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台灣吹起一股露營風,不論是往山裡鑽,吸收大自然的芬多精、順便避暑,還是到海邊擁抱夏天,只要帶著帳篷、睡袋和簡單的鍋碗瓢盆,野外效區都能成為露營聖地。不過,到野外郊遊可要小心蟲蟲危機!台北一名國小三年級的男童,日前和家人露營完,返家一個月後,竟突然發燒不止,且身上還出現一圈圈、像牛眼般的紅疹。經醫師仔細詢問,才知原來該名男童在露營時,曾和家人到鹿園遊玩,餵食園區內飼養的鹿,疑似因此遭蜱蟲叮咬,染上「萊姆病」。
收治該名男童的三軍總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王志堅醫師指出,萊姆病是一種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所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是經由被感染的蜱蟲(俗稱壁蝨)叮咬而感染,並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哺乳類動物,都可能得到萊姆病,只是在台灣較罕見,不像歐美國家比例較高,據美國疾病防制中心統計,美國每年至少有30萬人感染萊姆病,就連「搖滾小天后」艾薇兒(Avril Lavigne)也曾是萊姆病的苦主。
萊姆病症狀似流感
延誤治療恐致關節、器官病變
王志堅醫師說明,人體感染萊姆病之後,早期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有灼熱感和瘙癢,還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如發熱、無力、頭痛、肌肉、關節疼痛等。若置之不理,就會漸漸導致神經系統受損,出現腦膜炎、顏面神經失調等,嚴重一點的還會有心臟病變,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統疾病。
一旦患者延誤治療,拖到了晚期,最常見的表徵是關節炎,且多累積於大關節,尤其是膝關節,患者會反覆發作,導致膝關節腫脹、疼痛,統計發現,約有一成的患者會轉變為慢性關節炎,但也有些患者急慢性期的界限並不明顯,常混合出現。
王志堅醫師提醒,萊姆病潛伏期很長,有的甚至可潛伏長達近兩個月,像是上述案例中的男童就是在被叮咬後一個月才出現症狀。加上萊姆病有慢性化傾向,故若能在發病早期,趁早治療,不僅可使病人的早期症狀得到改善,還能防止或減輕併發症的發生,避免疾病轉變為慢性。臨床上,初期的萊姆病只要透過口服抗生素,2~3周後,症狀即可獲得改善。
徒手拔蜱蟲
愈拔愈嚴重?
蜱蟲又稱為壁蝨,是一種吸血的寄生動物,未吸血時,只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片大。王志堅醫師強調,被蜱蟲叮咬、吸血時,雖無痛感,卻會造成局部充血、水腫,進而出現紅腫等急性發炎反應,甚至還會帶來傳染病,像是萊姆病、Q熱、落磯山斑點熱、科羅拉多蜱熱(Colorado tick fever)、兔熱病(Tularemia)……等,其中,部分傳染病甚至會致死(如落磯山斑點熱,美國統計,約三成患者因此死亡)。倘若被感染伯氏疏螺旋體的蜱蟲叮咬,就會罹患萊姆病。所以,預防萊姆病最重要的就是得避免被蜱蟲叮咬。
一般而言,蜱蟲活躍於長長的草叢中,等候宿主經過。由於牠們的嗅覺很靈敏,能感應到附近宿主所釋放的體溫、體味、呼氣時的二氧化碳,15公尺內皆可有所感知,一旦宿主接近,便會攀登而上。
蜱蟲喜歡選擇在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叮咬,例如頸部、耳後、腋窩、大腿內側、陰部和腹股溝等處。當牠們吃飽了,便會離開,但通常需要至少一星期左右,甚至更長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吸血昆蟲都是直接刺入宿主皮膚,吸取血液,但蜱蟲是直接咬下去,牠們會用螯肢和餵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膚,以緊扣在宿主身上。因此,倘若發現皮膚上有蜱蟲,切忌用手直接拔除,否則硬拉它出來,牠越會往裡鑽,不僅容易造成皮膚損傷,還可能直接拉斷牠,導致蜱蟲的頭部殘留在皮膚內,引起感染。
建議若蟲體不大,可以用棉花沾酒精或殺蟲劑,等蟲體死亡,就會自然脫落。或是用鑷子夾住,小心、輕輕地將蜱蟲摘除後燒死,避免斷裂殘留於體內,並用肥皂沖洗叮咬處,再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降低感染的機會。
淺色、光滑衣物+DEET驅蟲劑
防止蜱蟲叮咬,不可不知的小撇步
王志堅醫師提到,很多小朋友看到流浪狗或是小動物都會很興奮的想要和牠們玩,但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因為蜱蟲常寄生在流浪狗或是哺乳類動物身上,像是鹿、兔子、倉鼠……等看似常見的寵物,都有可能是蜱蟲的宿主。建議家長,外出遊玩時,應盡量避免讓孩子接觸這些動物,以免被蜱蟲纏上。
此外,很多小朋友在露營時,因為天氣太熱,都會穿涼鞋和短褲,有的甚至會赤腳在草地上玩耍,這些都是容易沾上蜱蟲的NG行為,應該盡量避免。建議到郊外旅遊,最好穿縮袖、淺色(可便於發現有無蜱蟲爬上身)、光滑(蜱蟲較不易粘附)的長袖衣服,尤其褲管的部分要格外注意,最好紮緊或是塞進鞋子裡(必要時,建議穿登山靴)。
皮膚裸露出來的地方,記得抹上含有DEET成分的驅蟲劑,或是含酒精的花露水和護膚品,若太陽很大,建議先抹完防曬產品,再塗抹驅蟲劑。另外,活動結束後,也應仔細檢查全身是否遭蜱蟲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總之,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在開心享受大自然的同時,遠離蜱蟲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