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元氣生活 運動休閒 農委會主委陳希煌》以練氣功和打坐,消除一天疲勞

農委會主委陳希煌》以練氣功和打坐,消除一天疲勞

出處/ 2001年8月號/第18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145
收藏 瀏覽數 : 3145
農委會主委陳希煌》以練氣功和打坐,消除一天疲勞

他掌管台灣農業大計,每天訪客、電話、會議不斷,公文只能帶回家晚上批改。這一個月來,他每天睡不到6小時,問他怎麼吃得消?陳希煌無奈地回答:如果不是有練氣功,我早就垮了……曾擔任台大農業經濟系主任及教授的陳希煌,在新政府就任後,被任命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接下農委會主委的重擔後,陳希煌每天穿梭在訪客、開會與電話間,常忙得沒有時間批改公文,午餐常以一碗排骨麵打發,之後便繼續投入工作。


走進陳希煌的辦公室,很難不被嚇到,因為地上堆滿一疊又一疊的公文和資料,似乎永遠也看不完。不過仔細一瞧,文件都已分門別類且標示清楚,「這可不是我做的,分門別類和貼標籤都是主委自己親手做的,因為主委說,這樣才一目了然,而且很容易找到需要的資料,」陳希煌的秘書范小姐透露,學者出身的陳希煌無論是研究工作或公文管理,都習慣自己動手。

認真的態度,連武俠小說也不放過

這樣認真、自己動手做的態度,其實是從陳希煌小時候就養成的習慣。
陳希煌出生不久,父親就過世,因此,由母親一手扶養長大。也因為他是家中的獨子,所以母親對他的期望很深。「雖然我母親的教育程度不高,卻很希望我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她常告訴我:你一定要比別人強,」陳希煌沉思後說。母親為了鍛鍊陳希煌,從他小學懂字開始,就常常購買偉人傳記如孫中山傳記,讓他學習、仿效。
母親的用心良苦,果然讓陳希煌從小就養成用功讀書、認真學習的態度,從小學到大學,他一直都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在功課上,而且還很喜歡閱讀古書。
就讀建國中學時,陳希煌常跑圖書館,每次非得抱4、5本書才肯回家,不過,在書包中,常常一半是教科書,另一半是武俠小說。「我從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每次教官檢查書包,都會逮到我又借了武俠小說,」陳希煌回憶起少年往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沉迷在武俠小說的正義世界裡,不但使陳希煌的國文程度比別人強,更讓他養成了嫉惡如仇的個性。不過,陳希煌也沒忘記自己的課業,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台大農業經濟系。
對很多人來說,考上大學就是拋開書本壓力的開始,但陳希煌卻連暑假也從不出去玩,反而喜歡一個人躲進台大圖書館的地下室,鑽研起古書,特別是陽明醫學古書就在一個暑假內,被他研究透徹。「暑假結束後,我的國文功力更強了,讀這麼多書,不但啟發了我的思想,也讓我的腦筋變得比較雜了,」陳希煌開玩笑地說。

栽進農業經濟的領域

然而,熱愛古書的陳希煌怎麼也沒料到考上台大、攻讀農業經濟,會成為一生事業的開端,自此,他完全栽進了農業經濟的領域。
大學畢業後,經當時台大農經系主任張德粹教授的推薦,陳希煌進入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為現在農委會的前身)服務。當時,正逢台灣農業快速成長的時期,陳希煌在農業界前輩帶領下,參與了農業基層和農業經濟實務的工作,例如嘉南地區3年輪作、9年灌溉試驗,以及農業經濟統計分析等。
歷經8年的實務工作後,陳希煌深深感到學識在工作上的重要性,也發現所學仍有不足,因此,決定出國進修。
民國58年,陳希煌獲得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獎學金後,開始展開他的留學生涯。留美5年期間,他在喬治亞大學先後獲得農業經濟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民國63年,完成學業後,又立即束裝返國,再度投入農復會的工作,參與農業經濟研究、農業發展政策的研擬工作。

