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學前教養 小孩不再黏踢踢,學獨立從自己睡開始

小孩不再黏踢踢,學獨立從自己睡開始

出處/ 2014年4月號/第32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843
收藏 瀏覽數 : 4843
小孩不再黏踢踢,學獨立從自己睡開始

孩子快上小學了,卻還是跟你睡嗎?夫妻沒有獨處的空間,漸漸影響夫妻感情?別再讓孩子成為夫妻間甜蜜的阻礙,讓孩子從自己睡開始,學習獨立!


工作了一整天,淑玉終於能好好睡一覺,但她才剛閉上眼睛,棉被裡又竄出兒子浩浩,說他怕黑不敢一個人睡。淑玉覺得很納悶,浩浩都要上小學了,還是沒辦法一個人睡,最後心軟仍將孩子抱在旁邊入睡。其實淑玉非常擔心浩浩長大後還是無法一個人睡,兒子夾在她與老公之間,夫妻間幾乎沒有私密生活空間,她十分煩惱,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5大優點
培養孩子自己睡

若父母做好心理準備,在時常回應孩子的狀況下,耐心且持續地鼓勵小孩自己睡,觀新心理成長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呂俊宏分析「培養孩子自己睡」其實有很多好處:

 

1發展成獨立個體的準備
小朋友在自己有行動能力後,會減少對於父母的依附。培養孩子自己睡覺,讓孩子有自己掌握的空間,例如:自己選擇床單的花色、房間的擺設與小夜燈的位置,能增加孩子的獨立性。

 

2分離焦慮的因應與調適
孩子與家長短暫分開時,小朋友會納悶「媽媽是否不見了」,而感到沒有安全感,如果提早教導孩子自己睡,透過家長陪伴與討論,孩子就能提早對應分離焦慮以及自我調適。

 

3界線的分明
爸媽與孩子有各自的房間,讓小朋友睡自己的房間,就是教導孩子一種界線的經驗(就像父母與孩子有自己的牙刷一般),孩子較容易分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

 

4自我概念的提升
孩子都有各自獨特的氣質,透過父母親的因應和引導,與孩子形成良好的搭配,有助於孩子對於自我的了解與自我的掌控,也可提升他們的自我概念。

 

5提升情緒表達與解決問題能力
許多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只限於哭笑等很粗略的情感,若孩子能表達出「害怕」與「緊張」等社會化的詞語,父母就能與孩子討論問題,並加強孩子解決事情的能力。

 

和爸媽一起睡
小孩易有的個性缺點

許多父母有類似淑玉夫妻的困擾,仍習慣陪孩子睡,一方面方便照顧,另一方面是關愛孩子,但長久陪睡的情況下,呂俊宏心理師提醒,孩子容易發展出以下個性上的缺點:

 

1戀父母情結的延宕
戀父(母)情結是一般孩子3~6歲時自然的發展階段,男孩容易過度愛慕母親,可能在睡覺時想要獨占母親,但又擔心父親的阻礙,因而對父親的認同度偏低(女孩則反之,是對爸爸有戀父情結)。

 

2家庭界線的干擾
父母與小孩混合睡覺,不易為婚姻注入更多的滋潤與親密,因而容易造成婚姻乾枯,也容易造成孩子們爭寵。

 

訓練孩子自己睡
怎麼開始?

★何時訓練?
孩子基本上在1歲半到2歲時,會有「物體恆存的概念」,孩子會知道爸媽離開他的視線時,可能是去了廚房、臥室、洗手間等,爸媽還是存在的。有這種概念後,就比較適合訓練孩子獨自睡眠,但呂俊宏心理師建議,可將訓練期拉長為2~6歲,即是上幼稚園的年紀。

 

★如何訓練?
依照孩子的特性去教導他,固定的、規律的、持續的建立依附關係,循序漸進的讓他獨立睡眠,並且在他發生問題時,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再給予正向的鼓勵與稱讚。一開始鼓勵孩子每個禮拜固定選1天自己睡,爾後1個禮拜獨自睡的時間增加至2~3天,並且持續1個月,搭配講故事、放音樂等方式,幫忙孩子自己睡。


在這期間,孩子絕對會遇到問題,家長要立即回應。例如,讓孩子表達他害怕的原因為何,是怕黑嗎?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讓自己不會害怕(如抱著泰迪熊睡覺、把超人放在床邊 ),若孩子可以逐漸睡著,在隔天一定要鼓勵他「哇,你好棒耶!昨天你跟超人一起擊敗了黑暗大怪獸,你終於可以自己睡覺,可以幫助自己,你長大了喲!」這些鋪路的工作,是讓孩子提早獨立的關鍵。

感謝觀新心理成長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呂俊宏審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