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鈣",共有64筆資料

魚肝油,尚「鈣」好?

常有朋友問,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吃魚肝油來補充營養,我往往建議他們,先釐清魚肝油的成分與功效,再決定是否需要食用。
2018-04-27

乳房纖維囊腫、纖維腺瘤會惡化為乳癌嗎?乳房檢查發現有鈣化點,怎麼辦?

婦女在等待乳癌篩檢的結果期間,猶如面臨審判般忐忑不安,對於切片檢查或持續追蹤的建議,往往不知 何者較好? 由於生活型態、環境與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乳 癌發生率逐年上升;也許是醫學常識偏差或觀念保守 ,台灣乳癌被診斷出來時多已屬晚期階段,使得死亡 率居高不下。衛生署因此將乳癌列為重點防治癌症, 並於去年委託乳房醫學會訓練全國衛生局所護士,指 導她們執行乳房理學檢查(觸診),希望在 3年內由 公衛護士完成百萬婦女篩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 治療,降低死亡率的目的。近來許多婦女在社區或工 作地點接受衛生所護士觸診檢查,若有懷疑即被轉介 到醫院,進一步安排乳房超音波或X光攝影檢查,某 些婦女因此發現早期乳癌,而能早期治療,有較佳的 存活機會,甚至完全治癒。 乳癌篩檢多用觸診與超音波 在乳癌篩檢過程中,有些婦女在經由超音波或X 光攝影後,被告知有不確定的病兆,需進一步作切片 檢查,以確定是不是乳癌;也有婦女經檢查發現有良 性腫塊,醫師建議定期追蹤。在這些等待的過程中, 難免有人忐忑不安;聆聽報告時,更如同面臨著審判 。經醫師解說與建議後,許多婦女仍不曉得如何是好 ?其實大部份的乳房腫塊多為良性,乳癌僅佔極小部 份,婦女大可不用過度驚慌。 乳癌篩檢不同於乳房腫瘤診斷,篩檢乃是在無症 狀的健康婦女上,藉由觸診、超音波及X光檢查,達 到早期發現乳癌的目的。歐美進行篩檢的工具,多為 觸診加上X光攝影,除非經由這兩種檢查後仍有懷疑 ,否則不會安排超音波檢查。由於X光攝影在腺體組 織緻密(脂肪比例低)的乳房上檢查效果較差,而台 灣婦女多為緻密性乳房,因此超音波在台灣乃被大量 運用於乳房篩檢。台灣的臨床經驗顯示,超音波的確 可偵測到許多X光所未能發現的乳癌,但若運用於無 症狀婦女的篩檢,超音波除了偵測出早期乳癌外,常 會發現許多良性或不確定的腫瘤,而增加確診(細胞 抽吸或組織切片)的動作,並導致病人不必要的焦慮 。歐美多運用X光進行乳癌篩檢,強調提升其陽性預 測值。所謂陽性預測值,即乳房攝影時若懷疑為乳癌 HeaL H F alL <173> J nE 2000 41 疾病防治 ,經確診後的確是乳癌的比例。陽性預測值高,即意 味著因篩檢引起的不必要確診(結果是良性)及焦慮 得以降低。超音波運用於篩檢,無法確定陽性預測值 如何,若多為良性變化,的確會增加受檢婦女的焦慮 。 是否罹癌需再檢查確認 當婦女面臨手術切除或持續追蹤的選擇,不知如 何是好時,下述原則可做為參考:由觸診、超音波或 X光三項檢查診斷是否一致及惡性懷疑度高低,考慮 是否採行細針抽吸細胞檢查、粗針穿刺組織切片或手 術切除。 三項檢查懷疑度低,且細胞檢查為良性,可能即 不需開刀切除。任一檢查強烈懷疑是乳癌或三項檢查 一致懷疑時,即使細胞檢查良性,仍應考慮組織切片 或手術切除,以避免細胞檢查偽陰性的可能。