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明星藝人 漫畫鬼才麥人杰》堅持創作理想,彩繪人生

漫畫鬼才麥人杰》堅持創作理想,彩繪人生

出處/ 2008年6月號/第26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096
收藏 瀏覽數 : 3096
漫畫鬼才麥人杰》堅持創作理想,彩繪人生

被譽為「漫畫鬼才」的麥人杰,20歲時就嶄露頭角,1984年奪下「全國漫畫大擂台」冠軍,創作領域橫跨漫畫、動畫、電影、網路。近年來,台灣最成功的一部動畫片「魔法阿嬤」就是出自他手。他是最貼近孩子心靈的「麥叔叔」,他對最新連載的漫畫故事進度,比小朋友們還瞭如指掌,偶爾還會打趣笑他們說:「看單行本?遜!我可是看周刊的,知道最新的進度。」……

最近漫畫家麥人杰替「國寶級」漫畫大師蔡志忠,製作溫世仁基金會明日工作室「Mr. Win」動畫教學片,強調「人生中『贏』的策略」,也替董氏基金會製作「校園天晴──早發現,少BLUE」周杰倫募款動畫,關心青少年憂慮情緒的問題,兩者切入點雖然不同,他都希望能以完整的概念,提醒青少年好好珍惜所有,以開放的眼光看待生命的順逆。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麥人杰對生命就有不同的體會。「當時只覺得身體很不舒服,病了8年,看了100多個醫生,始終查不出病因,直到後來才在榮總查出自己罹患的是『青年型僵直性脊椎炎』這種永遠無法痊癒的怪病。」麥人杰坦言,若要說「憂鬱」,自己早就到達可以開「專戶」的程度了。

笑能夠減輕痛苦
學會傻瓜式的快樂

「不只自己在精神上、身體上飽受痛楚,甚至連家人,尤其是我媽媽,想必都在過程中有過痛苦難解的時候。」麥人杰坦言,有些病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得的病卻「外表看不出來」,因此那種被同儕誤解、不被師長諒解的「悶」,有時更甚於疾病對肉體的殘酷肆虐。

還好,從還不懂事就喜歡塗鴉的麥人杰,在病痛纏身的過程中,藉畫動物、畫小人,有的沒的,拿到筆就畫,家中能搆得到的牆面、桌面、門面,全成了他的畫板。「據說從我還不會講話,就開始到處畫畫了,第一個作品,據說是一條『8』字造型的魚,接著畫各種野生動物,直到很久之後,才畫動物以外的人及物品。」

自承「天生視覺反應比人快,手也能反映出眼睛所看到物體」的麥人杰,靠著這個天分減壓,分散不少痛楚和注意力,也才能度過那段痛苦失意的日子,甚至還天真的想著:日後應該可以此能力賺錢養活自己吧。

在病痛發作之初,麥人杰總是愁眉苦臉,什麼事都覺得沮喪、了無生趣,但後來他發現:「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重展歡顏,而且發現自己不論何時何地,總有辦法逗得同學開懷大笑。

「我發現,『笑』真的能夠減輕痛苦,當別人很開心時,自己也會很開心,自然忘記了自身的痛楚。」無論如何,在那過程中,麥人杰學會「傻瓜式的快樂」,也從劉興欽、葉宏甲、手?治虫等漫畫家的作品中,找到些微的慰藉,還產生自我打氣的思考。

挑戰創作極限
期望台灣動畫立足世界

旁人眼中的麥人杰,個性上似乎有些「自找麻煩」,麥人杰不反對此種說法,但他認為,所有沒做過的事,都想嘗試一下,在此同時,他也會想:當然,其結果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不試又如何知道呢?

麥人杰始終想挑戰創作極限和不可能,他一直很想實現年輕時的一些夢想,讓「台灣動畫立足全世界」。

這個夢想聽起來有點自大,但我認為創作就像煉金術,本來就是無中生有,如果真的創造另一個『哈利波特奇蹟』,J.K.羅琳單憑一個人,不也改變了全世界?」麥人杰猶記當年,復興美工科還沒畢業,就進入卡通公司,而且一下子就位居最重要的「構圖」小組最年輕的成員,工作既上手又順手,雖然如此,兩年後,他還是選擇離開卡通公司,因為他期望能有自製的卡通創作,而不一味的專作國外卡通公司的代工。 

「沒錯,我的確是『笨蛋』,剛開始,畫漫畫甚至連稿費都拿不到!但如果我待的環境沒辦法創造產業,留住人才,我情願『自找苦吃』!」當時才20出頭的麥人杰,面對親人及外界質疑的眼光,不是不知愁滋味,甚至有一段時間必須抱病畫漫畫,但他知道:不能安於現狀,滾石才不生苔!

