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尋找感動

出處/ 2003年12月號/第212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085
收藏 瀏覽數 : 2085
尋找感動

成長的經驗裡,永遠需要感動的空間,這是教條式的管控,以及功能性的讚美,都無法取代的!

關上冷氣,我打開診間的窗子,秋風吹起了白色的布簾。早上的氣象台報導尼伯特颱風在遠方的海域徘徊。

她如期抵達診間,客氣而拘謹。
我看到她白晢的手握著巴哈的樂譜及流行青少年的小說,問起:「你喜歡巴哈音樂嗎?」她悠悠地說:「這是老師指定的曲子,無所謂喜不喜歡。」問她:「將來想要做甚麼?」她回答的依然是平板語調:「做些對人類有貢獻的事。」我們的對話一直都這樣單線的進行,彷彿一口無法激起任何漣漪的井,很難聽到她會岔開主題,讓自己的感受自在地流動。沉悶的空氣裡,我無由地想念起前年在維也納旅遊途中遇到的九歲男孩,那時,在滿園澄黃色的花園裡,男孩很努力地用直笛吹莫札特的小奏鳴曲,雖然,斷斷續續的調子不成曲。小男孩很得意地告訴我,那是他的新發現。

 

她被轉介到門診主要是體重一直滑落,爸爸告訴我,這孩子一直都很乖巧,父母也把她保護得非常好,已經是高中女生,卻從來不被允許和同學到西門町逛。在診間會談時,不特別覺得孩子擔心自己胖,倒覺得她對生命感到索然無味。父母對她其實頗為用心,讀了許多教養的書,也非常能鼓勵、讚美孩子,卻忘了太控制的環境讓孩子失去活力,彷彿一隻籠中的小鳥,沒有飛起來的勁兒。而厭食讓父母連她的食慾都要監控。

我告訴父母,雖然這不是很容易學得來的態度,但是試著相信孩子吧;帶她出去走走,告訴她自己的夢想,也聽聽她訴說自己的感受和屬於青春的無厘頭生活。

 

在診間,我所遇到的兒童青少年問題,牽涉的不僅是診斷,更關乎生活與發展。我們太相信功能性的教養可以塑造出自己想要的孩子模樣;卻忘了他們其實是敏感、易感動的生命。

多年前,我記得在手札上這麼寫道::「從孩子的畫展回來,一起搭友人的便車時,住得相近的四個孩子在車後高興地聊起來。一位孩子在腳下的墊子上發現兩三個空的寶特瓶,如獲至寶,立即向友人討索:『阿姨,這寶特瓶能不能給我?明天我們要資源回收。』友人滿口答應,叮嚀孩子:『好呀,這樣我就不用到處找7-11了,不過,你們要記得回收,不能丟掉喔!』我的兒子突然若有所思地問友人:『你知道資源回收的意義嗎?』真是大哉問!當我和友人還在思索該如何簡單地應答時,孩子們已經七嘴八舌、爭相告訴我們:『可以換獎卡啊,十張獎卡就可以換一份大禮物。』這些孩子還天真地告訴友人:『你想不想看我們換的禮物,換好後我們可以拿給你看。』

 

這些孩子幾乎無法感受垃圾爆滿、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逐漸逼近。
我想起在畫展時老師的話:「有些孩子畫完後會問我,為什麼沒有分數?」這些孩子好像無法有自我表達的感動或色彩世界,所以,老師決定開放走廊的牆壁,讓孩子自行選擇自己喜愛的畫展示。

就像《夏子的酒》漫畫中,釀造出日本第一美酒酒藏的杜氏(釀酒工作的主持)向前來和他請益的晚輩說:「以前,我也曾思考過,是要釀出能在評鑑會中得獎的酒,還是充滿吟釀香的美酒…甚至想釀出喝的人和藏主(酒廠主人)都能大聲喝采的超級美酒。但是,藏主卻一點也不讚美我。他還說─大叔,杜氏是必須要有尊嚴的,但不能將產品硬塞給消費者。這是好酒,值得讚美。但是,我希望你造的酒能讓我感動,而不是讚美。」 

 

有時想一想,現在的孩子還真可憐,從每天都要家長簽名的聯絡簿到日常生活的安排,他們所有的生活都在大人的掌控下瀏覽無遺,使得生命的經驗除了學得好或壞的評價外,幾乎藏不住一處私己的空間,來尋找及體會自己感動的事物。

記得小時候,在沒有聯絡簿的學習日子裡,我常常是報喜不報憂的,我很少告訴父母,我在學校所做的「壞」事,有時候,我也會小小地誇大自己在學校的「豐功偉業」,悠遊在這樣的空間裡,我不斷地揣摩及尋找自我的意義。

 

我想孩子成長的生命經驗裡永遠需要這樣的成長空間。當這樣的空間也被壓縮時,於是,失去感動這重要元素的孩子開始以冷漠的面貌、失序的行為出現,這時候,年輕的生命便只能在飆車中尋找速度的感動、在殺戮中尋找感官的感動、在愛情中尋找發現自己的感動,在漫畫中尋找生活的感動。可惜的是,父母及師長除了否定這些玩意兒,卻無法以貼近他們的生活方式,陪他們重新尋找生命的感動;當然更多的時候是,成人對所處的環境已經麻木不仁了。

不知道成人在教養孩子的時候,能不能也有一點這位杜氏的思考:感動孩子吧,而不只是運用矯情的、功能性的讚美!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