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少年,當他開始裝扮自己,甚至奇裝異服或愈穿愈暴露時,做父母的你,能接受多大的尺度挑戰?如果想對他的衣著表示意見,該如何溝通表達你的觀點,才不會傷了他愛美的自尊和親子相處的關係。
讀國中三年級的小宇,媽媽發現他最近變得愛漂亮了,從起床到出門上課期間,總霸占著鏡子不放,撥弄頭髮、擺各種Pose,把頭髮弄得像刺蝟一樣豎起來,一旦姊姊不小心擋住他的視線,還會口氣不好的叫她走開,偶爾還會和同樣準備上學的姊姊氣得一言不合吵起來……這讓媽媽很傷腦筋。
小宇也不再喜歡媽媽帶他去剪頭髮,兩人也意見相左,讓髮型設計師很為難,媽媽除了感嘆兒子不再是可愛的小蘿蔔頭外,更擔心他是不是被帶壞了……
孩子變壞了嗎?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裝扮,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現象,許多父母都不知所措。其實,這樣的情況在校園已不是新聞。有時,家長看到電視轉播海洋音樂季的畫面,男女打扮性感、舉止親暱,甚至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也在裡頭。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也是3個孩子媽媽的林美江表示,青春期孩子的特殊裝扮不外乎是想趕上流行,證明「我敢你不敢,其實是怪不是壞」。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質采也認為,青少年在外表上的標新立異,是尋找自我的過程。青春期特有的次文化,使他們認同同儕,在乎同伴的穿著。除此之外,也可能與壓力有關,藉以紓解課業上的壓力。
然而,青少年奇裝異服的裝扮,如喜歡中性打扮;或穿著暴露,露胸或露臀;或迷上龐克造型,把頭抓得像雞冠一樣高;或耳洞從耳朵打到耳骨一整排,褲子鬆到快掉下來,這都是時下父母普遍不能接受的。當然,他們更不能忍受孩子「寧可餓肚子,也要買名牌用品」的價值觀,或一直換手機,只為趕流行。
通常,父母會憂心孩子心裡頭不知在想什麼?擔心他們行為偏差或有更勁爆的狀況出現,也怕孩子崇尚名牌亂花錢,更擔心他們的安全,如:會不會穿得太暴露而受到騷擾等。
機會教育要有技巧
青少年這些流行的奇特裝扮,父母該如何和他溝通?林美江表示,先給孩子一點點選擇空間,不要太快下批判,批評的話語也要視孩子的個性調整,否則易斷了溝通的橋樑。她建議父母閱讀一些流行資訊,或利用機會教育,如:跟孩子外出在捷運或路上,看到露臀的低腰或垮褲打扮,跟孩子討論:「你如何看待穿著暴露的女孩子?」、「女孩子如果穿著露屁股溝,露乳房的衣服走在大街上,你感覺如何?」「你認為這樣好看嗎?」、「你喜歡這樣穿嗎?」、「這樣露給別人看想證明什麼?是想炫耀?還是嗆聲呢?」她表示,父母有時可幽默一些,不需太嚴肅。
她認為這樣對話可刺激孩子思考,察覺為何這樣做?背後的主張是什麼?慢慢地碰到事情就會有處理的模式。
切勿抱持「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的權威心態,而是討論彼此的價值觀,讓孩子想想:「我真的要這樣穿嗎?」如果孩子說現在流行嘛!林美江提醒父母,千萬別一股腦兒指著孩子罵,而是跟他們討論「流行」這件事!譬如:若垮褲1、2年後不流行了呢?或過些日子不想穿呢?
她提到,自己最不能接受巫婆鞋,會跟孩子說穿這樣的鞋子,腳應該很辛苦吧!如果明年流行圓的,巫婆鞋怎麼辦?她總是丟些問題問孩子,聽聽他們的想法。當然,若還想買鞋,她會帶孩子到特定的店買,以舒適為考量。
接受孩子的不一樣
青春期年少輕狂,「只是怪,不是壞」,挑戰的是大人接受的尺度。陳質采認為,去批判孩子的審美觀點是最不智的作法,倒不如去分享自己究竟在擔心什麼,比較有利親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