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感染",共有87筆資料

防疫新生活運動也別忘了紓壓!當心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會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在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及全民的團結努力下,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平穩,為了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推動新生活運動。提醒民眾,千萬別忘了紓壓的重要性!因為壓力、孤單和睡眠不足都會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若此時正好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下,受感染的機率就會提高,這是2020年3月刊登於《神經科學新聞》的研究所指出。
2020-05-25

每天吃15種以上食物,顧好免疫力、銀髮族防失智!

2016年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指出,均衡飲食是增強免疫力,並降低感染風險最務實的方式之一。
2020-04-09

新冠肺炎最多無症狀感染,鼻過敏等危險群6招避免肺炎重症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已經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提高到3.4%,但民眾也不必太過恐慌,即便目前仍未有明確有效、普及的藥物可治療,但我們仍可以透過改善自癒力來抗疫。目前有些觀察指出,像吸菸者、年齡大的男性較容易轉成肺炎重症或死亡,據說可能與這些人肺部的ACE2受體較多有關。但其實,胸腔科醫師就指出,如果能從口、鼻開始就加強屏障的能力,避免病毒進入肺部,只讓它停留在上呼吸道,那麼其症狀就只是類似感冒而已,而有些人甚至連症狀都沒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呼籲,我們可以盡力做到「最多帶原,不要肺炎!」
2020-03-05

預防新冠肺炎「社區感染」,這10種人快加強呼吸道防禦力,避免肺炎重症

新冠病毒的「無症狀帶原」、「忽陰忽陽」等異象,讓它難捉摸,也讓大眾對於新冠肺炎更感不安。台灣已進入社區傳播感染的階段,不少民眾跟SARS時期一樣,開始瘋狂尋找各種可增加免疫力的方法。現在不妨「直接強化上呼吸道的天然防禦機制」,讓新冠病毒只引起輕症,減少病毒轉戰肺部而演變成肺炎重症的機率。
2020-03-04

2020新冠肺炎口罩購買、旅遊警示、機場返家規定,一次搞懂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您是否對它仍有疑惑,疫情爆發至今,台灣實施了哪些防疫措施?「新冠肺炎」「流感」、和「一般感冒」,如何分辨與防範? 有哪些治療的進展?哪些國家是疫區,最好避免前往?若從中港澳、南韓、義大利及伊朗等地返國,要遵守哪些規定?本篇整理關於新冠肺炎的新訊息,讓您更了解如何應對。​(報導更新:2020/3/5)。
2020-03-04

電子煙霧含有高濃度有害金屬

美國加州大學針對油罐式電子煙霧檢測金屬含量,從19種篩檢金屬中測出16種,證實這類電子煙在高電壓功率運行下,所產出煙霧含有高濃度金屬,部分有害金屬並非存於煙油,而是來自霧化器本身的金屬和塑膠配件,
2020-03-01

起床就排隊買口罩和消毒液?3招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焦慮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總計全球已有三萬多例確診,超過六百人死亡,其中包括最早公開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醫師。不少民眾擔心SARS悲劇重演,不只搶購口罩,連宣稱有殺菌效果的漂白水、酒精和乾洗手液都銷售一空。儘管疾管署緊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天天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狀況,並採行口罩實名制,透過Line官方帳號「疾管家」等方式安撫民心,還是有許多民眾擔心被感染、買不到口罩,而感到焦慮無助,有些長輩甚至把自己關在家裡、足不出戶,究竟該如何檢視自己是否「過度焦慮」?又該如何緩解其伴隨而來的負面情緒呢?
2020-02-07

頻尿是膀胱無力,還是膀胱炎

「半夜總要起身上3、4次廁所,真傷腦筋」、「出去和客戶談業務,怕跑洗手間,一整天都不敢喝水」……據統計,全台約175萬女性飽受頻尿之苦,究竟什麼原因造成頻尿?如何才能根治?
2020-01-26

出國感染新冠肺炎或旅遊受傷就醫,怎麼申請「健保補助」與「旅平險」理賠

新冠肺炎打亂不少人的出國旅遊規劃,假如不得不出國,卻不幸在國外感染疾病或發生意外,而緊急在當地接受急救或住院醫療,回國後,該怎麼申請健保補助?向保險公司購買的「旅平險」,又該如何準備,才能順利獲得理賠?(報導更新:2020/2/20)
2020-01-21

眼睛紅又癢,是過敏性結膜炎,還是感染性角膜炎?

每到秋冬換季之際,東北季風及冷氣團就會把中國大陸的空氣汙染物帶來台灣,使空氣品質變差!門診統計,入秋以來,因過敏性結膜炎而就醫的患者已暴增三成!提醒機車族和有過敏體質的民眾,若眼睛癢,可冰敷或點人工淚液舒緩,千萬不要揉眼睛,以免引發結膜炎!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