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高血壓",共有108筆資料

喝果汁健康嗎?專家:果汁是「含糖飲」喝多增死亡風險!

許多人都誤會果汁是健康飲料,甚至以為可以取代新鮮水果的攝取,但研究指出喝果汁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還會增加死亡風險!
2020-12-22

每天久坐不動也會傷腦?研究:囤積腹部脂肪更容易失智!

研究顯示,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危害健康,如提升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及增加腹部脂肪等,甚至影響大腦健康。
2020-11-23

小鬼黃鴻升因「主動脈剝離」不幸猝逝!1分鐘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

曾跟董氏基金會多次合作,2009年拍攝校園憂鬱症防治宣導公益短片《黑潮》、2013年擔任校園運動紓壓活動樂動少年養成計畫代言人的36歲藝人「小鬼」黃鴻升,鬼門關當天驚傳猝逝家中,上周五完成遺體解剖,死因初判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根據統計,主動脈剝離發生後每小時即增加1%的死亡率,至少半數病人在病發後48小時內會死亡。究竟主動脈剝離是什麼?有哪些症狀?哪些人容易發生?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高危險群?又該怎麼預防呢?
2020-09-22

八、九月受孕的寶寶,未來罹憂鬱症、高血壓、心房顫動、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懷孕月份也能預測未來罹病風險!打算懷孕生子的準媽媽,如果想要生個相對健康的寶寶,不能輕忽懷孕期間曝露的環境也可能影響寶寶健康。一項由臺北醫學大學參與的跨國研究發現,孕婦妊娠期間前三個月若剛好是台灣10月、11月,容易曝露於較高的一氧化碳環境,增加寶寶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2020-06-24

禁用反式脂肪就可放心吃? 小心飽和脂肪破表

臺灣從2018年起已禁止食品中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大幅降低消費者接觸人工反式脂肪機會,但仍不能放心大吃,否則可能過量攝取飽和脂肪,造成高膽固醇和心血管負擔!當食品禁用不完全氫化油後,可能改用動物油脂、完全氫化植物油,或是透過交酯化、冷凍捏和等加工技術;雖然減少了反式脂肪,但仍含心血管殺手──飽和脂肪。
2020-04-23

人參、冬蟲夏草等過年中藥伴手禮,怎麼吃才補身

年節將至,含有人參、冬蟲夏草、龜鹿二仙膠、當歸等成分的健康食品,因其具有養生的功效,成為拜年超夯的伴手禮。但中醫師提醒,收到這類中藥禮盒時,要留意自身體質是否適合,以免吃了出現痔瘡復發、失眠、血壓上升、影響凝血功能等症狀。此外,也要注意食用時機,才能避免與其它食物交互影響,影響身體吸收……
2019-12-27

《冰雪奇緣2》艾莎真人版!每到冬天就手腳冰冷,是「冷凝球蛋白血症」嗎?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熱映中,不少大人小孩都被具有冰雪魔力的艾莎吸引,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也有一群像艾莎一樣的人存在!只要天氣變冷,四肢就會僵硬、冰冷,外觀看起來就像凍傷一樣,醫學上稱為「冷凝球蛋白血症」。這類患者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在低溫時會在血管凝結,就像水管結霜一樣;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引發小中風。
2019-12-26

中秋不發胖必看!這樣做低熱量「水晶月餅」和「低鹽柚香烤肉醬」更健康

這個周末就是中秋節,少不了高熱量的月餅、烤肉和柚子,不過,要提醒有胃食道逆流的民眾,品嘗月餅時應酌量;另外,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也不宜吃太多柚子,因為柚子含高鉀,可能會引起心律不整,減少鉀離子代謝的能力。也容易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不得不慎!想要吃月餅應景,又不想吃進過多熱量,不妨自己動手做時下最流行的「水晶月餅」,不僅熱量低,也很適合腎臟病友!
2019-09-09

代謝症候群這樣運動,安心減腰圍及降三高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運動猝死的意外時有所聞!其中,肥胖或三高患者較易過度運動後,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悲劇。究竟三高或代謝症候群的患者,該做哪些運動?運動前量血壓和血糖,測得的數值分別代表什麼?有助於判斷適合的運動等級嗎?
2019-09-03

減鹽增健康,別吃「鈉」麼多

鈉是人體調節生理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但需要量並不高;目前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即鹽6公克,約等於一茶匙的鹽;但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卻顯示,7歲以上族群通通都高於建議量,男性約高出1.3~1.8倍,女性約高出1.2~1.3倍。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