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退休準備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出處/ 2019年1、2月號/第378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6727
收藏 瀏覽數 : 16727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當兩人結婚後,要互相扶持照應的甜美承諾,不知不覺在光陰與現實中磨損,有些父母無形中將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將孩子遞補為伴侶的角色,不自覺的成了別人口中指控的「控制狂父母」,讓孩子感到龐大壓力,不時想逃。如何避免這一切,不靠孩子刷存在感,有些事你現在可以先明瞭……
 

雅雯的爸爸從主管職退休後,每天待在家,開始指點家務,與媽媽摩擦日多,還要求孩子們手機裝上GPS定位APP,成天盯著手機看孩子的行蹤,只要孩子上班時間沒有定位在公司,就立刻撥電話來問,搞得常要外出提案的雅雯非常困擾……

茜蓉的公婆經營小本生意,家中大小事由婆婆一手包辦,公公樂得清閒,但婆婆習慣臨時賦予老公任務,讓老公疲於奔命,老公忙不過來時,茜蓉就得跟公司請假,幫忙出任務。想請公公居中勸說,但公公卻幫婆婆講話,希望年輕人多承擔,讓茜蓉和老公非常無奈……
 

別讓孩子取代另一半的角色

愛心理創辦人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指出,夫妻系統有很重要的兩個功能,其一是共同合作並解決問題,其二是支持與親密感。當夫妻之間無法好好溝通,也不知道如何索求想要的親密感,夫妻關係無法滿足這兩項功能時,便容易轉向孩子索取

例如:燈泡壞了叫老公修都叫不動,乾脆叫兒子來修比較快;又或者,心情不好或無聊時,因為夫妻感情不好,便找子女陪伴傾訴,以尋求支持與親密感。事實上,不管子女怎麼做,父母都不會完全快樂。

倘若子女取代了部分伴侶的功能,成為小老公或小老婆的角色,吳姵瑩直言,這樣的親子關係將成為互相取暖,卻又同時孤單的兩個靈魂,因為他們只能在生活上彼此依賴,卻不能有伴侶間的親密行為。尤其很多父親缺席的家庭裡,母親與子女之間更容易成為這樣互相糾纏的關係。

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同時也是諮商心理師的許皓宜說得直接:「沒有好好當過孩子的人,也很難當好一個大人。」不要讓孩子跳進父母的夫妻關係裡,承接他們不應擔負的責任,每個人都有想被照顧的渴求,讓孩子在孩子的位置上,當夠了孩子,他才能好好長成一個真正的大人

若父母過度控制自己或另一半,子女想透過溝通協調來改善,可參考閱讀婆媳問題都是親子問題?小夫妻怎麼面對控制狂父母

控制性、有壓力的愛
難以讓孩子輕鬆地跟父母相處

在華人社會裡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加上戰後嬰兒潮的這個世代,或許因為孩子生養得多,不容易被父母看見,也不容易感覺到自己對父母的珍貴,所以很容易產生怕被孩子遺棄的恐懼。吳姵瑩真誠的說:「其實在你支持孩子、把孩子推出去學習獨立,成為他們的後盾時,孩子會理解這種支持背後的愛,因為你跟孩子的連結是很舒服、很深刻的,不是控制、有壓力的,而你給予的這種愛,自然而然會讓孩子反饋回來給你。」

許皓宜開玩笑說,如果一個太太家裡總是打掃得一塵不染,那麼她婚姻愈可能不幸福,因為她很可能沒有別的事可做,所以只好把重心放在家務和孩子上。事實上,當父母很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很清楚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時,自我會成為一個圓,而不再需要倚靠孩子來補足缺口,更會產生「孩子,你也要像我一樣做自己想做的那種人唷!」的力量。

自我匱乏的人,容易陷入企圖控制倚賴子女的泥沼之中。吳姵瑩直言:「很多人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當什麼樣的『我』,所以也不允許孩子有『我』。我因為生了你,我當了爸爸或媽媽,可是我一直沒有『我』,所以只好一直扮演父母的角色,一輩子只會當爸爸或媽媽了!若想要退休後,不倚賴子女,擁有自在的生活重心,可參考閱讀【老後生活,如何過得幸福健康?】

父母與孩子
是互相背對的兩個人生

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所以引起熱議,或許正代表了臺灣社會有許多試圖控制子女的父母,當然,或許也代表著有更多感到被控制的子女。無論如何,自省與開始改變總是好的。

許皓宜說:「每個人真正承擔得起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父母的適度放手,不僅可幫助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一旦失去父母的庇護時,自己才有力量克服人生中的不如意。

她遇過一個案例,是一名已經高齡80歲的母親,帶著40幾歲的強迫症兒子前來治療。單身兒子的強迫症因為害怕母親過世而日益嚴重,一年只穿一件衣服,生活起居都受到嚴重影響。

經過長期治療後終見起色,沒想到在治療的最後一天,當母親走出諮商室,轉身向許皓宜道謝時,竟然向許皓宜要求,是否可代為保管她的身後遺產,以後協助兒子處理這筆財產。這讓許皓宜感慨的說:「我忍不住感嘆之前諮商那麼久,還是難以改變老媽媽想來找人托嬰的焦慮感!」這對長年一起生活的母與子,彼此依賴,彼此控制,最後可能造成兩人身心都不健康,失去人生的無限可能。

龍應台在《目送》裡寫下一句十分經典的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看來或許有點悲傷,但若沒有這樣的體認,死命的抓住孩子的手,孩子的人生要怎麼往前走?當孩子放心不下,卻又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自責的罪惡感可能更讓他痛苦。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或許就是為人父母面對兒女展翅最好的態度。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