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運動選手 奧運攀岩國手李虹瑩的奪牌哲學》克服問題,而不是逃避

奧運攀岩國手李虹瑩的奪牌哲學》克服問題,而不是逃避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7829
收藏 瀏覽數 : 7829
奧運攀岩國手李虹瑩的奪牌哲學》克服問題,而不是逃避

大部分體育選手的職業生涯大概在25~32歲這個階段會迎來體能的高峰期,然而,身為我國在運動攀登的奠基人,有攀岩界「桂綸鎂」之稱的李虹瑩直到今年才要來爭取自己在奧運的首次登場。雖然34歲的她和年輕選手相比,已經不具有體能優勢,但多年征戰的經驗,讓她更了解到如何找資源以及分配時間,展現出屬於老將的智慧。
 

「前年亞運結束後,狀態有些掉下來,事實上,韓國也有好幾個選手,那陣子表現都不太好。不過,日本的選手就調整得不錯,要如何在一整季的比賽中去調適身心狀況,這需要學習和經驗。」2019年對李虹瑩來說是職業生涯全新的一年,在亞運攀登出知名度後,總算讓她在訓練上比較有資源,身邊有了隨行物理治療師,還遇見了「相見恨晚」的教練金東鉉。然而,整季比賽成績卻不理想,她表示自己練習時狀態明明很好,但比賽時始終沒辦法維持在最佳狀態。

「有些動作,練習時能做到,但比賽時就是差一點點。」儘管李虹瑩仍在亞錦賽獲得不錯的成績、拿到抱石賽和綜合賽的銅牌,但在其他比賽中,卻未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正因為如此,讓她錯失了在世錦賽就拿到奧運參賽資格的機會。

舉李虹瑩擅長的速度賽為例,選手預賽攀爬出約8秒5的成績,就能進12強。遺憾的是,預賽時她竟以不到1秒的差距,無法達標,「練習時表現很好,最佳成績是8秒32,但到了比賽卻出現失誤。」(延伸閱讀:攀岩國手李虹瑩》衝刺「亞錦賽」及「2021東京奧運」,挑戰更突破的自己
 

貴人相助
透過改變訓練提升效率

不過,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也因這次挫敗,讓李虹瑩開始反思訓練和調整的方式。如同NBA和大聯盟的球星一樣,要怎麼在漫長的例行賽厚積薄發,然後在季後賽打出最好的狀態來爭取冠軍,一直是門複雜的學問。

「現在我比以前年輕時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體能,睡眠時間也要增加,隔天的狀態才會好,因此需要更好的放鬆和伸展,訓練也要更有效率。」在檢討和歸納原因後,李虹瑩認為隨著年紀增長,訓練上的調整很重要。「一個比賽結束後,身體需要休息,但怎麼去維持基本體能,更是重點。訓練量減少太多,會讓自己下一次比賽狀態不夠好;而訓練量太多,則可能過度疲勞,導致受傷。」

這一年才開始和她合作的韓籍教練金東鉉,在訓練上給了她很大的幫助。「教練改變了我的一些觀念,過去我會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來休息;他卻要我在某個項目上有所突破後再休息,把握住狀態正好的時機衝破瓶頸期。」這樣調整提升了李虹瑩訓練的效率,不但技巧的成長更顯著,也有助於節省體能。

「學習怎樣較快的重新回到比賽的狀態中,訓練量要拿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這都需要嘗試。」在去年慘痛的教訓後,李虹瑩表示,現在比較能掌握賽與賽的週期之間,要怎麼調整練習的分量。

問及去年因為調整問題,表現未能更進一步,是否感到沮喪?李虹瑩坦言,失落一定會有,尤其是看到年輕選手輩出,她「一度覺得不行了」,甚至考慮將重心轉到教學上。但當自己克服困難,找到方法讓狀態回來時,又覺得自己還能繼續堅持。「所以,要去克服問題,而不是逃避。如果解決了,就還有突破的空間。」
 

經驗能激發解決問題的智慧
同時帶來堅持下去的樂觀態度

如果是年輕選手,可能會因為一時的低潮,而受困在灰心喪志的狀態中很久。然而,年紀雖然帶走了李虹瑩的體能,卻也給了她面對這些問題的經驗。在2015年她就曾因被落石擊中頭部,而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那之後,也曾因腳踝受傷,影響到攀爬時的出力。傷病和低潮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受傷的低潮是最難受的,因為不是不想做好,而是能力受到影響,心有餘而力不足。」受訪時,李虹瑩很有感觸的說,她認為比起傷病影響身體活動,對於心理上的打擊才是更大的,在漫長的復健歷程後,面對的是長時間沒有比賽的狀態下滑,這滋味相當不好受。

而她體認到的是,「這時自怨自哀也沒用,應該要轉換想法,比方說某個部位受傷了,其實還可以練其他的東西。等身體狀況越來越好,就能做越多的練習,盡量讓自己的狀態不要掉下來。要想辦法找突破點。」另外,還要自我鼓勵,不要忘記當初為何而堅持下去的。對李虹瑩來說,能一直攀岩是快樂的,也是這一份動力讓她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今年四月底的亞錦賽將是李虹瑩爭取奧運資格的最後機會,為此她放棄春節和家人團圓的機會,提前前往日本訓練。而她也將用更成熟的心智,試圖邁向職業生涯的另一個高峰。「奧運算是蠻大的一個目標,很期待在此能達到什麼樣的成績。畢竟自己花了很長時間訓練,也想看看我到底能到什麼樣的程度!」

關鍵字: 奧運攀岩李虹瑩抱石運動亞運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