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泰戈爾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提醒我們,世界還有希望。」從得知懷孕那刻,雙親欣喜盼望,但願寶寶平安健康長大。然而人生變化莫測,倘使有天他早一步離開,怎麼化解遙遙無期的心如刀割,釋懷的揮手道別? 「那一刻來的時候,感覺是痛,痛徹心扉、痛不欲生、肝膽俱裂都無法形容,造物者奪走我的心頭肉,我的心肝寶貝。……哀痛一波又一波的向我襲擊,我無力反擊,我無法言語、無法思考,無法止住我傷心的淚水……」因一場意外而痛失么兒的理財專家夏韻芬,日前在部落格寫下為母的心痛,聞者無不跟著糾結難過。
保護子女的使命感
令喪子父母深自悔責
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人間極悲之事,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楊瑞玉指出,父母有保護子女的使命感,尤其當孩子尚未成長為他們眼中的「獨立個體」。當事件發生得令人措手不及,父母除了難以接受事實,甚至會不斷強調自己當初若做出另一個決定,「應該」可以避免意外發生,因而強烈懊悔、自責、愧疚、悲傷。
喪命子女的年紀,也影響父母接受事實的能力。楊瑞玉表示,有些孩子幼年身亡,此階段的父母由於身體、生理狀態多處於顛峰,調適傷痛的能力高,嘗試「再把孩子生回來」的成功率也高。可是,當孩子年紀愈長,也代表附加了父母10幾年、甚至20、30年的努力,此時面對孩子的往生,不僅失去骨肉、也是期待的落空,心境上確實更難調適。
孩子為病所累
夫妻關係也煎熬
當得知小女兒曾晴罹患罕見的肌小管病變,牧師曾國榮表示,「原以為無法活超過1歲,但查詢發現,隨著醫療進步,國外病例甚至有活到10多歲的例子,加上曾晴之前復健狀況穩定,我們是樂觀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曾晴5個月大,感冒引發肺炎住進加護病房,直到被插管,曾國榮才意識到:「孩子離死亡不遠。」
許多父母明白孩子終將離去的那刻,多半無法接受,曾國榮則慶幸,「或許是我跟太太有共同信仰,所以能接受老天安排這個有缺陷的孩子,讓我們學習。」雖然建立照顧與面對的共識,他也坦承這事件對身為父母者的壓力很大,有時無心的話語也會變得敏感。例如有次曾國榮與太太討論:在沒有家族病史的情形下,曾晴為何會得到罕見疾病?順口拋出疑問:「會不會是妳之前照X光?」這句話讓太太自責好久,他才發現自己說錯話。
面對骨肉將分離
全家相依來取暖
不同於有些父母就此把資源完全集中在孩子身上,曾國榮與太太討論生活優先順序,決定夫妻關係放第一、照顧孩子是第二。他們認為夫妻關係要夠穩固,不論曾晴最後在何時離開,才能堅強面對。
此外,照顧曾晴時,也把大女兒曾馨拉進來參與,讓她學著用棉花棒濕潤曾晴的嘴唇。曾國榮說明,「不能讓孩子有被忽略的感受,讓她藉由協助一些簡單動作,懂得去愛這個緣分較短的姊妹。」
經過3年與病魔纏鬥,曾晴離開人間,不可諱言,夫妻還是有頓失重心的失落。全家沒有壓抑這股情緒,想念時不免難過掉淚,但最後一起唱著屬於曾晴的主題歌、翻過去留下的照片。也因為選擇面對,不避諱談這件事,也讓關心他們的人不用猜,得到很多陪伴與支援。
曾國榮指出,有些人會很怕被問到「有幾個孩子」的問題,以他來說,回答時心裡不會有掙扎,即使必須提及往事,他也能想到很多相處的美好回憶,尤其當別人能夠告訴他「曾晴是個好孩子」,是他感受最貼心的一句話。
壓抑情緒更受傷
不如與悲傷言和
「悲傷永遠不會過去。」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呂欣芹表示,進行自殺者遺族訪談時,發現有些父母即使事過50年,依然感覺悲傷。她指出華人世界對悲傷有太多壓抑,不論「節哀順變」或「不要哭」等,都灌輸著悲傷必須壓抑的意涵,反而是二度傷害。她強調任何的協助,重點在於讓遺族能恢復生活能力,不需要勉強他們一定要「走出來」,而是找到「與悲傷和解」之道,會比較恰當。
