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謝孟雄 東西世界的明珠伊斯坦堡

東西世界的明珠伊斯坦堡

出處/ 2015年12月號/第344期 
撰文/
瀏覽數 : 7853
收藏 瀏覽數 : 7853
東西世界的明珠伊斯坦堡

土耳其領土百分之三在歐洲,百分之九十七在亞洲,土耳其人早上到地處歐洲的金融商業中心伊斯坦堡辦公,晚上回到亞洲住家與家人吃晚餐,是舉世獨有的國際都市。


伊斯坦堡曾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攻陷,改為鄂圖曼帝國的首都,並改稱伊斯坦堡。

土耳其領土3%在歐洲,其餘97%在亞洲。今日的伊斯坦堡大部分位在土耳其共和國的歐洲部分,位置險要,扼博斯普魯斯的咽喉,北通黑海,南達地中海之愛琴海域,古今為列強角逐之地,也是基督教與回教交流之域。

現今的伊斯坦堡人口高達1,290萬,分歐洲部與亞洲部,山巒起伏,風景優美,是全世界觀光名都,年觀光客達1,500萬人之眾,為土耳其最大的收入。歐洲部分舊城與新城,舊城主要是前拜占廷首都,有索菲亞大教堂與藍色清真寺,並有3千多間店面的大市集以及埃及市場,為觀光客參觀購物必到之處。新城亦在歐洲部,為金融商業中心,地價是亞洲部的四倍。土耳其人辦公在歐洲部,住宅則在亞洲部,他們曾自豪每天上午在歐洲辦公,晚上回亞洲與家人吃晚餐,的確是舉世獨有的國際都市。

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

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為君士坦丁大帝建於360年,404年曾毀於祝融,415年重建,532年再毀於祝融,537年再建。數世紀以來,地震頻繁,時毀時修,歷經創傷。

1453年5月鄂圖曼大軍破城,皇帝君士坦丁戰死,東羅馬帝國滅亡,繼西羅馬帝國滅亡於476年,東羅馬帝國多延續了千年政權,可謂奇蹟。征服者素檀(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命令工匠將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因回教不崇拜偶像,而將寺牆上的偶像用灰泥覆蓋,四周並建有四支祈禱塔,改稱為索菲亞大清真寺(The Great Mosque of Hagia Sophia)。現今灰泥已刮除,重現天主教時代索菲亞大教堂的原貌,由此可看出回教具有相當的包容性。

藍色清真寺(The Blue Mosque)

藍色清真寺(The Blue Mosque)建於1609年,完成於1617年,興建者素檀阿麥德一世(Ahmet Ⅰ),於完成時駕崩。它是回教世界最偉大的清真寺,亦是僅有6個祈禱塔(six minarets)的清真寺,中間部分幾乎成正方形,長51公尺,寬53公尺,上有23.5公尺的圓穹(dome),高43公尺,由4支大理石柱支撐,每支5公尺直徑。整座清真寺共有260扇窗戶,全部由土耳其彩色玻璃組成。空間懸掛千盞的照明燈以供信徒閱讀可蘭經,地面上超過千張地氈已非原作。阿麥德一世和他的皇后Kösem,以及他二位皇子素檀Osman Ⅱ、Murat Ⅳ,皆葬於寺內。

藍色清真寺之名是因內壁全鋪上藍、綠磁磚,與燦爛的陽光射出光彩,亦增添莊嚴神祕的氣氛。

據說阿麥德一世為了讓藍色清真寺與索菲亞清真寺相抗衡,建造了6座尖塔,因回教聖地已有6尖塔的麥加清真寺,他又捐助麥加1支尖塔,讓麥加清真寺成為唯一有7支尖塔的清真寺。

伊斯坦堡因集希臘、羅馬時代以來各種史蹟、紀念物,而顯得多姿多彩。屬於鄂圖曼時代的,大約就有50個清真寺,10餘座宮殿、行宮、靈廟,還有大商場、隊商留宿地等,不勝枚舉,值得探訪。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