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職場關係 你需要上抓狂管訓班?

你需要上抓狂管訓班?

出處/ 2006年3月號/第23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367
收藏 瀏覽數 : 3367
你需要上抓狂管訓班?

職場是上班族最易滋生怒氣的園地,你常在辦公室大發雷霆,成了眾人閃避的暴走族?或是心中一把「番仔火」無處釋放,最後燒到自己或家人?別急著生氣,學會管理憤怒,是縱橫職場的致勝秘訣。

 

李冠宗在辦公室,被公認脾氣最不好,由於主管的要求很高,常退回他熬夜苦思而成的企劃案,讓他挫折不已,儘管犧牲休息時間拚命工作,仍得不到認同。想到這一點,他的心情便開始煩躁,在辦公室裡大呼小叫、摔文件,甚至遷怒他人,同事紛紛走避,深怕掃到「颱風尾」。

剛從大學畢業踏入職場的黃詩綺,在外人眼中彬彬有禮,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對於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非常盡力,起初同事們都很幫忙,也很照顧她,後來卻發現,大家常刻意把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丟給她,卻在上司面前自攬功勞。

一開始,她認為自己是新人,不敢有意見,只好默默接受,但同樣的情況一再發生,讓她愈來愈憤怒,心中一把火無處釋放,只能往肚裡吞。漸漸地,她覺得身體老是不對勁,工作時胸口常悶悶的,頭痛、胃痛、背痛接踵而至。

工作怒氣哪裡來?

一般來說,工作時遇到挫折、能力不被重視、和同事間勾心鬥角、惡性競爭,或是公司制度和環境不夠健全、開放,與高漲的失業率等,都是容易在職場產生憤怒的原因。

除了外在的因素,本身的問題也是關鍵,像精神方面的疾病,例如躁鬱症、精神分裂症;另外,太過委曲求全、認為自己都在為別人犧牲的心態,或喜歡控制、指使別人,都屬於內在的個人因素。

憤怒是一種情緒,來自於外在的刺激與自我的認知產生矛盾,如同一種能量,但不會憑空消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療部主治醫師李文瑄表示,因工作上的憤怒前來就診的比例約是五成,「但病患就診時,一般只會敘述身體上的症狀,如失眠、胃痛等,通常要慢慢引導病患,才能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

他進一步說明,就診的患者中,男女比例各半,不過,男性通常到較嚴重的情形才願意來就診,而女性多半選擇壓抑,這可能與社會對於男女的角色定位不同有關。

不論是外在或內在因素,工作產生的不悅和怒氣,常讓上班族不知道如何處理,日本甚至還發展一種另類的「受氣包」,只要花日幣1000元,就可以戴上全副拳擊手套,對著充當人肉沙包的拳擊手出拳,讓上班族痛快地發洩怒氣。

職場怒火,燒掉健康 

台北市中正社區大學心理健康課程講師章珍貞指出:「憤怒的情緒若處理不好,會有許多負面影響,除了自己不開心,也容易得罪別人,使人際關係變差,導致工作不順利,甚至職位不保,丟了飯碗。」此外,憤怒也會帶來身體上的負面效應。

35歲的張天龍,在工作上屬於完美主義者,和同事意見不合,就會發脾氣,或跟主管爭得面紅耳赤,大家對他都敬而遠之。其實,他自己也很困擾,卻無法克制易怒的性子,尤其盛怒時,肌肉會感到酸痛,或想跑廁所,看了腸胃科也無法改善這種狀況。

李文瑄表示,憤怒時,腎上腺素會升高,易有心血管和血壓升高的問題,對於腸胃功能也會有影響,容易想上大號,甚至產生大腸激躁症。而長期壓抑情緒也可能造成一些身心症狀,例如焦慮或憂鬱。

服一帖獨門消怒處方

不過,發洩憤怒情緒也不盡然都是負面的。章珍貞指出:「憤怒有時是為了自己的權益,試圖挽回控制權,提高心理地位,同時也是警告對方侵犯到自己的界線。」

有部分的人在憤怒時會選擇壓抑,但壓抑之後,憤怒不會消失,可能還會產生補償作用。李文瑄說,憤怒經壓抑後會不斷累積,一旦壓抑不了,補償作用反而會使能量更驚人,此時,憤怒者通常會轉換對象,對比自己情勢上較弱的人發洩情緒,產生暴力舉動,釀成許多悲劇。

章珍貞說,在不傷害自己和別人的情況下,找出適當的宣洩管道,可以成為處理憤怒情緒的方法。她以自己的經驗為例,當她察覺怒氣沖上頭時,會用「撕紙」來發洩,因為撕紙產生的撕裂聲,讓她覺得可以快速地消除怒氣,再把撕掉的紙屑丟到垃圾桶,就像把情緒垃圾也丟掉了。

她接觸的個案中,有人會在生氣時煮一鍋蔬菜湯,把一大堆蔬果切一切,彷彿切碎所有的不愉快,然後把切好的蔬果丟入鍋中煮,煮好後喝上幾碗「消怒蔬果湯」,情緒也就慢慢緩和下來。

藉由團療,察覺怒氣源

若因憤怒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又不知如何解決時,表示警訊燈亮起,該立即尋求外援。通常可找精神科醫生協助,或透過醫院與民間團體心理治療的方式來幫忙。

團療的人數和時間視各單位而不同,一般依照治療內容和學員情況而定。李文瑄以自己帶領的團療來說明,通常1團大約12~18人,每次進行90分鐘,1期約4個月的時間。至於是否需要接受團療,和何時結束團療,則由醫生視病患狀況來決定。

團療的方式是透過病患彼此間互動,每個人說出自己的問題和處理方法,藉由傾聽別人的問題和解決方式,可以檢視自己,進一步自我改善。李文瑄表示,醫生在引導病患吐露想法時,也會觀察其反應,並非每個人都願意說出自己的問題,所以要不斷和病人溝通,並且引導他。他強調:「愈是抗拒說出來,愈是痛苦的所在。」

熄熄火,不當辦公室恐龍

對於自我的憤怒情緒,平時應培養正面的管理方式。「學會用同理心對待別人,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就不容易發脾氣。」李文瑄和章珍貞都提醒,懂得尊重別人,學會謙虛,並且不吝於道歉,可以避免破壞人際關係。

選擇適合自己的紓壓和情緒管理方式也很重要。章珍貞建議,可以透過肌肉放鬆法和深呼吸來調整。她以輔導個案的經驗指出:「藉由冥想的方式能幫助舒緩情緒。」「冥想」是運用話語帶聽者進入一種「輕鬆、舒適」的情境,以轉換負面焦點,同時讓心情變得較好。

幽默也有消除憤怒的功能,並且幫助自己從負面的想法中得到新觀念,更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不想當愛生氣的上班族,就要時時提醒自己:「發笑比發怒有益健康。」

此外,多出去走走與運動,都是調適壞情緒的好方法,讓憤怒隨著汗水從身體上流走,重新出發。達賴喇嘛曾說:「憤怒才是人類真正的敵人」,學會管理「憤怒」這位職場大敵,可和提高工作效率一樣重要。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