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糖",共有340筆資料

用零食獎勵,小心孩子長不高、學習力下降!

許多家長與老師會以提供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高油糖鹽食品等不夠健康的食物,給孩子當成是獎勵或者是解決孩子情緒的手段。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許多師長誤以為不夠健康的食品,壞處只有增加蛀牙、發胖的機率,但其實還容易造成長不高、增加過動、提升未來罹患慢性病的風險、甚至容易成癮,此外還會影響孩子學習力及行為動機!
2019-12-30

米飯減半、雞腿去皮、再加運動,五個月狠甩21.8公斤!

根據統計,80%的第二型糖尿病友都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當糖尿病友身體質量指數(BMI)>27以上,就稱為「糖胖症」。研究指出,體重減少5~7%,就可以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血糖穩定性,甚至有機會可以不靠降血糖藥物,就達到改善糖胖症的目標。像是今年27歲的蕭先生,靠著飲食控制和運動,沒有動手術,就在短短五個月的時間,甩肉21.8公斤,體重從117公斤減至95.4公斤,成功穩定血糖、挽回自信。
2019-12-30

《冰雪奇緣2》艾莎真人版!每到冬天就手腳冰冷,是「冷凝球蛋白血症」嗎?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熱映中,不少大人小孩都被具有冰雪魔力的艾莎吸引,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也有一群像艾莎一樣的人存在!只要天氣變冷,四肢就會僵硬、冰冷,外觀看起來就像凍傷一樣,醫學上稱為「冷凝球蛋白血症」。這類患者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在低溫時會在血管凝結,就像水管結霜一樣;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引發小中風。
2019-12-26

緩解憂鬱,從改吃這些食物開始!

邁入2019年的尾聲,加上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尾牙、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一份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
2019-12-20

「微甜」不等於「微糖」,別被誤導愈喝愈胖!

董氏基金會2019年初調查發現,許多市售產品包裝上會標示「微甜」、「低甜度」等字樣,但其所含糖量卻可能比想像中來得高,幾乎都超過政府規範中「微糖」、「低糖」的標準!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規範,產品如果在包裝上標示「微糖」、「低糖」時,固態和半固體產品每100克含糖量應小於5克、飲品每100毫升含糖量應小於2.5克。
2019-11-12

感冒併發肺炎易讓老人致死,無流感疫苗的空窗期如何自保?

入秋後天氣瞬間轉涼,預告流感高峰期即將到來!今年65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患最快要到11月15日之後,才能陸續接種流感疫苗,面對難以預測的流感疫情以及可能的併發重症,民眾該如何自保?研究發現,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近1成肺炎、7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機率。呼籲65歲以上、高風險慢性病患,在流感、肺炎高峰期來臨之前,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來預防肺炎重症,等流感疫苗正式開打後,再接種流感疫苗,積極預防遠離感染威脅。
2019-10-04

23歲就有牙周病!認識青年型牙周病常見的4個特性

牙齒鬆動可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台北一名23歲女大生因為牙齦反覆腫痛,刷牙流血而就醫,照X光片發現年紀輕輕就有多處牙齒周圍的槽骨流失及損壞,經醫師診斷為侵襲性牙周病(又稱青年型牙周病)。牙醫師警告,比起慢性牙周病,青年型牙周病破壞力強大,如果不及早治療,可能讓牙齒提早鬆動掉光光。
2019-10-02

不只海鮮,啤酒和含糖飲料才是痛風製造機!

不只海鮮,啤酒和含糖飲料一起喝,也會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今年56歲的許先生本身有痛風病史,日前一連參加多場中秋節烤肉活動,雖然他對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保持禁口,但仍狂喝含糖果汁、啤酒助興,以為「可以補充纖維素,並降低痛風風險」,不料中秋節過後,痛風還是發作,就診後經醫師解說才恍然大悟:「原來含糖飲料與啤酒會延緩尿酸代謝,根本就是痛風製造機」!
2019-09-26

代謝症候群這樣運動,安心減腰圍及降三高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運動猝死的意外時有所聞!其中,肥胖或三高患者較易過度運動後,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悲劇。究竟三高或代謝症候群的患者,該做哪些運動?運動前量血壓和血糖,測得的數值分別代表什麼?有助於判斷適合的運動等級嗎?
2019-09-03

拒絕成為中風候選人!5指標檢測是否有「代謝症候群」

所謂「代謝症候群」,指的是未達疾病標準的病前狀態,目前已知代謝症候群、三高是中風、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不想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不妨透過五大檢測指標,在出現代謝症候群徵兆時,就提高警覺,透過減肥、運動、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來調整,就能降低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