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43筆資料

孩子不睡覺頻用手機當心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被網路霸凌者

孩子在該睡覺時仍頻繁用手機,須留意其睡眠品質和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夜間使用手機不僅剝奪睡眠時間,也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遭受網路霸凌的孩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父母,可透過3招幫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2025-04-01

改善孩子晚睡及睡眠不足,開啟心理健康防護罩

研究發現,睡眠和生理時鐘紊亂會誘發或加重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情感障礙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協助青少年建立規律作息及睡眠習慣,可找出干擾作息的原因,陪伴他們做4大調整
2025-03-31

研究:運動有效減輕產後憂鬱及焦慮

迎接新生命是喜悅的事,但孕產期間可能身體不適或擔憂胎兒健康,產後要照顧新生兒也會承擔焦慮及壓力。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憂鬱與焦慮,並降低產後憂鬱風險,特別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2025-03-05

親子共享音樂,增進親子關係

聽音樂時,你和孩子習慣戴著耳機獨享,還是播放出來分享?據《家庭溝通期刊》研究指出,孩童時期,尤其是青少年時期,曾與父母一起欣賞音樂的孩子,成年後與父母的關係更好。現在起拿下耳機,親子一起分享音樂吧!
2025-02-19

聆聽多元性音樂,為心情找不同出口

《今日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音樂會影響個人的身體感官感受。不同的音樂和旋律刺激情感和思考,可舒緩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透過3個方法探索不同的音樂,善用音樂為心情找出口。
2025-02-12

面對職場霸凌如何拯救自己,不陷入黑暗

遭受職場霸凌易焦慮不安、自尊心受挫,應避免無止盡的自我貶低。諮商心理師提醒被霸凌者、旁觀者,要關照自己的情緒,若心理困擾持續約一個月,影響工作、生活或造成生理不適,就醫仍未改善,可尋求心理諮商協助。
2025-01-20

不重視霸凌或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憂鬱風險增3倍

近來新聞接連報導職場霸凌事件,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被職場霸凌者可能恐懼、焦慮、自責、失眠、易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工作及生活。《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3倍。
2025-01-14

詐騙集團影響身心健康 政府該加油!

譚艾珍遭詐騙,震驚許多人,不少遭詐騙的民眾經歷沮喪、失落、失眠、生病,除了財物損失,更影響身心健康。在防範詐騙上,政府應廣設舉報獎勵,並制定嚴厲罰則,揪出利益共存的管道,阻止詐騙集團在社群下廣告,並應用科技來追蹤!
2025-01-06

2024火球祭直擊:讓aDAN薛詒丹、潮州土狗、秋山ChillSome帶你一窺音樂療癒的魔力

音樂能加強愉悅的感受、振奮心情,也能安撫或宣洩情緒,趕走焦慮和悲傷,致力於憂鬱症防治與心理健康促進的董氏基金會觀察到近年有多樣貌的音樂祭活動。到底音樂祭有何迷人之處、對於情緒有哪些正面影響?以下走訪「2024火球祭」活動,並採訪質感女聲—aDAN薛詒丹、饒舌歌手—潮州土狗、重金屬獨立樂團—秋山ChillSome,引領我們認識音樂的影響力。
2024-12-09

當父母退休,親子如何溝通經濟與照護上的衝擊

父母退休後可能從「照顧者」轉為「依賴者」,可能給子女帶來三大衝擊。建議開啟「共享決策」模式,父母描述期待的退休生活樣態,子女說出可以提供協助的範圍,盡量縮小雙方對於期待的差異,尊重彼此的生活界線,走過人生轉折點,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