不吝於將所學傳承

回國後,除了在農復會繼續擔任技正職務,從民國63年到67年,陳希煌將自己完全投入研究工作,包括台灣的糧食問題、農村勞力問題、小農經濟分析,以及農業技術轉變的分析,並發表了20篇以上的學術性報告,而且研究成果也常被長官引用於決策中。
民國68年,中美斷交,農復會於是改組為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陳希煌臨時受命,擔任經濟研究組組長,負責農業經濟分析、農村發展計畫研擬,以及農政計畫執行的評估與監督。
當時農發會是台灣農政的最高當局,而經濟研究組則承擔了政策分析和政策研擬的重任。而在組長任內,陳希煌不但展現了學術與實務結合的長才,也為台灣的農業發展規畫出適切且可行的方案。
但在多年實務工作後,陳希煌深深體會到,在國家進步的過程中,培育人才更重要,於是他毅然決然放棄高薪的農發會工作,在民國71年,回到母校台大農經系執教鞭,挑起作育英才的重任。
在台大教課十幾年,農經系畢業的學生有些進入國內外學術界繼續研究,有些則從事公職服務的工作。除了教書,陳希煌也在擔任農經系系主任6年中,增加了研究設備和人員,希望培育出學生廣博而深入的學習及追根究柢的研究精神,以造就更多可用之才。
除了教學、行政,陳希煌也常參加國際性的合作研究計畫、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多篇學術研究報告,努力推動農業經濟的學術發展。

停不下來的鐵人

凡事認真的態度,一直陪伴著陳希煌,無論是唸書、出國留學、參與實務、投入研究和教學的工作,甚至連發表研究報告,也同樣沒有改變。
陳希煌剛回國的3年內,曾發表了24篇研究論文,其中還有11篇是在國外研討會和期刊發表的英文研究報告,最高紀錄平均每個月,發表1篇研究報告。
即使轉執教鞭,教書之餘,也常是每天都在做研究,沒有週末假期。因此,在台大校園,經常可以看到有個人每天早上提著塞滿資料的公事包走進辦公室,到了晚上,又提著塞滿資料的公事包下班,日復一日,從未間斷,這個人就是陳希煌。「因為我喜歡讀書,也喜歡做研究,」陳希煌老實地說。
但這樣拼命三郎,卻忽略了要愛惜身體,結果身體終於抗議了。「其實,當時我幾乎每年一到冬天,就會十二指腸出血,身體出現警訊,但我始終沒有重視,因此,從45歲到52歲這段時間,我一直深受十二指腸潰瘍的困擾,」陳希煌嘆了一口氣說,後來拖到非開刀不可,在52歲那年,他才動了手術。

因開刀而體會健康重要

而開刀那一年,也是陳希煌認真練氣功的開始。
其實,早在他就讀台大時,就開始接觸氣功和打坐,「我學過八段錦、瑜伽術,也打過太極拳,拜過兩、三家師父,現在則是跟一位王師父學全真派氣功,而打坐則是全真派的修練法,」陳希煌解釋說。
受西方教育的陳希煌,十分重視科學的證據,但某一次的打坐經驗,卻讓他對於氣功、打坐有了另一種看法和體悟。陳希煌回憶說:「當時,我正專心打坐,突然間有一股氣從我的嘴巴吐出去,不到幾秒後,我感覺到這股氣飄到了頭頂,然後從頭頂開始灌氣,一點一滴慢慢滲透到我的體內,然後漸漸消失,這種感覺真的很舒服,讓人想繼續打坐。」
雖然有過打坐的奇妙經驗,但陳希煌卻沒有持續練氣功和打坐。直到開完刀後,因為身體比較虛弱,加上他真正體會到健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才開始認真練氣功、打坐。
陳希煌說,即使學問再好、學識再深、能力再強,若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無法承擔大任,「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在台大教書時,如果沒有接觸氣功,我想,我的身體早就負荷不了,問題可能會提早爆發。」

