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吃出健康 健康飲食 冬天必吃!6類抗寒低脂食物大公開

冬天必吃!6類抗寒低脂食物大公開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第31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1341
收藏 瀏覽數 : 11341
冬天必吃!6類抗寒低脂食物大公開

除了喝補湯、吃藥膳,平時還可吃哪些食材輕鬆抗寒補身?百菇、木耳、菠菜、紅鳳菜、紫米、山藥、地瓜……意想不到的幾十種抗寒補身食材大揭露!

隨著寒流來襲,氣溫驟降,不少人會聚在一起喝著熱騰騰、暖呼呼的補湯,儲存過冬的能量。耕莘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白懿禎提醒,現代人吃得太多、太好,補冬要節制,除了視個人身體狀況調整進補藥材,補湯中的配料也要選擇口味清淡、不會囤積脂肪的食材,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痛風患者,要避免選用高油食材,進補頻率要適可而止。前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營養師謝宜芳則建議,多吃當令的新鮮蔬果,只要懂得蔬果特性,視體質選擇,一樣具有抗寒效果。

每個人的虛實寒熱體質皆不一樣,對於食物的選擇也不相同,她特別提出簡易的「體質測定法」,讓吃補更具安全性:「進補後隔天早上起來,口不乾、舌不燥的食物就是適合自己的體質,若渾身不舒服,就不適合食用。」

即使補冬食材適合個人體質,但站在健康立場,仍需選擇低脂食物,以免只顧補冬,忽略了脂肪上身形成的健康風險。以下6大類食物,讓你冬令進補也能維持苗條好身材!

1.菇菌類食物

■代表食材: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秀針菇、紅禧菇、猴頭菇、黑木耳、白木耳。
這類食物在謝宜芳營養師的眼中,是很適合補冬的食材,菸鹼酸含量豐富,能促進末梢神經的傳導性,增強血液循環作用;另外纖維質高、低脂的特性,具有減脂作用。黑木耳還有減少血小板凝結作用,是活血、通血路的好食材。

■食用叮嚀
菇菌類性寒,不要天天吃,2、3天吃一次即可,每次分量可參考「天天5蔬果」中的1份蔬菜為基準,1份100公克,約半碗煮熟的菇類。
菇菌類所含普林質高,痛風病患宜少量食用或避免食用。
黑木耳有抗凝血作用,血友病患者或手術前要避免食用。
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要少吃這類菇菌,避免誘發抗體攻擊細胞,產生紅腫、發炎問題。

■推薦煮法
1. 百菇湯:多選擇幾種菇類,再搭配熱性食材,如薑片、魚肉或白肉類燉煮成溫和、鮮甜美味的百菇補湯,或加上幾片溫性中藥材,如當歸、川芎、紅棗、枸杞、熟地黃、白芍一起燉煮。
2. 香菇雞湯:白懿禎中醫師特別推薦香菇燉煮雞湯,幾朵香菇加薑片,燉一鍋雞湯,即可祛寒。
3. 黑木耳汁:乾黑木耳泡軟後(亦可用新鮮黑木耳)切成碎片,與薑片倒入果汁機打汁,放入煮鍋內,注入約一半的水,加入適量無籽紅棗、枸杞一起熬煮約1小時,熄火前加入黑糖調味即可。

2.含鐵食物

■代表食材:菠菜、紅鳳菜、紅萈菜、紅棗、紫米。
到了冬天,不少人會手腳冰冷,中醫認為這多屬氣血不足,造成血液運行不暢;西醫從營養立場觀察,發現是鐵質不足引起,體內血液量不夠,致使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多補充這類含鐵量豐富、低脂的蔬菜、穀類,可改善手腳冰冷,又不會發胖。

■食用叮嚀
通常含鐵蔬菜的草酸含量高,若與鈣結合,會形成不溶性草酸鈣,影響鈣質吸收,要先用沸水汆燙10秒,可消除大部分的草酸。有結石者不宜多吃,要特別避免。
鉀含量亦高,腎功能不良者,避免多吃。
紅棗與紫米可煮成粥來吃,有祛寒及改善手腳冰冷作用,但胃部功能不佳者不要吃過量,可少量嘗鮮食用。

■推薦煮法
1. 紅莧菜、紅鳳菜是微涼食物,可用麻油快炒,再搭配蒜末、薑絲,可轉成溫熱食物。
2. 紅棗可搭配黑木耳、薑片煮成濃稠補湯,也可搭配雞肉、香菇燉煮成好喝雞湯。
3. 紫米可與黑糖、龍眼乾一起熬煮食用。

3.海鮮、白肉

■代表食材:魚肉、貝類、雞鴨肉。
同屬蛋白質食物,但與牛、羊、豬的紅肉相比,雞、鴨、魚貝類的脂肪較低,是不易發胖的低脂食物,只要注意調理方式,再搭配各式新鮮蔬菜、溫性藥材及天然醬料,即能享有美味,又可達到健康抗寒效果。

■食用叮嚀
這類食物蛋白質豐富,需限制食用分量,謝宜芳營養師建議,每天以半碗分量為宜。
白懿禎中醫師呼籲,若要食用麻油雞,可改用炒香雞肉、薑片,倒入少許麻油,再倒入米酒,盡量避免快火大炒麻油、薑片及雞肉,再倒酒的作法,可降低過於油膩的燥熱感。
雞皮的脂肪豐富,去掉雞皮食用,可減少吃進過多的脂肪。