遺族與悲傷和解所需時間長短不一,研究顯示自殺的衝擊最大,往往需10~15年,意外事件約4~7年,疾病因具有預期性,調適時間約2~4年。儘管如此,也有不少人是無限期陷入悲傷。
一旁親朋好友能做什麼?呂欣芹建議,「不多說話的陪伴。」見面時,別急著要人振作,這樣反而會形成遺族的壓力;也別因為勉強說安慰的話,卻不慎失言。其實,遺族從接受事實到處理後事的過程,自己都很混亂,多半無法妥善處理其他家務,此時,不妨協助他們打掃、接電話、買食物等生活瑣事,讓自己能做到持續陪伴。
再痛苦
別忘了愛其他孩子
父母痛失子女,往往悲傷得自顧不暇,但呂欣芹提醒,不能忽略「另一個孩子的感受」,否則這些孩子不只失去手足、也如同失去父母般無助,若心智還不夠成熟,可能出現自我價值貶謫的狀況,例如:認為「如果死的是我,父母可能不會這麼難過……」因此建議,最好有其他長輩陪在孩子身邊,像親友、學校老師,傾聽孩子對這事件的想法,甚至機會教育正確面對死亡的態度。
呂欣芹指出與孩子溝通死亡有兩大要點:
1. 千萬不能亂說,例如:騙說「哥哥睡著了」取代「死亡」,會讓小孩害怕也一覺不起。
2. 盡量用很多的形容詞去述說,像「哥哥出了很嚴重很嚴重的意外」,讓孩子知道不是發生意外就會死,而是程度有別,最嚴重才會走到死亡這步。
逝者已逝
生者懷抱美麗回憶前行
喪禮的儀式是讓人逐漸告別悲傷的過程。楊瑞玉指出,要讓在世親人能接受逝者過世的事實,還可以舉行一些特別的活動,像在冥誕、特殊紀念日為逝者舉辦專屬的紀念活動,家人也可以有多一些家族性聚會,共同表達對逝者的想念,這部分也可藉助心理諮商團體來協助。
另外,若知道逝者有來不及做的事,不妨代替他彌補遺憾,例如:曾有對痛失愛女的父母,帶著女兒生前最愛的玩具熊,完成她生前環島的願望。也有的父母選擇保留孩子的房間或某一段屬於親子的特別時間,作為讓孩子能繼續「活」在他們身邊的方式。楊瑞玉認為這未必不健康,只要不影響,能繼續生活的步調,何嘗不可?
對於曾國榮而言,書寫是個好方式。當時他把曾晴的點滴寫在部落格,原本是期望若曾晴有天長大,可以透過這紀錄看到大家對她的愛。然而,這部落格意外凝聚許多人的持續關注,他現在還是會更新,回過頭看到這段紀錄,也慶幸有留下這段與女兒的回憶,而不是只有失去她的不捨。(延伸閱讀:親人遺物,該保留還是丟棄?遺物整理師教你3步驟整理空間與告別悲傷)
一步步與悲傷和解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呂欣芹指出,遺族要學會與悲傷和解、健康的過「沒有這個親人」的生活,需要經過一段歷程,他歸納如下:
第1步:表達悲傷
悲傷是正常的,唯有發洩出哀痛的情緒,才能逼自己接受事實。若不斷壓抑情緒,可能日後會因偶發事件而爆發,或成為慢性的憂鬱傾向。
第2步:放下困惑
對於亡者的死因,除非有很明顯的怪罪對象,不然遺族多半會心生「為什麼是他」等許多疑惑,有時答案遍尋不著,此時,必須學習放下,才不會鑽牛角尖。
第3步:同理逝者
這主要針對自殺遺族。很多人對自殺者產生「不孝、不負責任」等責備,雖然也是悲傷情緒的表現,但冷靜思考,其實遺族不妨學習承認,自殺者當時的痛苦唯有透過死亡來解決,而我們應該教育活著的人,其實還有別種選擇。
第4步:告別逝者
很多遺族因經濟考量,逼使自己必須振作生活、重回工作崗位。然而,生活中有苦也有樂,遺族不需否定自己「還有笑的權力」。可以透過留下紀念品方式,讓自己可以想想他,而不是僅以持續的悲傷來緬懷。
第5步:創造意義
有些遺族會有積極作為,讓親人的死產生意義。例如:柯媽媽因兒子車禍身亡而催生「汽機車強制責任險」的立法;或此變故對遺族的個性、觀念產生一些正面的改變,像是原本潑辣罵人的女強人,在喪子後心開始柔軟,懂得欣賞他人的努力、接納別人。
第6步:祝福逝者
真正與悲傷和解,不是將難過的往事塵封、絕口不提,而是能心平氣和的談論它,回憶時能夠想起美好的一面,即是對逝者最好的祝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