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糖",共有340筆資料

喝全脂乳品易升高膽固醇?其實糖飲、炸物影響更大

坊間流傳「喝全脂乳品易讓膽固醇上升?」,其實血膽固醇並非單一食物就能影響,鈣質攝取對學童的成長發育相當重要,不該因噎廢食不喝乳品,反而更應注意炸物、高油食物、含糖飲料等,對孩子的健康影響更大!
2020-06-16

電子煙菸已入侵校園,如何避免孩子接觸

國健署2018年調查顯示,臺灣至少有3.8萬名國、高中生使用電子煙,電子煙甚至入侵小學,被孩子們稱為「香味棒棒糖」。這些口味獨特的電子煙或加熱菸,不會有菸臭味,青少年以為沒有尼古丁或不會上癮,失去戒心,師長也不易察覺。事實上,政府抽樣檢測的電子煙油,8成以上含有尼古丁。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比起未使用過的人,之後有2倍以上的風險,會嘗試傳統菸品,未來也更可能染上毒癮和酒癮……
2020-06-15

不再戒菸失敗!戒菸就贏比賽、戒菸門診、中醫針灸幫你擊退菸癮

尼古丁具高度成癮性,不少戒菸者抱持「已戒菸一段時間,偶爾吸一根菸無妨」的心態,又染上菸癮,歷經幾次戒菸失敗後,才了解「菸隨時可以吸,但並非想停止就能停。」究竟要如何成功戒菸?已經吸引22萬名癮君子投入戒菸的「戒菸就贏比賽」該怎麼報名?健保補助的戒菸門診、尼古丁貼片、中醫的耳針或針灸治療,能幫上什麼?且看中西醫的解析!
2020-04-29

禁用反式脂肪就可放心吃? 小心飽和脂肪破表

臺灣從2018年起已禁止食品中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大幅降低消費者接觸人工反式脂肪機會,但仍不能放心大吃,否則可能過量攝取飽和脂肪,造成高膽固醇和心血管負擔!當食品禁用不完全氫化油後,可能改用動物油脂、完全氫化植物油,或是透過交酯化、冷凍捏和等加工技術;雖然減少了反式脂肪,但仍含心血管殺手──飽和脂肪。
2020-04-23

治療足底筋膜炎,電療、骨震波、增生療法哪個適合我?

足底筋膜炎初期可選擇拉筋、熱敷、電療等保守型治療,若恢復效果不佳,或希望快速見效,可採積極型療法,包括侵入式的注射葡萄糖液、血小板增生治療,或非侵入式的骨震波;手術則是終極手段,通常在極度疼痛又伴隨有骨刺困擾時,才考慮進行。不論選擇哪種治療,醫師強調,一定要讓足部充分休息。
2020-04-09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哪些人是高危險群?如何確診?

會讓女性變胖、長痘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很常見的體質病,你知道會造成什麼危險嗎?誰又是高危險群?假如月經一直不來,經期也常不規律,就該盡快到婦產科檢查……
2020-03-17

寶寶喝豆漿會腹瀉,還會讓男童發育女性化?黃豆製品可以當副食品嗎?

寶寶滿四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豆漿香甜可口,還有豐富營養成分,受到許多家長的愛戴,不過,有說法稱,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製劑、植物性雌激素等物質,容易導致寶寶腹瀉,還會讓男童發育偏向女性化,讓不少家長聞之色變。到底嬰幼兒可不可以喝豆漿?
2020-02-19

肩腰膝痛復健好不了,打葡萄糖水、PRP更快好?

有些人拉傷扭傷後,每周固定去復健科做物理治療,但治療後沒多久,酸痛又來報到,十分困擾。屬於自費項目的「增生治療」能修復難以癒合的軟組織,是目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韌帶、軟骨、肌腱、筋膜等受傷的新工具,到底葡萄糖增生注射和PRP(血小板增生療法),怎麼打才有效?
2020-02-12

鳳梨酥、牛軋糖、春捲......享用年節零食,小心飽和脂肪破表!

年關將近,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消費者採買年貨、春節聚餐要注意,雖然台灣從107年起已禁止食品中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大幅降低消費者接觸人工反式脂肪的機會,但千萬不能放心大吃,否則可能過量攝取飽和脂肪,造成高膽固醇和心血管負擔!
2020-01-20

喝桂圓紅棗茶助眠、枸杞菊花茶護眼,體質不適合容易有這些問題!

入冬後,民眾喜歡沖泡桂圓紅棗茶、枸杞菊花茶及玫瑰花茶等熱飲,增添暖意,由於這類藥材價格平實,也常將其送給親友,期望達到養生的功效。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