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腎",共有158筆資料

當心累成「慢性疲勞症候群」

如果你持續6個月以上全身充滿無力感,無論如何休息還是無法改善、也查不出病因, 那「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找上你了。 常在門診時,聽到病人抱怨:「整天覺得無精打采,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而且愈睡愈容易疲勞,對什麼事也提不起興趣……」,有些病人甚至會要求:「醫生,我最近常感到疲勞,是不是肝臟、腎臟有問題?可不可以幫我檢查肝功能、腎功能、甲狀腺……?」
2018-04-25

打破「自慰」與「射精」的性迷思

有人說,自慰過於頻繁會造成性無能,也有人說,精液的流失會有害身體健康,這是真的嗎?在門診曾經遇到一個案例,40來歲已婚的中年男性,娓娓訴說他對自慰、性交與射精的畏懼。故事要從他青春期說起,聽起來應該是第一次夢遺的經驗,對他來說卻像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受傷經驗。當他晨起發現內褲白色的精液後,即驚惶失措地找尋可能的解答,自己病了嗎? 當時,一些支離破碎的錯誤訊息,讓他在心中逐漸累積起「精液的流失有害身體健康」的想法與焦慮。接踵而至的青春期,在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影響下,他經歷了身心俱疲的痛楚,頻繁的遺精及嘗試自慰的射精,屢屢使他「望精興嘆」,在衝動與禁慾的兩難間痛苦掙扎卻無解,然而,身體耗弱的訊號卻伴隨著每一次射精而在其意識裡漸漸增加。
2018-04-25

中醫治肥大,滋腎、補腎為主

中藥搭配針灸治療,再輔以穴位按摩,保養攝護腺效果好。攝護腺肥大普遍發生於50歲以上的男性,台北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黃介良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攝護腺肥大屬於老化問題,而在治療辯證上,以「腎虛」病人居多,因此中醫師開藥方時,大都以滋腎、補腎為主。
2018-04-25

類風濕性關節炎置換人工關節安不安全?

何種情況下可以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它效能如何?可以使用多久?手術後,關節的功能能夠恢復多少?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經過30多年來不斷地研發改進,已有長足的進步,已成為骨科最普遍常見的手術之一。根據健保局的統計資料,目前台灣地區一年約有1萬例人工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手術,其中約4%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
2018-04-25

吃補肝丸、藥酒、維他命保肝?當心越補愈傷肝腎

別再做試藥的小白鼠,坊間隨手可得的成藥、補肝偏方,以及成分不明的藥酒、維他命,除增加肝臟負擔外,更是造成肝功能受損的主因。一項調查指出,國人最擔心的潛在疾病,以「肝功能不佳」居冠,其次為「高血壓」和「膽固醇過高」。要有好肝,最基本的保健之道是不熬夜、多休息、不抽菸、不喝酒、多吃蔬菜及控制飲食,但調查卻發現,有20%的民眾會尋求坊間各種偏方,12.4%的民眾會以健康食品來改善肝功能,顯示民眾捨近求遠,甚至本末倒置的情況十分普遍。
2018-04-18

重口味,小心肝腎多負擔

過去數十年來,食品加工業的進步,確實使現代人在選擇食品上更加方便與多樣化;而加工食品為了能夠保存較長的時間,並維持一定色澤,除以傳統的加熱方式殺菌外,食品中防腐、著色等添加劑就是「小兵立大功」的最佳化妝師。食品加工業的發達,似乎也造就現代人講究重口味的習性,飲食除了愈來愈趨向精緻化外,也想盡辦法添加不少含鈉離子的調味料,麻痺消費者品嘗食物原始風味的味蕾,而「細軟油酥」的質地更是被過度強調為「美食」的代名詞。
2018-04-11

洗腎病人飲食指南,健康菜單安心吃

洗腎的腎友在飲食上有不少限制,有些人過度節制飲食,導致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良,促使體內蛋白質分解,提高血中的尿素氮及鉀,反而增加腎臟負擔。究竟洗腎病友該怎麼吃才對?生菜沙拉能吃嗎?
2018-03-31

口臭除了牙周病,當心暗示這些身體疾病...

有口臭困擾的人,散發的氣味居然不盡然相同,可能是水果味、魚腥味,也可能是臭雞蛋味、酸臭味,儼然在逛一座小型市場,醫生便循著這些氣味,揪出病因!
2018-03-14

認識兒童尿蛋白與腎病症候群

腎臟病名列89年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八位,可是它卻不是成年人的專利,早在兒童時期就有跡可循,尿蛋白過高就是一個重要指標。依據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布的資料,民國89年腎臟病已名列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的第八位。此外,腎臟病惡化為尿毒症而需要長期透析治療(洗腎)者,近年來也急速增加,以85年度為例,已多達19675人需要洗腎,至今仍持續成長,而中央健康保險局的資料更進一步指出,在86年度的醫療處置給付中,透析治療排名第一,佔了110多億元,真可說是醫療衛生的重大負擔!
2018-03-13

糖尿病合併症的防治

糖尿病的可怕在於初期無明顯的症狀,以及合併症常伴隨而至,造成身體與生活沈重的負擔。現代醫學科技發達,只要作好血糖與血壓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合併症的發生。隨著物質文明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糖尿病,尤其是第2 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也快速增加,為能擁有優質的晚年生活,如何預防、診斷與治療已成為糖尿病防治非常重要的課題。由於糖尿病是無形殺手,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而疏忽了早期診斷,導致在初診斷為糖尿病的病患中,已有1/4的人罹患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因此要如何達到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實有加以檢討的必要。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