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國小教養 孩子常盯手機、電腦,不會影響社交能力!但其他負面影響仍要小心

孩子常盯手機、電腦,不會影響社交能力!但其他負面影響仍要小心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548
收藏 瀏覽數 : 2548
孩子常盯手機、電腦,不會影響社交能力!但其他負面影響仍要小心

暑假假期,孩子使用網路、科技產品的時間可能更長,除了擔心久坐、運動量減少、影響視力,您是否也會擔心孩子因此而減少人際互動,社交能力變差?根據一篇2020年1月發表於《美國社會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儘管花許多時間在智慧型手機及社群媒體上,當今孩子的社交能力與上一代其實差異不大。(延伸閱讀:不讓手機影響孩子學習,爸媽必懂竅門

該研究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選自於國家教育統計中心中的兒童早期縱向研究──幼稚園(ECLS-K)世代的數據,研究者比較於1998年(臉書成立前六年)及2010年(第一台IPAD首次亮相)上幼稚園的兒童共32,550名,從幼稚園開始到五年級間,老師對受試者進行六次評估,父母則於幼稚園的開始和結束及一年級結束時進行評估。

結果發現,兩組受試者在人際交往技巧上的評分相似,在自我控制上也得到類似的評分,在老師的評估中,2010年的兒童分數是略高於1988年者;但如每天多次造訪線上遊戲或社群網站者,其社交技巧略低。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幼稚園孩童因接觸科技產品機會較少,時間也短,有如上的研究結果是可理解的,通常在國小中年級後,特別在國高中影響會較明顯。E世代,在網路上每一個人自己就是主角,可以任意發言、隨時拍攝影片上傳等,責任承擔被稀釋,容易造成愈來愈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現實生活中對於不喜歡的事物,因沒法「跳過」、「快轉」逃避,只能表現厭煩、沒耐性。

董旭英指出,使用網路或科技產品與他人互動,若長期以貼圖表示,容易因追求迅速或簡約的反應,而缺少深層的對話,造成對訊息內容誤解、敏感度降低。建議父母在接納新的溝通工具同時,也需在生活中找尋其他方式補強孩子的溝通表達能力,像鼓勵孩子多參與團體活動,增加面對面的互動經驗;家長即使忙碌仍需花時間與孩子聊天互動,或共同完成一件事,像安排運動或規劃假期活動……等,不僅增進親子關係,也加強其安排及表達能力。

董氏基金會心理衞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結果發現,使用螢幕的時間長短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影響不大,的確令人感到驚訝。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對新一代感到擔憂,通常涉及對新科技的道德恐慌,也就是當科技變革開始破壞傳統的關係,尤其是親子之間時,我們就會擔心,除了通常對不知、不熟悉的介面會有不安及恐懼,也因為科技讓孩子享有更多的自主權,及資訊不可控。

而這個研究結果即便對社交影響不大,但長時間盯著螢幕仍有其他的負面影響,例如:長期運用影像刺激,對文字的想像會變弱,注意力的集中也容易變差;長時間使用眼睛、坐姿等等。還是必須應用手機或電腦螢幕的鬧鈴提醒,一定時間後就需休息或讓肢體活動。

葉雅馨呼籲家長,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提醒自己不要隨時都在滑手機,或帶孩子外出和朋友吃飯時,為了安撫孩子就給他一個手機或平板……等。同時,家長在想法上也應該要學習及關心:擁有良好的社交關係不只是一般見面式的互動,進行面對面的線上溝通,透過電子郵件、臉書和推特的交流、及一起打電動遊戲的社群,都是社交關係建立的界面。

關鍵字: 手機電腦3C社交能力人際互動同儕暑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