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照護",共有97筆資料

安慰照顧者,千萬別說這些話!

研究指出,家庭照顧者平均每星期會有20.5小時在照護病人,其中有20%甚至超過40小時。周而復始的照護壓力,容易導致負面情緒不斷累積。統計顯示,54%的家庭照顧者都有自我壓力調適困難,且年齡超過55歲的照顧者,有80%呈現憂鬱症狀……
2018-11-01

善用「長照四包錢」,家庭經濟不垮台

長照2.0自2018年起提供「長照四包錢」,分別為「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大項給付服務。民眾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或出院前向醫院洽詢「銜接長照2.0出院準備服務」,就有專人到府依失能程度(一至八級)或城鄉距離,評估補助額度。本文列舉兩個案例,教民眾如何利用「長照四包錢」,減輕家裡的經濟重擔!
2018-11-01

家人失能,長期照護方案怎麼選?

老人家一旦住院失能,出院後必定會衍生出一連串的照顧、復健需求,「出院」因此成為家屬最無助的時刻,究竟政府推出的長照2.0計畫,要怎麼申請?能拿到多少補助資源?本文針對四種常見情境,請專家透過案例來分析,協助你找到最適合的照護方案!
2018-11-01

出院後銜接長照服務,更能掌握黃金期復能!

出院後1~3個月是失能者的「黃金復能期」,你知道2017年底,衛福部已開通「1966長照服務專線」嗎?需要的民眾可透過市話或手機撥打,會有專員到府評估、提供長照服務。事實上,為了因應高齡社會來襲,許多單位都可以為客戶量身設計,提供完整的照護計畫,讓病患返家時 得到無縫接軌的長照服務……
2018-11-01

家有遲緩兒的父母注意!幫助孩子學習的5個照顧建議

偉泓四十多歲老來得子,對剛出世的女兒疼愛有加,但太太最近卻發現女兒狀況不太對,已經一歲半了還不會走路。儘管偉泓認為「大隻雞慢啼」,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變好,但還是拗不過太太,帶女兒去檢查,結果被醫師評估有「發展遲緩」……
2018-10-19

好友生病了,這樣陪伴、安慰更窩心

當親友或同事生病時,該如何表達關懷,才不會讓對方感到有壓力?其實,關心對方不一定只能說鼓勵的話,只要「身體力行」,讓當事人知道自己始終在旁陪伴,就能讓對方感到很窩心!但具體到底該怎麼做?
2018-10-01

當意外影響容貌,4技巧助患者走出情緒關卡

八仙塵爆、癌症、截肢、中風、失明……這些嚴重的意外或傷病,常造成當事人的容貌、生活功能缺損。憂鬱、無力的情緒不僅困擾當事人,還會蔓延到整個家庭。究竟當親友發生不可逆的重大傷病時,該如何陪伴他走出情緒泥淖?
2018-10-01

正向看待老化,有助於老年人因應壓力

根據一項2016年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對於老化抱持正向態度,讓老年人面對壓力情境時較有彈性。
2018-09-12

老後生活,如何過得幸福健康?

你知道嗎?研究發現,懂得禪修或冥想靜坐的法師和修女,海馬迴記憶功能特別強,比較不容易失智。想要幸福終老,光是身體健康是不夠的,心理健康、精神愉快更是活躍老年的關鍵,而且不要等開心的事找上門,而是要主動尋找開心的事……
2018-08-31

原來老後這麼弱,5大難題要先了解

「下流老人」是這幾年從日本流行過來的新名詞,源於日本社會工作者藤田孝典寫的暢銷書,這本書的副標是「即使月薪五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藤田孝典常在第一線參與窮人援助工作,他在書中提到,「來求助的老人都異口同聲的說:『完全沒想到自己會陷入這種狀況』」 究竟老後有哪些困難?哪些想不到的狀況,會讓原本有錢的人,老後沒錢?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