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肥胖",共有118筆資料

全球兒童與青少年肥胖人數,40年增長10倍!歐盟中學全面禁售含糖飲料

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研究預估,至2025年,全球肥胖人口將達到27億人,全球每年花費在肥胖導致的疾病之醫療成本將達到1.2兆美元,約台幣36.77兆。
2017-10-31

不會和主管應對溝通、新鮮人壓力大?研究:工作壓力比肥胖更易生病

一批批職場新鮮人畢業季後陸續投入職場,面對試用或是適應新環境的前幾個月,情緒難免起起伏伏,有些人試用期滿,順利取得職場門票,有些人卻還在摸索、習慣新環境。根據勞動部發布的「2016新鮮人職場適應狀況大調查」發現,「工作壓力大」、「與主管應對溝通」是新鮮人最難適應的事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於2015年指出,長期處於工作壓力狀態,比低活動度與肥胖更容易增加疾病風險。
2017-10-02

想瘦10公斤以上,可能嗎?該如何擺脫肥胖人生?

減肥,是不少女人的願望,尤其一直瘦不下來的人。近日,藝人小甜甜瘦身有成,剷油33公斤,讓豐腴的小胖妹們羨慕不已,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人不斷嘗試減肥,都未能成功。對於想擺脫肥胖人生、減肥10公斤以上的人,常幫助減肥的醫師有什麼建議?
2017-09-22

掌握4個飲食技巧,瘦身減重更加分

瘦身是許多人一直追著跑的目標!年紀越大代謝越不好,脂肪更容易堆積,瘦身就要更賣力!特別是在夏天,換上短袖短褲後,冬天養出的小腹婆、馬鞍肉原形畢露,照照鏡子後,只能叫自己少吃一點再多動一點!網傳瘦身計畫百百款,小心用錯方法,不但沒瘦反而復胖、健康亮紅燈。想要身材更苗條一點,從飲食方面你該如何著手?
2017-08-18

小時體重過重,長大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孩童年幼時肥胖,恐對身心帶來影響,根據一篇2017年5月刊載於「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的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特別是小時候就出現的肥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
2017-08-14

乳癌年輕化,因為吃過油?

隨著經濟的富裕、社會的開放,愈來愈多女性在意胸前是否偉大,在書局也會看到琳瑯滿目的豐胸小秘笈與各種健胸運動書籍,而且總被擺在醒目的地方,吸引女性的目光。然而,我們除了注意吃什麼可以增加胸圍外,是否曾關心怎麼吃才能維持乳房健康,以預防乳癌呢?
2017-07-11

小孩偏食怎麼辦?

孩子的飲食生活,在斷奶期後會越來越複雜。由於幼兒期是建立良好成年人飲食生活與文化的關鍵期,因此自3歲起,我們應該開始建立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且養成用餐的禮儀。以言教不如身教的態度,與顯而易懂的方式告訴孩子均衡的飲食型態。教導方式盡量避免禁止或責罵,讓他們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
2017-07-04

台灣青少女生育率高於日韓!學校的健康教育教什麼?

社會快速變遷、家庭型態轉變,使得愈來愈多學童健康亮起紅燈,不僅染上菸癮、愛滋病,甚至不愛惜身體,企圖了結生命,面對日益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校園健康教育該怎麼做才能讓下一代從小打好基礎,學會照顧自己?科技日新月異,學生生活型態與健康問題也出現複雜的變化。為了瞭解當前學生健康隱憂與原因,以及學校推動健康教育遇到的難題,《大家健康》走訪相關專業人員,期盼透過學者專業知識與實務工作者的經驗,成為學校健康教育的借鏡。
2017-07-04

另一半不舉怎麼辦?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前,得先搞懂這些事

俗話常用「30如狼,40如虎。」來形容中年女性對性的需求,不過,對比同年齡層的男性卻恰恰相反。根據統計,40歲以上男性約半數有程度不一的勃起功能障礙,一旦小弟弟出現不舉,輕者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重者恐怕是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阻塞導致陰莖無法充血。但可別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有勃起功能障礙,診間不乏有20多歲的案例。泌尿科醫師提醒,年輕人不舉多半是因不良生活習慣造成,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甚至是肥胖患者,不得不慎!
2017-06-29

妊娠紋、肥胖紋、生長紋,如何預防?

不少名模、女星過度瘦身,卻造成無法復原的「生長紋」,包括史卡莉喬韓森、凱特貝金塞,都被拍到胸前遍布紋路的照片……很多人以為妊娠紋是孕婦的專利,然而,迅速發胖、變瘦或長高,都可能在皮膚上留下無法抹滅的「擴張紋」!「媽咪,我的腰怎麼長這種怪怪的紋路,而且好癢喔!」國二的翔翔剛洗好澡就大聲嚷嚷,媽媽一看也覺得奇怪,「怎麼跟我懷孕時長得妊娠紋這麼像?」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