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中暑",共有27筆資料

缺水易便祕、中暑,這樣幫不愛喝水的長輩補水

缺水可能讓人口乾舌燥,也不利新陳代謝,易便祕,65歲以上長者因體溫調節力較差,排汗功能減弱,若又因喝水易頻尿或易嗆咳而疏忽補水,更是夏日中暑不適的高危險群。想讓長者每日喝夠水分,營養師提供解方。
2025-07-30

中暑別急著刮痧緩解!釐清陰暑與陽暑,暈痧不適這樣改善

天氣悶熱,易出現頭暈、頭重腳輕、排汗異常等中暑症狀,中暑分「陽暑、陰暑」,對症處置才能改善不適。若刮痧後仍頭暈、頭痛、心跳加快、出冷汗、噁心嘔吐,可能是暈痧反應,中醫師傳授方法來緩解!
2025-07-23

炎夏如何防恐致死的中暑與熱衰竭?這些細節別忽略

台灣夏季各地氣溫動輒飆破35°C,加上濕度高,體感溫度更高,熱傷害送醫人數也隨之攀升。熱傷害不僅增加心肌梗塞機率,之後恐提高腎臟病風險,戶外工作或假日出遊民眾這樣準備,徹底防範熱傷害!
2025-07-04

天氣越來越熱,當心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

因氣候變遷,近年夏天越來越熱,根據中央氣象署的統計,臺灣2024年平均溫度24.97℃,比百年均溫高出1.66℃。為了因應高溫,政府正研議「高溫假」。其實,高溫假不是「假」,是為了預防熱傷害,讓特定工作者調整作息或採取遮蔭等防護措施,避開高溫時段工作。
2025-06-13

夏季中暑、熱衰竭發生率升,醫籲6大危險群要當心

夏季熱傷害案例持續增加,急診醫師發現不少中暑者已意識不清、器官衰竭,必須緊急降溫治療。呼籲6大高危險群應積極防中暑,且濕熱環境、室內的中暑風險不比戶外低,快來了解哪些中暑危險情境易被忽略!
2025-05-19

爬山怎麼防中暑 抽筋 高山症 失溫或心肌梗塞?

爬山可提升心肺功能、強化關節和肌力,還能遠離塵囂,欣賞在都市叢林裡看不到的世外桃源,但爬山也有許多看不見的健康隱憂,究竟該如何預防中暑、抽筋、高山症、失溫或心肌梗塞?意外發生時,又該如何自救?
2023-05-16

洗腎破9萬人!40歲後腎功能開始退化 警覺5徵兆遠離腎臟病

​天氣炎熱讓人易頭昏、提不起精神、疲倦無力,很多人以為是中暑,要注意這也可能是腎臟功能衰退的症狀!台灣腎衰竭而需要透析洗腎的患者已超過9萬人,腎功能40歲後會開始退化,牢記自我檢測五字訣,才能不錯過腎臟的求救訊號!
2022-07-06

刮痧、拔罐、穴位按摩,中醫師傳授居家DIY消暑方法

炎熱的夏天外出工作或中午採買午餐後,總想立刻鑽進冷氣房或飲用冰品,小心這做法會讓身體溫差過大,且熱氣還沒散出就接觸冷空氣,容易引起中暑或更嚴重的熱傷害症狀。以下整理了4種可以自行消暑的方法。不過,請先了解相關注意事項再進行,才能有效改善中暑症狀。
2021-08-17

防中暑!中醫推薦5個消暑飲料及食物

夏天是「暑氣」、「濕氣」最強的時節,天氣動輒三十幾度,即使不出門,在家沒有開冷氣也會滿身大汗。更不要說出門被太陽暴曬,隨時都會產生中暑現象,但千萬不要等到中暑才想要緩解症狀,應該提前預防,注意防曬及吃消暑氣的飲食。以下就請中醫師推薦消暑的飲料及飲食!
2021-08-04

居家DIY拔罐改善中暑、肩頸痠痛,那些族群不適合?

夏天炎熱容易導致中暑,或是防疫期間在家辦公,長時間姿勢不正確使用電腦,導致許多人肩頸酸痛。以往有些人會到中醫診所拔罐,改善中暑的不適或痠痛情形,但現在為了防疫不方便出門,有些人購買網路上整套的拔罐器具來嘗試。自己在家DIY拔罐,真能減輕肩頸痠痛、退化性關節炎引發的痠痛嗎?拔罐要注意哪些事?
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