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糖",共有340筆資料

想減肥,3招減少含糖飲料更快瘦身

根據國健署2013~2016年「臺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在19~44歲成人當中,有近8成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進一步調查每週都會喝含糖飲料者後,更發現其每週平均喝糖飲的次數將近7次。許多人習慣口渴就喝含糖飲料,甚至有喝飲料等於喝水、喝珍珠奶茶等加料糖飲取代正餐等錯誤觀念;飲料中的高糖分、色素和香料,容易導致肥胖,並增加新陳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胰臟癌等慢性病的罹患機率。
2018-09-05

「西西里檸檬咖啡」助減肥?哪些人不能喝?

在台灣,最常見的咖啡無非是美式、加入牛奶的拿鐵,或是加了糖漿的榛果拿鐵、摩卡,但在歐洲,近幾年則吹起一股西西里咖啡減肥的風潮,臺灣兩大超商也在今年夏天搶搭順風車,不約而同推出西西里冰咖啡。清爽的檸檬搭配香氣四溢的黑咖啡,酸中帶苦的特殊風味,吸引不少上班族嘗鮮,但西西里咖啡真的可以減肥嗎?
2018-08-13

手搖杯標示不清,加了「珍珠」熱量更低?

不論季節,街頭上手搖飲料店外人龍總是不斷。而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民眾開始關注手搖杯的含糖量及熱量。其實,早在2015年7月食藥署就已實施「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規定連鎖業者須註明飲料的全糖添加量與熱量,如今3年過去了,手搖飲料店是不是真的有如實標示呢?標示又有哪些漏洞呢?
2018-07-23

一杯「珍奶」等於2.5碗白飯,選黑糖口味的比較好嗎?

創立不到1年的知名手搖連鎖店「老虎堂」,以主打「手炒黑糖珍珠」招牌,在短短幾個月內便成功掀起排隊風潮,沒想到卻在七月初(7月3日)爆出廣告不實,實際上其所使用的黑糖糖漿,並非手工製作,而是含有焦糖色素成分的濃縮糖漿。撇開人工色素的健康隱憂,營養師提醒,雖然和果糖相比,黑糖所含的礦物質和營養成份較高,但其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不必為了一點礦物質及營養而喝過多含黑糖的飲料。創立不到1年的知名手搖連鎖店「老虎堂」,以主打「手炒黑糖珍珠」招牌,在短短幾個月內成功掀起排隊風潮,沒想到卻在七月初(7月3日)爆出廣告不實,實際上其所使用的黑糖糖漿,並非手工製作,而是含有焦糖色素成分的濃縮糖漿。撇開人工色素的健康隱憂,營養師提醒,雖然和果糖相比,黑糖所含的礦物質和營養成份較高,但其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不必為了一點礦物質及營養而喝過多含黑糖的飲料。
2018-07-12

威脅你我的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同時也是最容易威脅國人健康的心臟病。究竟造成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台灣近40年來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遞嬗,醫藥技術的發達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西化,台灣地區居民的平均壽命已媲美歐美先進國家。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的總死亡率近40年來明顯下降,然而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死亡率卻明顯增加。腦血管及心臟疾病近30年來一直名列十大死因前茅,更是老人最主要的病因與死因。台灣自1993年9月成為聯合國所謂的老人國之一,老化的人口結構,勢必使動脈硬化性疾病成為未來疾病與公共衛生工作的主流。
2018-07-10

有慢性病的銀髮族,可以做哪些運動?

能持續運動是很好的習慣,尤其對熟齡族、慢性病患等特殊族群,運動更有助於健康,然而,這些人靈活度不比一般人,運動時須特別小心,要視自身的體能狀況而定。另外,運動的強度也因生理情況和外在環境而異,最好透過專業的檢測、或逐量增加以瞭解體能極限。
2018-06-25

老人常見的3種慢性病,該如何避免藥物副作用?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的退化和免疫力的下降,讓銀髮族在疾病與用藥上,比青壯年人複雜得多,統計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患有2種疾病,每日使用4種藥物。其中,又以糖尿病、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佔最多數!當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該如何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服用藥物時,又該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8-06-25

早上起床眼前霧濛濛看不清,是「視神經」中風嗎?

當早上起床,視力突然一片模糊,也許不是你沒睡醒、眼花,也不是年紀大老花眼,有可能是「視神經中風」!專家提醒,視神經中風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有在發病短短2週是治療黃金期,有機會挽回一些視力。否則,錯過黃金治療期,就有可能永久失明!
2018-06-22

補鈣怎麼吃才好?

許多家長都期盼孩子能「高人一等」,董氏基金會2017年調查全臺家有國小學童的家長,發現42%的家長讓孩子吃保健品的目的是為了補充鈣質、幫助長高。
2018-06-06

步入中年後,怎麼選對營養補充品?

藥局裡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用途各不同,究竟步入中年後,該不該補充保健食品?專家指出,營養補充品是為了「補不足」,而不是為了治病,只要觀念正確,適當補充保健食品的確有益處,但該如何吃效用會更好?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