電腦是網路世代的語言
無法拒絕它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麥人杰雖然左右手都能畫,他還是願意「自廢武功」,從頭學著用電腦畫漫畫,並向年輕人學習製作動畫。「我這輩及前輩,不少人排斥用電腦繪圖,但想想,一樣東西可以快速流傳及被使用,這東西一定有其可取之處,不可能它一無是處卻又廣為流行,這說不通嘛!」

雖然他也不太喜歡電腦,甚至很多時候也恨得想把電腦砸爛,但冷靜想想:「這時代有那麼多人在用電腦,難道我們還能拒絕其存在嗎?」他覺得,這就像活在現代,出門卻堅決不搭車般讓人不可思議。

始終抵抗電腦,被麥人杰形容為「創作過程非常浪漫」的繪本畫家幾米,只做過一支短片,就因為太麻煩而敬謝不敏,也對麥人杰的勤學有成,說過一句:「算麥人杰狠!」一語道盡其中創作語言轉換的困難。

成立動畫工作室
希望建立成功樣本

動畫創作其實很辛苦,但麥人杰認為,動畫最大的好處是它容易被許多人「看到」。尤其當紙本漫畫發行管道不通暢時,網路就成為最快速被最多人閱聽、分享的管道,甚至可說是比較有效率的一種傳播形式。

麥人杰坦言,成立動畫工作室,不是追求唐吉訶德式的浪漫,而是希望能建立一個成功的「樣本」,一方面試圖改變漫畫創作「印好堆在倉庫無人知」的悲情,也希望有一天能讓有心加入行業的人,得到家人的祝福,也願意留在動漫界,甚至合力創造出具規模的產業。

麥人杰不否認,工作和生活,其實一直不斷考驗他。多年前,他曾嘗試集結在《花花公子》中文刊出的作品,出版超越尺度的《狎客行》,其內容包含武俠、性愛、爆笑等元素,轟動出版界,結果卻遭到檢警刁難,勒令不得在店鋪行銷。雖然其後本書在網路熱賣數月,但麥人杰還是對於某些說不通的「規定」氣憤非常,經常想盡辦法打破某些框架。

誠實面對自己
凡事盡情演出

外號「麥叔叔」的他,從年輕起,就受到社會既成觀念之害。原來,剛進卡通公司沒多久,才華橫溢的麥人杰雖然作品成熟,但因為不到20歲,還是被很多人認為他「小孩玩大車」,很難對他真正服氣。

某次為了趕case,連續幾天沒日沒夜趕工,結果滿臉鬍渣的造型,意外製造出頗有架勢的「uncle」效果,從此,他就習慣「裝老」,把臉隱藏在鬍鬚後面的「麥叔叔」造型了。

對於很多人批評:「台灣沒有自己的本土風格」,麥人杰認為,台灣長期接觸外來文化,畫風受到各國影響,其實是很自然的事。他覺得,創作者不應畫地自限,日本人過去到唐朝學建築、服裝、中國文化,向歐美國家學重工業,過程也有過抄襲、模仿,但後來卻可以分析、改進得比對方還好。「拷貝、模仿有什麼關係?難道站在原地比較好嗎?」麥人杰很有自信的認為,師法別人並沒有錯,在過程中,不好的會被淘汰,好的就會保留下來。

思考邏輯很卡通的麥人杰說,走過病痛,他很早就體會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在人眼中有時反而是喜劇。」像卓別林砸蛋糕或摔一跤時,觀眾很容易就被逗樂了,所以愈是悲傷難過時,麥人杰反而會把那些不幸拿來開自己玩笑,而結果,往往讓別人樂不可支。

麥人杰說,所謂低潮、谷底,就是身旁缺少一個機會,只要「忍」得過,不但可以爬起來,說不定還會比現在更好!「這也是為什麼,截至目前為止,我對每部作品都喜歡,但誠實面對自己時,我很清楚:自己對每部作品,都有不滿意的地方。」麥人杰深知,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何謂「完美」?也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凡事盡情演出」就對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