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照護",共有95筆資料

當父母退休,親子如何溝通經濟與照護上的衝擊

父母退休後可能從「照顧者」轉為「依賴者」,可能給子女帶來三大衝擊。建議開啟「共享決策」模式,父母描述期待的退休生活樣態,子女說出可以提供協助的範圍,盡量縮小雙方對於期待的差異,尊重彼此的生活界線,走過人生轉折點,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
2024-12-06

借鏡國外經驗,共創神經多樣性與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支持系統

衛福部統計,15~24歲的自殺率在2023年達到每十萬人10.9人,為了呼籲政府正視青少年情緒障礙議題,導入專業照護,今(14)日立委林月琴及范雲偕同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召開記者會,並邀請美國猶他州Telos機構的三位專家、國教行動聯盟及董氏基金會,分享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可能面臨的情緒障礙問題與專業照護建議,呼籲政府積極提升青少年情緒障礙照護資源。
2024-10-14

當經濟與照護出問題,放棄癌症治療前你求助了嗎?

有些乳癌病友願意積極抗癌,卻因身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擔心治療後會難以工作,或無法照顧年邁的父母、小孩而延誤治療。若有這類困擾,不妨詢問醫院的個案管理師有哪些社會資源可協助!
2024-07-26

牙周病怎麼治療?搞懂健保給付與自費項目

發現牙周病,如何治療?什麼是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哪些治療健保可給付?哪些則需自費?
2024-07-03

照護失智重病者 5方法揮別照顧倦怠

憂鬱症或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背負著「必須妥善照護」的期望,但照護的需求常負擔過重,易使他們成為「隱形第二患者」。其實,照顧別人之前先安頓好自己,是長期照護的核心主軸。了解疾病本質、察覺自身狀態、審視可動用的社會資源、爭取外援,建立喘息時間與紓壓習慣,能幫自己擺脫照顧者倦怠
2023-03-15

照顧失智長者 過來人分享居家照護這樣做避免累倒

當失智長輩像變了一個人,無法勝任以前熟悉的事物、動作遲緩、常出現反常行為,或常半夜說不舒服,吵著要看醫師……照顧者長期照護常會很疲累。過來人分享照護失智症或憂鬱症長輩的變通作法,避免招架不住而累倒……
2022-12-02

中風後吞嚥易嗆咳怎麼辦?復健訓練吞嚥進食能力,減輕家人照護壓力

張奶奶腦中風經搶救後清醒,復健過程發現有易嗆咳的吞嚥障礙,接受吞嚥門診治療8個多月後,現已拔除鼻胃管、由口進食。醫師表示,不只中風或腦傷病人,年長者也常有吞嚥障礙問題,可到醫院復健科吞嚥障礙門診接受診治,重拾進食能力,減經家人照護壓力。
2022-07-29

車禍腦傷需復健卻出門不便?善用居家護理與復健醫療服務,在家把握復原黃金期

車禍常為駕駛與乘客帶來嚴重的意外傷害,若傷及腦部,創傷性腦傷也代表傷者與家人將有漫長且繁雜的居家照護課題必須進行。面對換藥、醫療管路更換、身體功能復健等多種難題,你知道可以善用住家附近的居家護理所嗎?透過居護所的協助,有機會申請每月兩次健保給付的到宅護理醫療照護,也能得到整體性醫療評估與照護,把握黃金階段復能。
2022-03-23

照護失智或憂鬱長者,怎麼溝通回應避開地雷少衝突

失智者的提問常把家屬難倒,例如「我的錢不見了」或吃過飯卻不停地問「何時要吃飯」;而當憂鬱症者說「我好想死」,家人則很苦惱該怎麼回答。醫師建議先了解失智症及憂鬱症的症狀,有助於避開照顧時的地雷,也傳授溝通回應的方法,以免因誤解而衝突不斷,也能避免照顧者過於勞累或挫折而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
2021-12-03

換鼻胃管、尿管、傷口處理有困難?有醫療照護需求,都可申請居家護理醫療服務

當家人面對失能、失智等健康問題,若需要長期照護的整合性服務,撥打衛生福利部提供的「1966」長照服務專線,除了可諮詢各種長照資訊外,別忘了詢問居住地附近的居家護理所。因為長照服務機構除了民眾較熟悉的社區服務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安養中心,佇立於街頭的「居家護理所」還能提供「到宅服務」的護理醫療照護,例如更換鼻胃管、導尿管、氣切口等,給予家屬更多專業協助。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