靠氣功、打坐充電減壓

持續的練氣功和打坐,也讓陳希煌能從容應付農委會的繁重工作和壓力。
在白天,陳希煌根本沒有時間批改公文,因此常常必須把公文帶回家看,就連思考農業政策,也只能利用晚上時間,但有時晚上還有宴會、應酬,常拖到9點、10點才結束,「晚上批改公文,看到凌晨1、2點是常有的事,有時甚至還會看到凌晨3點,才能上床就寢,」陳希煌的工作和生活也透露著政務官的無奈。
不過,陳希煌說,如果晚上有練氣功和打坐,就會覺得身體很放鬆、很清爽,氣血循環能消除一整天的疲勞。因此,他每晚一定要練完氣功,才會上床就寢。
凌晨2、3點才睡覺,第二天卻常要早上7點就起床、準備上班,中午也沒有太多的午休時間,可說是每天都睡不到6小時,「我現在最苦惱的就是睡眠不足,以前教書時,還可以利用週末補眠,但接下農委會的工作後,每到星期六、日,都必須下鄉視察。」

不用吊點滴,回國後馬上上班

因為每天練氣功、打坐,讓陳希煌在去年陪同陳水扁總統前往中南美洲訪問時,一路上神采奕奕,回國後,還能立刻上班。
當時除了陳希煌外,還有許多官員也一起陪同,但很多人在回國後,都進到醫院吊點滴,就連阿扁總統也受不了,有些官員甚至在中南美洲訪問時,就病倒了。
回國後不久,行政院秘書打電話到農委會問陳希煌的秘書:「今天主委能不能來開院會?」陳希煌的秘書回答說:「當然可以。」行政院秘書很驚訝地說:「主委這麼快就能上班,不用到醫院吊點滴嗎?」
類似的經驗還發生過好幾次,「現在我只要打坐超過40分鐘,就會慢慢感覺到我的腳不見了,緊接著是下半身不見了,然後上半身也不見了,最後是連我的頭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個意念。我發現,自己完全被包在一個很溫暖的氣體中,後來我的腳慢慢地回來,接著是下半身、上半身和頭,收功後,我去照鏡子,感覺自己的眼睛在發亮,一股氣在我的體內跑來跑去,非常舒服,」陳希煌描述當時的情景。

練氣功要心正、放鬆

這樣的體驗讓陳希煌對氣功愈來愈有信心,但他也強調,自己是為了身體健康而練氣功、打坐,並非一定要達到這種境界。
陳希煌並指出,練氣功、打坐時最重要的是不能有邪念、雜念,而且心要正,同時保持每天持續練功的習慣,打坐約20分鐘後,再起身做動功,動功並沒有固定的動作和姿勢,而是隨著體內的氣而動。
而且,練氣功有三句要訣:「心正、放鬆、忘我。」陳希煌表示,現在公務繁忙,可以做到沒有邪念、心正,但要腦袋中完全沒有雜念,實在很困難。另外,他也提醒,打坐時絕對要讓自己和身體很放鬆,千萬不可打著領帶。

人過四十,運動很重要

運動或是隨意動一動,真的很重要,「因為人一過40歲,體力就會開始走下坡,不『動』真的不行,而且如果你在年輕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老天爺就會在你中年時,開始跟你算總帳,看你在年輕時到底透支了多少,」陳希煌體會深刻地說。
他建議,年輕人千萬不要認為自己體力好,猛開夜車或狂歡2、3天,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相反的,最好是每天早上起床後或晚上睡覺前,稍微活動一下筋骨或做做運動,最好是把自己喜歡的某種運動,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變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一定要持續每天做,長期下來,對身體真的幫助很大。
自從打坐後,陳希煌不但很少生病,也十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現在只要一覺得身體不對勁,就趕緊打坐、練氣功,讓氣在體內走幾圈後,就會覺得通體舒暢。

