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避",共有217筆資料

50歲後爬山,怎麼避免上下坡吃力?

沒有經驗的爬山新手,多半上坡時氣喘吁吁,下坡時又擔心膝蓋承受過大壓力,走得戰戰兢兢;反觀爬山老手總是神態自若,以穩定的步伐向前邁進,到底,爬山更省力的技巧是什麼?假如想從郊山健走步道入門,又有哪些健行步道值得一試?
2018-08-31

樂齡族登山前必知的準備要訣

臺灣擁有不少秀麗山林,近年來登山風氣熱絡,尤其不少退休族和樂齡族更是把「登山」當做假日必備的休閒行程之一。患有三高的樂齡族,可以登山嗎?當體力不如年輕時,登山前又該注意什麼?
2018-08-01

年過50的樂齡族,怎麼運動才健康?

你常利用周末運動嗎?如果你是「周末運動員」,可要當心成為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尤其是年過50的樂齡族和銀髮族,生理功能下滑,更要注意!想避免運動傷害,「暖身」和「收操」是不二法門,但怎麼做才正確呢?
2018-08-01

「坐」得好可以訓練核心肌群,但怎樣才算是良好坐姿?

老一輩的人常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只是關乎禮節,還影響了身體健康!尤其坐著的時候,椎間盤壓力會增加,倘若坐姿不正確,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反之,良好的坐姿不僅可以減緩脊椎壓力,避免腰酸背痛,還可以訓練到深部核心肌肉。但究竟良好的坐姿該是什麼樣子呢?
2018-07-09

椎間盤突出、脊椎長骨刺,如何減緩疼痛?

前些日子有位朋友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彎腰做事就會有小腿疼痛現象,做了核磁共振掃描(MRI)後,發現是椎間盤突出。出現上述症狀時,醫師有時會解釋是椎間盤突出或是長骨刺,不論哪一種都有可能壓迫坐骨神經,引起腿部痠、麻、痛等症狀。
2018-07-09

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世足賽踢得沸沸揚揚,比賽中傳出的運動傷害也時有所聞。知名球星梅西、C羅在即便身經百戰,也曾受過許多傷,台灣之光王建民也因腳掌扭傷與肩膀關節撕裂而報銷了好幾個球季。其實不只職業運動員,骨科門診也常碰到因運動傷害而求診的民眾,究竟當運動傷害發生後,該如何調整、注意自己的身體,並避免舊傷復發呢?又該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2018-07-06

老人常見的3種慢性病,該如何避免藥物副作用?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的退化和免疫力的下降,讓銀髮族在疾病與用藥上,比青壯年人複雜得多,統計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患有2種疾病,每日使用4種藥物。其中,又以糖尿病、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佔最多數!當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該如何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服用藥物時,又該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8-06-25

冰涼鹼粽的「鹼水」,如何避免誤食?

天氣炎熱,加上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讓冰涼的鹼粽成了近期不少家庭必備的應景美食!只要把冰在冰箱的鹼粽淋上糖漿或蜂蜜,直接品嘗,消暑又好吃,深受民眾喜愛。不過,要提醒你,誤食製作鹼粽的鹼水(油)就不好過了!台北一名兩歲多的小孩日前自行打開冰箱,想要找冰涼的飲料喝,沒想到卻誤食阿嬤準備包鹼粽的鹼水,導致食道、胃灼傷!
2018-06-08

得了糖尿病該如何追蹤,才能避免惡化?

糖尿病患身體狀況跟著血糖數值起起伏伏,掌握哪些數值代表控制良好?用藥、運動又要注意什麼?在家用血糖機量血糖,哪些細節不能馬虎?讓專家為你解答!
2018-05-30

事後避孕藥不宜常用?

暑假過後又是可怕的墮胎潮!正確使用安全防範措施是避免墮胎的根本之道,但若不小心未做好防護措施,頻繁吃事後避孕藥,會造成月事不順,影響日後生育功能嗎?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