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菸害防制法」至今年初實施屆滿7年,衛生福利部未能全盤檢討政策,竟只提出國人吸菸率不降反升,歸咎原因是菸價過低,另外對於青少年的吸菸預防,也只輕描淡寫的提出校園戶外環境禁菸規劃。
現行「菸害防制法」上路邁向第8年,若從法案94年提出算起,該法已逾11年,大部分內容早已跟不上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規範標準,以致於日前還發生日本關閉國內菸廠轉向台灣設廠,台灣政府未來不但因此放棄日本菸商每年本應繳納的30億元關稅,還提供各項租稅優惠供日本菸商在臺發展。為此,董氏基金會與台灣國際醫學聯盟、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等NGO共同揭露此事,除到行政院陳情、至監察院舉發外,更赴日本外務省與財務省提出抗議,並於選舉期間向各黨總統候選人請託。然而,縱使去年年底監察院已公布調查結果,正式糾正經濟及衛生等部會失職,但遲至今日仍未見相關部會認真反省,遑論研商補救之道以及全面性的檢討規劃菸害防制政策。
吸菸造成國人每天75人死亡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發起人溫啟邦教授就指出,當大家在關注PM2.5及食安問題時,事實上菸害的問題嚴重百倍卻沒新聞版面,民眾已被誤導而自我感覺良好,菸害是可預防但卻不努力預防,一年在台灣造成28,000人死亡,每天死亡75人。
台灣雖然30多年前起就開始推動菸害防制,看似領先起跑,但直至今日有如龜兔賽跑寓言,當各國依國際公約執行百分百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禁菸,台灣的百貨商場可設吸菸室,半戶外開放空間的餐飲店及酒吧沒有禁菸規範;而已有19個國家禁止零售商店陳列展示菸品,台灣則到處都是24小時的便利商店,進去一抬頭盡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菸品展示;77個國家執行菸盒印製大幅警示圖文,臺灣印製面積僅大於哥倫比亞及開曼群島,為全球排名倒數第三,相較於泰國的85%、澳洲的82.5%,更是幾無衛教功能。
再者,歐盟、美國及加拿大已禁止加味菸,台灣仍充斥各種口味變化的菸品;新加坡完全沒有免稅菸、香港、澳門入境旅客只能攜帶19支菸自用,臺灣入境可攜1條免稅菸,且限制形同具文。而民眾自發性的檢舉違法電子菸販售案件,已從100年的39件激增至104年的6,231件,5年內成長了160倍,嚴重影響國人健康。
台灣菸害防制
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2016年將會是嶄新希望的一年!為了我們的子子孫孫,急需執政者扛起責任對菸害防制政策進行全盤檢討及補救。民間團體將全力促請政府儘速依據國際公約全面修訂「菸害防制法」,達到「將電子菸納入菸害防制法管制」、「菸品容器印製80%警示圖文並採素面包裝」、「禁止加味菸」、「禁止菸品陳列展示」、「吸菸者年齡提高至21歲」、「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加重菸草產業違法廣告、促銷之罰則」等目標;同時修訂「菸酒稅法」,每包菸加徵60元菸稅,以達到WHO建議有效防制菸害政策之一的菸品稅捐占菸品零售價67%的最低標準,同時修訂入境旅客僅可以攜帶19支菸自用;以及修訂「菸酒管理法」,販菸改採登記制;再依「外國人投資條例」,對國民健康有不利影響的菸草製造業依法禁止等等,才能使菸害防制工作效果整體提升,確實防制菸害、預防青少年吸菸,有效維護國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