盡全力讓農業不出紕漏

有了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體力,也才能完全投入繁重的工作,特別是台灣的農業面臨了即將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衝擊。
陳希煌說,其實,台灣的農業問題以人禍為首,而且都是天災加人禍形成的,比方說:山坡地如果沒有種檳榔、種茶,土石流不會那麼嚴重;農產品收成雖受季節影響,若沒有人為操控,產銷問題不會那麼嚴重。因此,他決定接下農委會的工作時,就對阿扁總統說:「農業問題的部分,我會盡力而為。」
陳希煌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努力做到當國家經濟衰退時,至少農業的問題不會出紕漏,而且還能幫國家賺取外匯。因此,從他上任後,不但解決了蒜價飆漲問題,就連颱風過後的菜價飆漲,也很少再看到。
陳希煌表示,農委會一直和時間賽跑,現在是所有人總動員,特別是針對加入WTO後會為台灣農業帶來多大衝擊,農委會也都一直在做模擬和沙盤推演,希望提早做好因應措施。

以農村休閒化開創台灣新出路

不過,陳希煌認為,未來必須朝向有潛力的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發展,例如森林遊樂、海邊娛樂、農村休閒娛樂,才能走出台灣農村的困境,發展新生路。
其實,台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果能學習歐美國家在發展森林旅遊的同時,也做好生態保育工作,台灣同樣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森林旅遊。因此,農委會將利用老天爺獨厚於台灣的高山峻嶺,以及多樣性的生物,在維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闢森林活動,並規劃山林步道,讓台灣人利用兩天一夜的假期,到森林裡享受散步的優閒,多看綠色的大自然,吸收芬多精,並在蟲鳴鳥叫聲中自在地甦醒。


此外,農委會也將加速推動農漁村建設,並就農漁村的現況與文化古蹟做適度的調整,以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生活圈,希望在5到10年後,農漁村都可以成為優雅、現代化且可提供休閒活動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讓台灣的老人也能休養生息。

推動森林旅遊,關懷老人台灣雖已邁進高齡化社會,但台灣的老人想要安養晚年,卻很辛苦且困難。因為城市的生活品質很差,「每個人都像待在火柴盒裡,每天就在辦公室和家之間移動,在這兩個火柴盒之間跑來跑去,這樣活著到底有什麼意思?」陳希煌忍不住感嘆,一個國家的國民如果沒有優質的生活品質,就不會有生活尊嚴。


「如果不是因為工作關係,我真的很想搬到山裡去住。因為農委會林務局負責掌管台灣的林區,我每次上山視察,住在林務局的招待所裡,就會不想回到城市,而且每次回到城市後,我都會覺得有一個禮拜還沉浸在森林的芬多精中,感覺很舒服,」陳希煌說。
由於陳希煌對於老人照顧的不足感受特別深刻,因此,他也希望未來能在森林裡蓋小木屋、推動農村休閒活動,讓兒女和孫子、孫女都能陪著老人家一起上山度假,增進親子感情,如果子女無法陪伴老人家參與休閒活動,農委會也將發動義工,一同照顧老人。
除了替台灣的老人規劃生活藍圖外,今年已67歲的陳希煌也透露了退休後的計畫:「我希望自己將來退休後,能多看一點書,並且將自己過去的理論訓練和實務經驗結合出書,當然也希望帶著老婆到處遊山玩水。」


個性低調、樸實的陳希煌,其實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嗜好,就是喜歡蒐集石頭。在他的辦公室常可以看到各種石頭,特別是小豬造型的石頭,「其實,我家裡還有更多石頭蒐藏品,921集集大地震時,震掉了好幾顆石頭,讓我心疼好幾天。」
喜歡蒐集小豬造型的石頭,一來是因為陳希煌屬豬,二來是石頭就像他的個性和行事風格──永遠保持簡單、實在和忠厚!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