若切片 或細胞檢查診斷非惡性,則視情況半年或一年後再以 超音波或X光追蹤。若三項檢查均無懷疑,則依下列 原則,決定是否做細胞或切片檢查。 (1)腫塊是否觸摸得到?摸得到的腫塊應謹慎處 置,可根據超音波決定處理方式。一是纖維囊腫,也 就是超音波並未發現腫瘤,因此除非X光有其他發現 ,則不須進一步作切片檢查;另一情況為單純囊腫或 水囊,超音波可以清楚地辨識,這只要追蹤或以細針 抽取,確定內容物為液體而非實質腫瘤即可,並不需 切除;若是良性纖維腺瘤,一般而言,觸摸不到的腫 瘤即便是惡性,通常亦屬早期,因此未觸摸到的腫瘤 不論是惡性或良性,均不必太過驚慌,可從容接受檢 查。若腫塊觸摸不到,且超音波判定為良性腫瘤,應 可採定期追蹤(半年),不需開刀切除。若腫瘤觸摸 不到但超音波不確定良性與否,則可在超音波導引定 位下,以細針抽吸以作細胞檢查,若排除惡性的可能 ,即不需切除,半年再追蹤即可。 (2)腫瘤為單一或多數?多發腫瘤同時存在時, 逐一穿刺或一併切除檢查,並不實際。可考慮針對懷 疑度較高者檢查,而後每半年作超音波追蹤。 定期檢查可以早期治療 持續追蹤亦是確定診斷的方法之一,醫師若經觸 診、超音波及X光後,並未懷疑是乳癌,即會建議追 蹤,待半年後再檢查或許會較確定;即便屆時診斷是 乳癌,也能早期發現而不使病情延誤;若確定非乳癌 ,則可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婦女在三項檢查後,除了乳癌外,可能會聽到醫 師提到下列良性疾病名稱或現象,其處置方式如下: (1)纖維囊腫或水囊: 50%的婦女臨床上可觸 摸到此類纖維囊腫的硬塊,而 90%的婦女若經切片 將可發現此組織變化,因此纖維囊腫並不是真的病理 變化,而較似生理變化。存在纖維囊腫的婦女得到乳 癌的機率,並不會因而較高。 (2)纖維腺瘤:最常發生於 20、 30歲的年輕婦 女;乳房纖維腺瘤是良性腫塊,並不是乳癌的前身。 纖維腺瘤日後變成乳癌的機會微乎其微,所以與鄰近 或對側乳房組織發生乳癌的機會相當。因此婦女若不 想切除整個乳房,亦無需切除纖維腺瘤,除非有腫瘤 引起的症狀(如疼痛)或焦慮等個別因素。文獻有少 數病例報告,經切除者可見內有乳癌病灶;因此,美 國醫師會建議切除即使診斷為纖維腺瘤的腫塊,而歐 洲醫師則可能建議繼續追蹤。 (3)顯微鈣化點:X光攝影有時會發現明顯的白 點,通常是鈣質沈積的結果。其存在可能伴隨許多良 性乳房疾病,少數則伴隨早期乳癌(原位癌)而出現 ,顯示許多不正常增生細胞的死亡。良性或惡性的鈣 化通常可以分辨得出來,如果鈣化點疑似乳癌,應以 X光攝影定位,切除病兆化驗。良性鈣化點可一年後 再追蹤攝影;較不確定的鈣化點,應考慮半年追蹤, 比較是否有變化。 定期乳癌篩檢,並不能遏止乳癌的發生,但可以 因此較早發現乳癌,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高危險 群婦女自 30歲起,應定期接受醫師觸診,必要時安 排超音波; 35歲左右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 40歲 起每年一次醫師觸診,並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 查。 註:本文是中央健康保險局與台灣諾華公司合辦的健康系列講座之一, 健康講座將持續至 9月,詳情可洽台灣諾華公司( 02)23227375。 HeaL H F alL <173> J nE 2000
2018-04-25

