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總是快下班才交待工作,只能犧牲家庭生活來加班?輪班族大小夜、早晚班頻繁輪,身體愈來愈受不了?以上常見工時長的問題,你也深受其害嗎?
許多人一天花十幾個小時在工作上,被迫超時加班,卻只能為了考績及薪水隱忍,但長期下來卻影響生活品質。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與同事或主管溝通,解決超時情形呢?臺安醫院心身科主任許正典、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給你專業建議。
CASE1
晚下班文化成習
Lisa進入公司半年,每次下班事情也都完成了,但同事總是習慣性留下來加班,但她觀察,他們大多是在做自己的事,非真正在工作,原因是公司會依每人加班時數來打考績,她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也曾被主管質疑為何她都不用加班,她該留在這間公司嗎?還是該與主管解釋?
專家解析》
用時間來衡量表現指標很膚淺,葉啟斌醫師表示有些公司績效指標不符合人性,待久了恐讓人志氣消沉。
許正典醫師建議可適時和主管反映,但在溝通時,千萬別說別的同事加班做自己的事情,只要告訴老闆「我完成了,是否可以離開」即可。也許對同事來說,既然走不了,就利用這時間好好充電,這也是折衷做法。不管是選擇留下來,或是離開,切記投入工作就是要開心,不要勉強自己做做不來的事情。
CASE2
合作窗口拖累,被迫加班
Jack近期與新的窗口合作,對方總是在下班前夕才將案子給Jack,讓他總是需要加班到8點才能完成,回到家小孩都已睡了,因此少了許多親子時間,對方窗口是較資深的同仁,每次給完檔案後就拍拍屁股走人,過去的窗口都會在中午後就把案子轉交給他,他該怎麼解決現況呢?
專家解析》
葉啟斌醫師說明,這是很多年輕人的問題,問題大多出在沒有自信表達,怕對方不能接受,或深怕講錯話影響主管對他的印象。建議Jack可委婉表達,但不是給對方難堪,因為很多時候對方可能不知道這樣會造成困擾,先別設想對方是故意要害自己,以良好的溝通態度,進一步彼此了解後,事情就容易解決多了。
許正典醫師表示,可看是否有其他較資深要好的同仁可協助溝通,通常人會同情弱者,適時的跟前輩撒嬌一下,說自己還需要更多學習的時間,若窗口能提早把工作給他,他會完成得更好。
CASE3
工時長,黑眼圈越來越重
聖佑剛加入一間活動公司,當要舉辦大活動的前兩個禮拜,每天都須加班到12點,有時甚至到2點,早上最晚10點就要進辦公室,活動舉辦那幾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長期下來黑眼圈越來越深,家人問他,為什麼總看不到你,而且臉色越來越差?聖佑很喜歡這工作,但真是感到很累,他該怎麼辦?
專家解析》
許正典醫師表示,晚上工作到12時,身體一定會提出警訊,開始不舒服,可以選擇暫時先放下,讓身體休息,再重新出發,或是跟公司反應,看能否活動一忙完就補休。葉啟斌醫師建議,工作喜歡歸喜歡,但長時間睡眠不足,非長久之計。若公司制度無法改善,經驗累積足夠,便可考慮換公司,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CASE4
每周輪不同班,作息大亂
翰德擔任航空公司地勤人員,每一個禮拜就要輪一次不同的班,這禮拜大夜、下禮拜早班,第三個禮拜又小夜,長期下來變得較易感冒。因這工作薪水較多,所以目前沒打算換跑道,他想調整輪班的週期,如早班→換中班→再換夜班,他該如何開口?
專家解析》
葉啟斌醫師坦言,夜班工作環境不好,若不得已,要盡量將傷害減到最低,日夜節奏調整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能今天大夜班,明天就早班,可以3天小夜班,休息1天後,再接著3天早班。
若身體還是不能承受,那就要謹慎思考,這樣的環境是否適合自己,以免累出病來,尤其是憂鬱、躁鬱症患者,對光非常敏感,更不適合晝夜調節不利的工作,以免病情惡化。
許正典醫師說,若翰德沒打算換工作,就要有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心理準備。翰德如果可以過美國時間,或是有金錢上的需求,長期讓大腦習慣規律的夜班生活也可以;但如果無法適應,建議最好至少一季換一次班,像現在很多醫院輪班,都是一季換一個班,對身體才不會那麼傷。
工時不是愈長愈好
一天專心工作5、6小時,效率最好
根據研究統計,一天專心工作5、6個小時,效率最好;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曾公開說,一周有168個小時,一周全心全意工作50小時就夠了,其餘70小時用在休息和睡眠,另外要花8個小時來運動,所餘40個小時,就可以投入家庭、社交、個人興趣與終身學習的事務上,更重要的是,每周至少要花20至30小時在學習上,只是在臺灣這種「愛拚才會贏」的氣氛,不容易達成。
臺安醫院心身科主任許正典說,研究顯示,專注力在4、5個小時後開始走下坡,持續專注3小時是最適合的時間,有時候不得已,就需要調整。例如他看診時段常長達6小時,不可能每3小時就說要休息一下,偶爾一口氣工作個6小時是可以的,但不能長時間都如此,身體會負荷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