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職場關係 心情垃圾桶的心靈危機

心情垃圾桶的心靈危機

出處/ 2005年10月號/第232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926
收藏 瀏覽數 : 6926
心情垃圾桶的心靈危機

你是急公好義,擅長替人解決問題的俠士,或是習慣默默接收別人壞情緒的「心情垃圾桶」?無論是前者或後者,請記得,垃圾桶也有無法負荷之時,隨時檢測自己的負載程度,及時分類處理,才能讓心情保鮮,避免成為「掩埋場」。現代人每天忙著為生活而打拚,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滿肚子的苦水需要宣洩的出口,一吐為快。然而,除了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輔導老師等專業人士外,民眾多依賴親友的幫助,尤其朋友常是最好的良藥(A friend is the best medicine)。這些願意讓他人傾吐苦水、扮演「垃圾桶」的人身上,通常有什麼特質?

擁有傾聽的耳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暨學生輔導中心主任林家興表示,容易成為「垃圾桶」的人,主要跟人格特質有關,他們通常比較願意關心、傾聽與接納別人,也有些人會透過助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暨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吳佳璇則指出,助人是相當耗能量的工作,喜歡傾聽或與人互動,才有辦法樂在其中。也就是說,這些「業餘」心情垃圾桶,可能具有愛打抱不平、急公好義或默默傾聽等特質。

她以過來人的經驗說,除了與生俱來的特質外,專業人員更應著重後天專業素質的養成,教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技巧,並灌輸專業倫理規範,就像客服人員謹守客戶資料不可洩漏,才能在傾聽別人的情緒困擾時,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否則容易進退失據。

一般人常以為,對方向你求救時,就得想破腦袋告訴他怎麼做,林家興心有戚戚焉地提醒,天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建議」,要多少都可以給,但效果卻相當有限。他認為,人最需要的應是「傾聽的耳朵」,當別人訴苦時,盡量去傾聽接納,不要立刻去評價或給建議。

隨時檢測負載程度

心情垃圾五花八門,難免遇到棘手、無法招架,或垃圾桶已滿,無法負荷的狀況,如何未雨綢繆,隨時保持最佳狀態?吳佳璇認為,檢測自己的能力很重要,若發現別人的問題已干擾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容易煩躁、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甚至影響判斷力時,得提醒自己可能負荷過多。

她進一步指出,若無法處理這些問題,要承認自己的限制,並尋求協助。專業人員可透過督導或同儕諮詢得到支持,面對特定類型的人才不致產生移情作用,例如:癌症病房的志工與醫療人員,常得面對痛苦失落的病人,若過度投入,耗損過多體力與能量,失去中允,甚至是專業立場,反而不是病人之福。

林家興則建議從幾個方面自我檢測,包括:1.問題超過能力所及,幫不上忙;2.對方脫離現實想法,疑似有自殺意念或無法理解的精神問題;3.生活不順遂,自身難保,沒有多餘時間和精力,負荷別人不斷拋過來的垃圾,例如:出現睡眠及胃口不好、容易發怒、說錯話得罪人、不專心、容易出錯等信號,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心情;4.家人抱怨花太多時間與精力在他人身上,明顯影響家庭關係,例如:老師容許家長打電話至家中,晚上還要處理學生問題及輔導家長,因而忽略家人需求,引起先生和小孩抗議等情況。

人在精神疲憊的時候,垃圾桶常會無端冒火,容易與他人起爭執。所以,當身心出現警訊或周遭家人反彈時,已不適合再當垃圾桶,自己得先覺察這些現象。

拒當垃圾掩埋場

傾倒垃圾的人也有很多種,有些人會有所節制,懂得視時間、地點或狀況求助;有的則不管三更半夜,或別人是否忙著不可開交,就急著找人傾訴。碰到這種情況,若不懂得委婉拒絕,恐怕會慢慢累積,自己的情緒也跟著深陷其中,而失去能量。

若無法忍受別人反覆地抱怨,或不想成為「垃圾掩埋場」,林家興表示,不論是專業人員或一般人,助人時還是要懂得節制。「節制」並非不想關心或傾聽,而是在照顧好自己心情的前提下,才有能量關照別人。

他建議,可以事先讓對方瞭解自己何時方便、有多少時間,如晚上、白天或週末。若覺得幫不上忙且深受干擾,表示對方的需要已超出範圍,應鼓勵他尋求更專業的協助。聰明的作法,是利用專家的專業幫助自己,面對不懂的領域,花一點錢就能得到正確有效的服務,像打官司需要請教律師一樣,才不致拖太久或讓情況惡化,白白受罪。

林家興強調,有時轉介給專業人員,對方會誤以為已不再被關心或遭到遺棄,若詞不達意,可能會讓對方不舒服,以為自己是神經病,才需要專業人員照顧。所以,說法也很重要,轉介的同時應讓對方知道,自己還是很願意幫忙,有什麼事都可以談,讓更多人一起幫忙,並不是把他丟給專業人員。

如果對方讓你很困擾,卻不知道如何是好,吳佳璇則建議,可以直接但態度溫和地告訴對方自己的難處,有時「拒絕」就是最好的策略,必要時得勇敢地說「不」,不過,這需要練習。

她認為,有些人不斷訴苦,其實並不祈求解決,只是希望找個人抱怨,因此,自己也得調整心態,當一個傾聽者就好,不必急著幫對方想解決方案;傾聽者也需為健康著想,不是無怨無悔的奉獻,要檢視自己可接受的程度。兩位專家一致強調,切勿認為一個人得扛下所有責任,要先學會自我保護,才不會提早陣亡。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