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糖",共有340筆資料

幫助孩子吃出健康的一生

營養的攝取和孩子的生長息息相關,從小接收的飲食觀念更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健康。身為兩個分別是5歲和2歲幼兒的母親,我也和所有的媽媽一樣,當孩子食慾不振時又擔心又難過、當孩子挑食時又生氣又無奈。由於自己從事營養生化的基礎研究,深深了解孩子的飲食內容不但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從小被灌輸的飲食觀念更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健康,所以從來就不敢放鬆對一雙兒女正確營養觀念的教育。
2010-03-28

糖尿病病因探秘

了解糖尿病發生的原因,才能找到預防糖尿病之道。 如何診斷糖尿病? 糖尿病的診斷是靠血糖(抽血後的血糖值)來做為一個診斷標準。 ■ 第一,一般病人空腹時每100㏄的血漿中葡萄糖濃度大於126毫克,即會被診斷為糖尿病。 ■ 第二,在醫院喝下75克葡萄糖水,進行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兩小時後,每100㏄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200毫克時,也可診斷為糖尿病。
2010-02-28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孕育老者安之的美麗境界

投身糖尿病研究20多年,當代糖尿病權威戴東原,以寬和、親切的態度,深深贏得病友們的情誼。除了留心糖尿病未來的發展,他也關注「老人養護」與醫學間的緊密關聯,擘畫讓所有老年人「照其意志、安養天年」的美麗境界。目前糖尿病在台灣已是文明病排行榜上的疾病之一,但是反觀30年前,在生活水準還很拮据的情況下,糖尿病不算是國人熟悉,甚至重視的問題,而當代研究糖尿病大老級的教授、現任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卻在30多年前就決定專研這個疾病,他說:「這一切都是機緣巧合。」
2004-11-12

孩子過胖,只有你不知道?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每100位5~17歲的孩童,就有10位體重超重,其中2~3位已達肥胖。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也提出警告,公元2000年後出生者,若不能控制飲食,養成多動的習慣,到了中老年每3人就有1位是糖尿病患者。
2004-06-21

「少油」不如「選對油、用好油」

「少油、少鹽、少糖」已成為最簡單的健康飲食代名詞。少鹽、少糖沒有爭議,但「少油」的觀念,目前醫界及學術界尚無定論,不應成為通則,且一般民眾對「少油」的解讀似乎有出入。
2003-10-25

植牙前後做好這些事,避免失敗

根據統計,植牙是牙科最常見的醫療糾紛項目, 常見的植牙糾紛包括:植牙效果不如預期、收費問題、溝通不良。不想白花冤枉錢或之後花時間跑法院,該如何避免植牙失敗?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這帖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藥方,經初步研究發現對老人痴呆、糖尿病、骨質疏鬆、氣喘等疾病具有療效,但醫師也提醒民眾,六味地黃丸只適合「腎陰虛型」的患者,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以六味地黃丸為治療用藥。原本用於補腎的傳統中藥「六味地黃丸」,近年來療效備受矚目。根據中醫學者的研究發現,它不僅具有延緩正常老化及治療早發性癡呆的效果,對於降低血糖也有相當功效!日前在一項座談會中,專家也提出六味地黃丸用在骨質疏鬆症及氣喘病童嘛ㄟ通,一時之間,使得「六味地黃丸」更是聲名大噪,甚至有人稱其為「國人的保健丸」。究竟這帖位居中國十大名方之一的六味地黃丸,真的有如靈丹妙藥般的神奇?國人是否可將它當成中藥維他命?民眾又該如何選購、服用呢?諸如此類的疑問,相信是普羅大眾極想得知的解答。

神啊!請給我不發胖的糖

常去超級市場或是量販店購物的人,應該都會發現賣場內有不少食品,像是奶粉、牛奶等內含物的包裝標示上,都註明添加了「寡醣」,雖然民眾對這兩個字並不覺得陌生,但對於寡醣是什麼?對人體有什麼功效?仍是一知半解,不太清楚寡醣與我們常吃的食用糖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整體來說,醣類的種類很多元,依據分子組成的多寡,可區分為單醣、雙糖、多醣、寡醣。其中,常見的單醣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醣則有麥芽糖、乳糖,另外,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蔗糖,也屬於雙醣的一種。

潤肺顧氣管吃什麼好?

膨大海、羅漢果、枇杷膏、喉糖,市面上流行的護喉養肺食品,真能保護呼吸道,滋養肺部?

眼前出現閃光或飛蚊,當心視網膜剝離變失明

視網膜剝離不只易出現在高度近視者身上,眼睛遭受外傷、玻璃體退化的長者、第一型糖尿病患,也是候選人。由於視網膜剝離不會痛,外觀也看不出來,怎麼做才能提早發現、及早挽救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