》女主角情緒反覆無常、怕被拋棄?認識邊緣型人格症狀

韓劇《Penthouse上流戰爭》的千書真在劇中情緒反復無常、害怕被拋棄、經常意圖操控女兒恩星且行為浮躁不顧後果(例如:過度消費、危險駕駛、藥物濫用),可能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嗎?假如親友有類似症狀,該如何與他相處?
2021-08-02

長期憤恨憂鬱胸悶、內分泌失調,透過「呼吸法」助排濁氣,避免壞情緒傷身!

回想一下,當你生悶氣、鬱卒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胸口悶悶的感覺?洛桑加參醫師提到,長時間憂怒鬱悶,疾病顯化出來的位置,經常是集中在心胸這一個區塊。西醫的角度來看,要預防乳癌的復發與轉移,除了定期檢查追蹤外,照顧到心理層面,盡量避免陷入抑鬱、憂鬱的漩渦中,也十分重要。
2021-07-05

居家防疫每6人有1人久坐超過12小時 別讓久坐提高憂鬱焦慮、心血管疾病

防疫宅在家,小心久坐影響身心健康!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防疫措施提升為三級警戒後,排除睡眠時間,有56.9%民眾平均每日坐著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與2020年4月疫情期間的調查結果相較,比例增加近兩成;受訪者情緒以「擔心」佔最多,其次為「平靜」、焦慮和緊張。
2021-06-15

適度壓力會讓表現更好嗎?想解決問題,6個辦法幫助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承受些許壓力可以使人們表現得更好」的觀念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一項發表於《大腦皮質期刊》的研究指出,即使是輕微的壓力也可能傷害許多人的執行功能,例如: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工作記憶和問題解決等心智技能。
2021-05-27

親如家人的寵物過世,如何走出悲傷?安慰毛小孩主人可以這樣說

以往寵物過世被歸類為「不被承認的悲傷」,毛小孩過世,如何安慰失落悲傷的心情?心理師認為,其實仍然必須有適當疏導,才能解開人們心中的鬱結。如何陪伴飼主度過悲傷?什麼話不能說?
2021-05-26

媽媽下班也要休息!2個妙招讓老公、孩子主動幫忙做家事

想感謝太太或媽媽,你準備送什麼禮物?做家事也是個不錯的禮物選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雙薪家庭的女性在家工作卻仍然承擔了多數家務責任,影響情緒的狀況更加明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女性可主動向另一半表達劃分家務的期待,並用漸進式鼓勵法,更能有效分擔家務重擔,又不失家庭和樂。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