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健檢",共有53筆資料

高齡者抗衰老的關鍵

年紀大了不可能無病無痛,老人日常保健和定期健檢絕對必要。此外,老年人還要加上防止衰弱、骨鬆、肌少症的活動安排,失能、失智其實比疾病還折騰病人和家屬。以下分享效果顯著的養生與抗老保養重點。
2025-08-15

善用健檢警覺威脅男性健康的六大癌症

美國前總統拜登5月確診罹患攝護腺癌末期,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提醒男性要注意癌症威脅。衛福部公布2024年十大癌症造成3萬2,295名男性死亡,醫師呼籲:定期健檢,即早發現與治療,是降低癌症威脅的關鍵!
2025-08-05

關心爸爸3大健康改變,幫他延緩退化

許多父親常隱忍自身需求,使子女不易察覺異樣而延誤就醫。醫師提醒,有3種疾病最易被當老化而忽略,建議每3個月用「長者功能自評量表」幫父母把關健康,並善用「免費的健檢」揪出癌症、慢性病,讓全家更健康!
2025-08-05

肺癌篩檢幫68歲翁揪出肺癌!2025年起4大癌症免費篩檢資格放寬

68歲呂姓老翁過去習慣飯後一根菸,菸癮曾長達10年。因家族中有肺癌案例,他養成定期進行肺癌篩檢的習慣,去年至衛福部樂生醫院進行肺癌篩檢時確診肺腺癌第一期,手術切除後已恢復健康。樂生醫院家醫科主任郭紋翠醫師呼籲,2025年起國健署放寬4種癌症篩檢門檻,符合資格者務必把握機會篩檢,留意健康變化。
2025-01-02

健檢發現肝硬化!3招避免惡化為肝癌

鎮宇最近覺得身體疲倦,抽血檢查發現有B型肝炎,經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測儀檢查,確診為「初期肝硬化」。肝硬化能痊癒嗎?到底肝硬化該如何治療,才能避免惡化為肝癌?
2024-07-19

卵巢癌死亡年增率最高!健檢加2檢查能提早發現

卵巢癌是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七位,死亡人數年增率達9.9%!卵巢癌發現時多半是晚期,五年存活率僅剩25%以下。醫師提醒健檢時可加做陰道或骨盆腔超音波,並抽血檢測卵巢腫瘤標誌CA-125的數值,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2024-03-12

心臟病 糖尿病 婦癌更年期後機率增 如何健檢助控管?

荷爾蒙在人體內扮演重要角色,就像郵差負責傳遞器官、細胞的各種訊息。然而更年期到來,尤其是女性停經後,體內荷爾蒙濃度陡降,保護性大減,增加了心臟病、骨鬆及婦癌的風險,讓醫師告訴妳定期做哪些健檢有助控管!
2023-06-20

港星吳耀漢病逝 晚年每天洗腎!善用免費健檢 提早發現腎臟病與腎衰竭

資深港星吳耀漢4月10日離世,享壽83歲。他晚年受腎衰竭所苦,腎功能僅剩1成,每天必須洗腎。台灣約200多萬名腎病患者,其中高達九成不自覺可能需洗腎。腎臟病惡化不易發現,能警覺的方式只有「定期做對健康檢查」……
2023-04-14

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會衍生成甲亢、低下或甲狀腺癌嗎?

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會衍生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甲狀腺癌嗎?有甲狀腺亢進或低下,飲食上該多吃「碘」還是少吃「碘」?想避免甲亢復發,情緒穩定是關鍵,醫師傳授2招幫你調適壓力!
2022-03-06

換肝治肝癌!醫師籲肝移植後「2大關鍵期」須注意「排斥或感染」

免費的成人健檢讓41歲的B肝帶原者何清全意外驗出肝癌!雖經治療卻不斷復發,最後女兒捐肝,才順利康復。換肝之路極辛苦,臺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提醒,在肝移植2大關鍵期,要觀察肝功能是否恢復、是否出現移植手術後的併發症,出院後不能漏吃抗排斥藥物,必須細膩照護才不會引發感染……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