■推薦煮法
採用水煮或燉煮方式,避免油炸或麻油快炒。可搭配各式蔬菜、菇菌、豆類食材一塊調理成火鍋,可同時吃進均衡營養素,增加飽足感避免肥胖。

4.藥性溫和的中藥

■代表食材:四神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
補冬時刻一到,各式利用藥材燉煮的藥膳紛紛出籠,傳統以十全大補湯或八珍湯為主,白懿禎中醫師表示,由於十全大補比八珍多了黃耆和肉桂,很多人食用後感覺口乾舌燥,因此建議採用八珍湯進補較為妥當,若要避免吃了補湯,夜晚上火睡不著覺,可再將八珍中的熟地換成生地,川芎量減低,人參換成參鬚或黨參。大部分補湯不能長期食用,相對而言,四神湯藥性平和,補中健脾,即使貪嘴多吃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食用叮嚀
不了解自己體質者,不建議自行購買補冬藥材,最好請中醫師把脈確定後再行購買,以免吃出毛病。
中藥燉補的湯頭香濃好喝,但不宜過量,若是肉類補湯,可以多喝湯,但肉要少吃,半碗肉即可,浮油需撈掉,避免吃進過多脂肪。腎功能不佳的病患不宜食用。
使用黃耆進補前應先詢問中醫師。有許多人認為黃耆補氣,會自行加在藥膳中,白懿禎中醫師提醒黃耆並不適合每個人體質,不宜在沒有中醫師指示下自行食用。
藥性溫和的中藥可直接泡煮來喝,如紅棗枸杞黃耆茶,亦可搭配肉類燉煮成藥膳,如黨參雞湯。

■推薦煮法
1八珍烏骨雞湯
八珍本身是四君子和四物湯的合方,可說是氣血雙補的代表,對於體力差,說話聲音低微,面色白,血色差的人有滋補作用。烏骨雞溫和,有補脾胃,益氣養血功效,是秋冬滋補好食材。
食材:黨參、茯苓、白朮、甘草、生地、白芍、當歸、川芎適量、烏骨雞一隻。
作法:
1.雞肉可先去皮,以免攝取太多動物性油脂,汆燙後去血水備用。
2.將藥材與汆燙過之烏骨雞放入10人份的電鍋內鍋中,注8分滿水,外鍋1杯水,跳起後約燜半小時即可食用。

2四神湯
四神湯中的山藥、茯苓、芡實和薏苡仁對於沒胃口的小朋友,有很大的幫助,是任何季節皆可進補的平補藥膳,若加上蓮子,口感甚佳。
食材:四神湯1帖,豬肚1付。
作法:
1.豬肚翻面以麵粉與鹽巴清洗乾淨,切成適當大小備用。
2.將四神材料泡水約半小時至1小時。
3.上述材料放入慢鍋中燉煮,若嫌豬肚不易煮爛,換成小排骨亦可。

5.低GI食物

■代表食材:糙米、薏仁、山藥、地瓜、芋頭、胡蘿蔔。
高GI食物含糖量高或易吸收消化,會快速轉化成葡萄糖,易讓血糖快速升高,進而造成肥胖。低GI食物含糖量低,血糖上升速度緩慢,代謝力易增加,不易造成脂肪堆積。選擇糙米、薏仁、山藥、地瓜、芋頭、胡蘿蔔這類低GI食物當主食,熱量比精製澱粉低,有暖身、飽足感,適合天冷進補食用。

■食用叮嚀
攝取這類食物時,需注意分量控制,每餐以不超過3份(1份100公克)為主,避免熱量太高。
芋頭屬於高鉀食物,腎臟功能不良或限鉀食物者,需節制食用。
山藥具有收斂作用,易使營養物質留在體內,易便祕的人宜少量食用。
避免油炸山藥、地瓜、芋頭,以免熱量太高。

■推薦煮法
蒸、煮、燉湯皆是不錯的抗寒方法。
1.地瓜可與黑糖一起煮成甜湯,可舒緩手腳冰冷。
2.玉米、芋頭、南瓜可與少量雞塊燉湯。
3.山藥可搭配紅棗、排骨燉湯食用。
4.蒸熟的馬鈴薯,可與咖哩、雞肉一起調理成咖哩雞肉飯。

6.辛香食物

■代表食材:薑、洋蔥、青蔥、蒜、花椒、辣椒。
這類食物多半是辛香料,味濃、辛辣,有促進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作用,具有發汗、暖身及安神、助眠效果,辛香食物雖不是補冬進補的主食,卻是提高身體代謝力的好食物,不僅能補冬,又不易發胖。

■食用叮嚀
體質燥熱者不適合嗆辣的薑母,不妨改用新鮮嫩薑,可降低辛辣味。
盡量降低油爆辛香料的烹調方法,可減少油脂攝取。
腸胃虛弱者,需減少用量,避免刺激腸胃蠕動。

■推薦煮法
各類辛香料皆能與白肉一起燉煮成補湯,不僅可增加湯頭,還能改善手腳冰冷,但要避免以油炸、紅燒方式烹煮,以免攝取過多的脂肪。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