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網路",共有98筆資料

高雄少女失蹤案省思:網絡誘騙花招多,3招教孩子辨識

高雄14歲劉姓少女北上和網友會面後失聯,經歷三天終於在新竹找到!嫌犯有兩起妨礙性自主前科,都是以應徵名義行誘拐之實,然後下藥拍裸照再性侵……令不少父母擔心,類似的略誘、拐騙情節會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該如何機會教育,才能教會孩子辨識網路交友的誘騙信號?
2020-09-03

網路提供的治療,可幫助年輕人解決擔憂和多慮

根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顯示,透過網路提供的治療方案,被證實能預防年輕人的焦慮和憂鬱,英國政府預備將其列入國民保健署(NHS)和全球其他心理衛生服務中。
2020-08-31

網路霸凌成新世代夢魘,4關鍵讓其更具傷害性

2019年底至今,世界各國籠罩在不確定來源、不知何時會結束、短短幾個月已帶走近70萬人生命的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但除此之外,有個看不見的「疫情」也持續傳播中,尤其影響青少年甚鉅。這個無所不在、看不見、也不知道如何有效防治的「疫情」,就是「網路霸凌」!
2020-08-31

三浦春馬自殺帶來的警訊:隱藏在微笑背後的哀傷,你周圍有「假面憂鬱」的親友嗎?

日本當紅男星三浦春馬上週六(7月18日)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得年30歲。據日媒報導,三浦春馬自殺前沒有任何預兆,不僅在事發前三天,曾在IG貼出新戲《錢的盡頭是愛情的開始》宣傳照,提醒大家9月記得收看,甚至到了17日早晨都還照常到劇組拍攝,直到17日晚間才開始失聯,因此消息曝光後,許多圈內好友和粉絲都難以接受。然而,像這種「看起來很開朗,卻想不開」的憂鬱症患者並不在少數,從去年底開始,歐美各國便在社群媒體上發起「#faceofdepression」活動,呼籲大家別忽略了身邊「假面憂鬱」(又稱「微笑憂鬱」)的朋友!
2020-07-22

便祕大解密!破解10大網路常見偏方,讓排便更順暢

30歲的小愛在一家公司擔任行銷設計師,一進辦公室就黏在座位上離不開,天天都要滿足老闆和客戶的需求,壓力大就算了,運動量也很少,偶爾午餐就跑去便利商店隨便吃一吃解決,她飽受便祕所苦,曾經一個禮拜只排便一次。高齡70歲的桂枝,因腸道老化,排便不順暢,發現大便又黏又硬。小愛和桂枝面臨便祕的困擾,都想方設法多喝水、吃蔬菜水果,他們都曾聽說早上空腹喝一杯鹽水,可以治療便祕,但嘗試過,覺得沒有效果……。
2020-06-09

網路霸凌會加劇精神疾患的憂鬱和創傷症候群症狀

根據一項發表於《臨床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網路霸凌會加劇有精神疾患青少年的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
2020-03-16

憂鬱少年不到兩成會求助,升級版「憂鬱檢測APP」提供醫療、諮商、支持等求助資源!

3C時代,智慧型手機普及,上網已成為大家每天不可或缺的消遣活動。董氏基金會公布最新調查,發現超過一成八的青少年每日上網總時數達「六小時以上」、42.7%的受訪者平均每隔30分鐘就想上網,且隨著上網時間增加,憂鬱情緒也呈現正相關,而且心情不好時,僅不到兩成青少年會「主動求助」。為了能揪出潛在的憂鬱症患者,董氏基金會推出升級版的「憂鬱檢測APP」,並整合所在位置周邊,包含醫療、諮商、支持等不同類型的心理健康資源,供有需要的民眾選擇。
2019-12-04

網路成癮不是年輕人才有,該如何降低家中長輩對手機的依賴?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電玩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圍,使得網路成癮問題備受關注,但長期關注兒童身心問題的精神科醫師吳佑佑認為,除非是從不使用網路的「數位難民」,網路過度使用已非單獨發生在年輕一代,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數位移民」也有明顯的問題,但成癮還須加上社會功能受到影響才能被視為疾病。 ​
2019-11-29

電競選手陸瑤》用打電動實現夢想,電競選手也是運動員!

電競產業近年蓬勃發展,也吸引無數對遊戲熱愛的青年投入其中,今年《英雄聯盟》LPL聯賽春季賽冠軍可獲得人民幣150萬元的獎金(約650萬台幣),而台港澳賽區的LMS聯賽冠軍也有150萬新台幣的獎勵。就連手機遊戲的《傳說對決》,今年AWC世界大賽的冠軍獎金也高達20萬美元。打電動養活不了自己,似乎早已成為過去式。
2019-11-25

家有網路遊戲成癮者,怎麼勸才有效?

網路遊戲成癮已被WHO納入精神疾病的範圍,這對於家中有沉迷網路遊戲的人來說,或許會引起些許不安。其實,沉迷者的心中往往存在一堵難以跨越的高牆,牆內是他們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負面情緒;然而,最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走出來、勇敢迎向現實世界。身為旁人,若想伸出援手,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與智慧!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