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多歲的男性,平均每天吸2~3包菸,個性好客且愛跟朋友喝酒。2年多前,因咳嗽不適至門診尋求戒菸治療,經過2個療程,終於克制住菸癮。沒想到幾個月後,在酒酣之際,朋友不斷遊說他抽幾根菸而破戒,直到自己想戒菸卻停不掉,才再次求助醫師協助戒菸。不過,某天和兒子大吵一架,讓他又藉由吸菸來抒發負面情緒,幸好女兒出面溫情喊話,讓他下定決心改變,透過戒菸門診的藥物治療,至今未再沾染菸品。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國際實證顯示,單靠意志力戒菸,成功率僅3~5%,若有專業協助戒菸,成功率可提高8~10倍。以開設戒菸門診多年的臺安醫院來說,透過藥物治療和衛教輔導,1年的戒菸率約40%;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經由中醫穴位刺激、藥物調理,3個月下來,平均約有30%患者成功戒菸。
藥物治療與衛教支持
西醫戒菸門診雙管齊下
吳憲林醫師說明,吸菸時尼古丁經由肺部吸收,體內的尼古丁濃度會快速上升,影響腦神經,讓人察覺不到負面情緒,「煩悶、壓力大時吸菸,心情會放鬆許多,但是尼古丁的藥效不持久,隨著尼古丁在肝臟代謝,濃度逐漸降低,負面情緒就會越嚴重。」中、高度菸癮者如果單靠意志力戒菸,由於尼古丁濃度迅速下降,會導致患者出現疲憊、焦慮、易怒、沮喪、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斷症狀,因此可以使用藥物協助戒菸,而高菸癮的人除了生理依賴,也常有心理或社交依賴。在戒菸門診,需要藉由諮詢,找出適當的解決方法。
尼古丁藥物可以透過皮膚或口腔黏膜吸收,提供身體低量、濃度穩定(相較於吸菸)的尼古丁,緩解戒斷症狀,降低戒菸難度;待停止吸菸數周後,心情恢復正常,再逐漸減少用藥或停藥,破除身體對尼古丁的依賴。
尼古丁口含錠、口嚼錠
分為2毫克和4毫克兩種劑量,建議在清醒時每1~2小時使用1顆,能抑制想吸菸的衝動。以雙頰輪流含(口含錠)或咀嚼後口含(口嚼錠)的方式釋放尼古丁,經由口腔黏膜吸收,口腔會因此有辛辣感。若咀嚼太快而吞入唾液,會引起噁心、嘔吐、胸口灼熱等副作用。
非尼古丁的口服藥
戒必適(Varenicline)具有部分尼古丁的藥效,能降低戒菸的不適和想吸菸的衝動,且會阻擋尼古丁對腦部的作用,改變患者對吸菸的感覺,是目前效果最強的戒菸藥物,副作用包括噁心、失眠;另一種是Bupropion,為非典型的抗憂鬱劑,戒菸效果相當於30號尼古丁貼片,有癲癇病史者不適用,且使用期間絕對不能喝酒。
用藥期間忌喝酒
要注意的是,用藥期間切忌喝酒,以免在酒精的催化下放鬆對菸癮的克制,尤其此時若旁人相邀吸菸,更容易破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中心中醫婦科醫師楊素卿指出,肺是「嬌臟」,既惡熱又怕寒,且「外合皮毛,主呼吸」,吸菸產生的火氣不僅令人口乾舌燥,也會傷及肺臟、支氣管、皮膚;再者,「肺為華蓋,通條水道,與大腸相表裡」,若肺泡的微循環阻塞,會導致身體水分代謝不良,使得排便偏乾。
此外,位於手部列缺穴與陽谿穴中間的「甜味穴」,與肺經相通,患者平時自行多加按摩,會改變對菸的味覺,進而不想吸菸。
國健署補助西醫2個戒菸療程
中醫針灸、藥材需自費
柯富揚表示,中醫戒菸目前未被納入國健署補助範圍,患者需自行負擔,藥材費一天約100~150元,針灸一次約250~300元;不過,若是吸菸引發腸胃道、呼吸系統、心血管等疾病,可依病情需求,申請健保給付治療。
吳憲林醫師指出,極高度菸癮(每天吸2包菸以上)的患者很少一個療程就成功戒菸,通常需要用到第2個療程來破除吸菸的習慣,療程結束後,很容易因為對吸菸的心理和社交依賴,導致菸癮復發,可能要經過數次治療,才會完全戒除。
許多家人沒有考量吸菸者的心境,常用命令、直接的語氣阻止患者吸菸,吳憲林舉例,像是「跟你講幾次不要抽菸,你還抽菸,不要命了!」反而容易增加想戒菸者的挫敗感、引發衝突。建議以為了家人健康著想的角度出發,柔性勸說不要在家中吸菸,並鼓勵其尋求戒菸門診協助,先從減少菸量做起,等待患者有了明確動機(疾病纏身、危害子女健康、成功戒菸者激勵),就能增加戒菸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