【不再吃錯藥】胃藥多吃無害?

意服用胃藥,正如吃錯藥般,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與傷害,導致腹瀉、便秘、胃酸過多等症狀。前一陣子有鑑於國人胃腸藥物費用支出過多,健保局祭出「不給付」的撒手金間,健保局「不教而殺」的作法固有可議之處,然國人「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用藥觀念,應接受專家的再教育。
2018-04-25

高鐵高鈣不利鐵質吸收?

鐵質能夠預防貧許多人都知道體內的鈣除了構成骨骼與牙齒,還負責多項生理反應,如神經的傳導、調節肌肉收縮、幫助血液凝固、調節細胞的滲透壓並控制細胞膜的通透性、心臟的跳動、調節荷爾蒙的作用等,但對於另一種不可或缺的礦物質──鐵,卻似懂非懂。其實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種,每個人約含4~5克,它是組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份。血,讓人擁有好氣色,然而,怎麼吃才能攝取到足夠鐵質?
2018-04-25

想補鈣防骨鬆,鈣片怎麼吃更好吸收

人體所攝取的鈣質,真正被吸收的不到30%,有沒有搭配維生素D、食物中是否含有干擾鈣質吸收的物質,都是能否留住鈣質的關鍵因素。現代人都知道缺鈣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因而努力地補充鈣質,然而,人體中的鈣質如果沒有維生素D的配合,就無法充分吸收、儲存和利用,而且長期食用高鈣飲食也有害健康。國外研究發現,如果鈣攝取過量,反而容易骨折、便秘、結石及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
2018-04-11

更年期保養 這樣飲食、運動及心理調適!

不管你是否已經步入更年期,年輕時,從飲食、運動及心理調適三方面累積資本,將比別人更有本錢享受老年生活。跟老一輩的阿媽們相比,現代的婦女幸運多了,至少在更年期來臨前,可以早一步認識它,並且知道如何有效防範。看看現在的銀髮族,駝背的漸漸少了,有些保養得當的阿公阿媽,甚至很難從外貌、體態上判斷出實際的年齡。如果尚未邁入更年期,專家建議,從飲食、運動及心理調適三方面做起,青春大業,越快越好!
2018-03-30

哪些食物可以預防攝護腺癌?

研究顯示,蕃茄,豆腐,十字花科蔬菜,礦物質鋅、硒、硼,皆有助於減少攝護腺癌罹患率。美國半導體業霸主英特爾董事長葛洛夫,在58歲那一年面臨了生命中的大風暴,健康檢查發現,癌細胞已悄悄地侵襲這位半導體業巨人。但葛洛夫發揮了科學家鍥而不捨的精神,親自拜訪醫生和攝護腺癌患者,以找出適合自己的療法。如今,癌症似乎暫時遠離葛洛夫,而他也在飲食習慣上做了重大調整。他每天吃5~11份蔬果,並經常搭配大蒜和橄欖,且天天喝柳橙汁,及綠茶萃取物和大豆蛋白質混合調製的飲料。葛洛夫是攝護腺癌的倖存者,而他調整過的飲食習慣也很值得參考。
2018-03-13

減緩骨鬆威脅,如何從飲食中補鈣?

骨質疏鬆症是隱形殺手,嚴重時咳嗽或彎腰就會背部骨折,目前國人每日鈣質攝取,皆未達衛生署建議的成人鈣質攝取量,怎麼吃對食物,增加鈣質吸收率?高鈣餐點又該如何料理?
2018-03-09

你的關節是不是節節倒退?

退化性關節炎有80%集中於50歲以上者,然而,現正有為數不少的年輕人,因過度使用關節,以致軟骨關節變得脆弱,所以年齡已非退化性關節炎唯一指標,趁早留心關節保健,日後才有健康無慮的生活。當我們在走路、上樓梯,或蹲下又爬起時,若膝蓋感覺疼痛,就可能得了退化性關節炎(俗稱骨刺)。台大醫院骨科主任侯勝茂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族群包括:年紀大、受過傷、從事粗重工作或較胖者等,以上族群若出現關節疼痛的現象,就要趕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2018-01-15

生活防護,讓老骨頭再現活力!

想年老時擁有健康的骨骼,趁年輕就應攝取足夠鈣質、補充抗氧化食物,若是患了退化性關節炎,只要體重控制得宜、均衡膳食、善用輔具,生活也能沒煩惱!冬日清晨,常可見到一些前往郊區登山的阿公阿嬤們,用毛巾包裏著膝蓋或手肘關節,模樣著實可愛。趨前詢問他們這身裝扮的原因,十之八九的老人家會回答:「這樣關節比較不會吹到冷風,才不會痛啦!」
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